第20节:老教授与邻家孩子



系列专题:《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第四章“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浪潮。他将冲击计算机工业以及许多其他的工业,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

  ——比尔·盖茨

  1.老教授与邻家孩子

  一个研究考古学的老教授和一个三口之家相邻而居,关系处得非常好。邻居家的小孩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但求知欲很强,经常向老教授请教有关文物方面的知识。有一天,老教授到邻居家闲聊,小孩问这问那,终于有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无法回答。于是老教授说,等明天我查了资料之后再告诉你。可是小孩子心想,上网查查不就可以了?于是他走进了书房。待他再次来到客厅时,老教授已经告辞离去。第二天,老教授见到小孩子,抱歉地告诉他,自己还没有查到那个问题的答案,准备上图书馆去查。这个聪明的小孩子却得意洋洋地宣称,他已经知道那个问题的答案了。老教授很惊讶,问这是怎么回事。小孩子说,上网搜到的。老教授一问那答案,果然准确。

  做学问的人反而不比普通人更快捷地掌握知识——尤其是书本上的知识,这在十几年前还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网络普及、信息化已成现实的今天,知识和学问已经不再为少数人所专有,只要一个人稍微动一点脑筋,并愿意下一点功夫和时间,就可以从网络、电视、图书馆等等有形、无形的渠道,获得最新最全的知识。

  当然,怎么样搜索到有用的知识,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有的时候,线索明明存在,人们就是找不到。

  一个大学里的登山队,准备在暑假里去征服福建省某一个不是很有名,但是据说是非常险峻的山峰。至于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峰,他们也只是听一个来自福建的登山队员提起过。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网上,除了标明这座山的名字和方位之外,没有更详细的资料。但是,登山的声势已经造出,准备工作也已经做好,这些意气风发的青年登山队员怎么也不愿意做“打退堂鼓”这样不光彩的事情,最终还是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出发了。到了当地,队员们问遍各处村民,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村民们都摇头说,那座山峰是神山,除了神仙和猴子,谁也爬不上去。但是,根据登山队员对地形的初步勘察,这座山理应可以登上。他们都相信,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人类都可以征服,这座小山怎么会登不上呢?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女队员说话了——我好像知道有一条路可以登上!众人纷纷问她,什么是“好像”知道?女队员说,在一本登山记中,一个外国登山爱好者似乎提起过福建有座“神山”,他登上过。抱着一线希望,众人派她打道回县城,上网搜资料。她从外国人登中国山峰开始查,一直查到各种登山队的经历,再查到具体的人,再查到具体的人写的登山记……终于,结果出来了——果然有一条险径可以直达山顶。最终,由于这个女队员的成功搜索,登山队圆满完成既定的登山任务,凯旋而归。

  从图书馆到网上,到村民中,再到网上,这个登山队在搜索的道路上绕了一个不算太小的弯,浪费的精力和体力不能算小。实际上,搜索登山之路的线索早已存在于那个女队员的脑海里,假如她能够早一点想起这一条线索,那么登山队就不必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以至到了山脚,还要等上几天才最终找到登顶之路。

  假如把获取有效知识或找到事业成功之路看作一次次艰难的登山过程,那么,展开有效的搜索,无疑可以事半功倍,把到达顶峰的时间大大提前。

  2.无限放大的知识量

  搜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生活的质量。这完全是时代赋予的特性。

 第20节:老教授与邻家孩子

  人们曾经以为,面对无限增长的知识,人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直到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甚至变成“两脚书橱”。然而,还是那个宗杲和尚说得好:“弄一车兵器,不是杀人手段。”对于具体的人来说,真正有用的知识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中国古代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说法,尽管它原意指向女人与爱情,但其内涵却完全可以做一番新的解读:海量知识,我只取一瓢饮!这样一种从容面对知识海洋的态度,实际上给了我们另外一个惊喜——每个人的知识量都有可能变得无限大了,因为他们可资利用的知识就是人类古往今来创造的所有知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一群自由撰稿人聚集于北京。这群人除了懒散、睡晚、没有单位、没有正常收入、偶尔有点神经质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常往图书馆里跑,或者干脆就住在图书馆附近。每天早上北京图书馆开馆之前,都可以看到一大帮人在图书馆南门口等待一拥而进,颇似赶公共汽车的上班族,这些人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由撰稿人。他们拿到写作任务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图书馆查资料。曾有一个自由撰稿人被一家公司的宣传主管询问:“关于我们这个行业,你了解多少?”他的回答是:“一点都不了解。”那个主管非常奇怪:“那你怎么替我们写宣传稿?”自由撰稿人非常从容地回答:“资料在图书馆里全有!只需要给我两天的时间。”整个公司的人都不怎么相信这个口气张狂的自由撰稿人能给他们写出什么好东西来,便告诉他:“给我们写两三篇东西先看看吧!”把他打发走了。谁料想三天之后,自由由撰稿人交上来的稿子厚厚一撂。公司的人一看,吓一大跳:“怎么你比我们还了解这个行业?原来你才是行家啊!真是看走眼了,看走眼了!”这个自由撰搞人一句话也不说,暗暗得意。

  进入21世纪后,网络兴起,图书馆渐渐门庭冷落。这些自由撰稿人在这个更大的知识海洋中,更加如鱼得水。其一,在图书馆查目录索引,然后让图书管理员拣书,要花费很多功夫,而他自己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找到可资利用的材料,又得花掉不少时间;其二,图书馆的图书多多少少有点陈旧,远远不能与网络的更新速度相比;其三,并不是每一个图书馆都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有的时候,这些自由撰稿人会为了几个数据而跑遍整个北京城。

  几乎与事实同步的更新速度,以及几乎无限量的装载容量,已经使整个社会构成了一个无限量放大的网络和知识库。人们拥有和利用这样一个无限量的知识库的方式,完全不可能照搬古人的办法,把它全部装进脑袋里,而只需要一次一次的搜索。这也就是说,尽管我们放弃了拥有更多的知识的可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一切知识。

  这就是搜商的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1765.html

更多阅读

第20节:大易与管理(11)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因为理不易明,所以造成今日中国人“表里不一致”,心里想的和嘴巴说的不一样。  高级知识分子,嘴巴上批评算命,指称现代科学昌明,怎么可以迷信?实际上以“听听算命的怎样说”为借口,再拿“

第20节:2012热门话题的由来(7)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然而这几年使2012话题被炒热起来的,主要还是跟科学研究有关。  第五节 科学与2012  (1)太阳磁暴  2008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了一篇报告,发现地球磁场破了一个大洞,范围

第20节:蒸汽机车与大迁徙(9)

系列专题:《萧条时代与民众幸福生活保卫战:大失业》  蒸汽机的伟大,在于它促进了"煤铁复合体"的出现。蒸汽机和机床加工工具相结合,可以提高机床进行金属加工的能力,从而显著提生产效率,而精密的机床可以用来制造更多的机床和蒸汽机,从

第20节:管理不当的猴子(3)

系列专题:《简易任务管理法则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隔天(周二)一早,我又把这些猴子带到办公室,重复过着被老板骚扰、被体制挫折以及从下属背上接收12只猴子的日子。我试图把这24只猴子排好新的优先次序,但是又被很多琐事打败了。对于

声明:《第20节:老教授与邻家孩子》为网友昙花三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