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诗仙太白”无疑是川渝版块中最活跃的品牌。继“诗仙太白·九五金樽”上海酒交所上市之后,诗仙太白再次推出战略新品“山城小调”。 据了解,4月份正式上市的“山城小调”,在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在重庆市场掀起了一波“小调”热潮,一时间,整个山城重庆都飘扬着动人的“小调旋律”。“山城小调”缘何受宠?

缘何在短时间之内,“山城小调”深受消费者信赖,能够在重庆市场掀起如此热潮? 首先,得益于“诗仙太白”对品质的追求。据了解,“山城小调”由我国白酒名师全程亲自酿造,将传统白酒酿制技艺与现代生态酿酒技术相融合,以生态原粮、生态制曲、生态酿造、生态窖藏等为品质保证,酒体在古窖池中慢慢发酵,再经过独特的窖藏工艺组合勾调而成,始终坚持追求一流的酒质。 其次,得益于“山城小调”与消费者的深入沟通。在“山城小调”命名阶段,“诗仙太白”营销策划团队分别在重庆、万州做了18场酒体品尝及品名征集建议的活动,“山城小调”之名是集消费者“众望而成”。 再则,在包装设计层面,为了贴近消费者,“山城小调”由国内顶级包装设计公司深圳柏星龙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创意打造。瓶身菱角分明,外形仿似山峦叠复,将酒体置入瓶中时,俨然一幅层次分明的山水写生,誉为“山水重庆”的缩影。另外,设计师充分依照人体力学标准,瓶身设计具有非常顺手的握感,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每一次倒酒时的方便与畅快。 “山城小调”的风靡,还得益于名家助阵。“山城小调”由巴蜀明星凌淋代言,凌淋虽然身为西南当红明星,对对白酒却很有见地,也喜欢在工作之余,邀上三五好友喝点小酒。源于对白酒的喜爱以及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凌淋主动提出免费成为“山城小调”品牌形象大使,并愿意积极的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彰显了重庆人豪爽耿直的一面。 当然,“山城小调”的受宠来更自于“小酒”在重庆市场需求。 “在目前以清香型、兼香型为主打的小酒市场中,重庆市场尚无代表性的浓香型小瓶酒产品,这与浓香型白酒占主导地位的重庆白酒市场是不相符的,因此具有高性价比和地域文化气质的山城小调,其未来的市场表现特别值得期待”,重庆酒类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高怀昌表示。 在他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观念正逐渐改变。“适度饮酒有益健康”、“少喝酒,喝好酒”已逐渐成为白酒的主流消费理念。小酒也凭借小瓶的容量,合适的价格,极好的口感及多种优势特性,迎合了市民在餐饮饭店消费白酒的需求。 “山城小调”的战略使命 如果将“诗仙太白·九五金樽”视为发力全国市场的关键之棋,那么,此番推出的“山城小调”是否可视为诗仙太白品牌在产业调整的非常时期,顺应潮流、强根固本的战略之举呢? 首先,“山城小调”的诞生,对“诗酒”家族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从目前“诗酒”家族的品牌结构来看,高端以千元左右的“诗仙太白?九五金樽”为代表;腰部有400~1,000千元之间的“盛世”系列,以及百元左右的“新花瓷”系列,而在“诗酒”家族的底部,却缺少一款战略型产品。“山城小调”的推出,无疑弥补了这一价位空挡。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山城小调”的推出,无疑可进一步强化“诗仙太白”的本土市场优势。 自“诗仙太白”由重庆轻纺集团重组以来,无论是在营销手段或品牌构建层面,皆契合了白酒业的发展方向,其销售额的成倍增长,更证明这一构建的合理性,尤其是“柔顺新花”和“盛世唐朝”系列酒的上市,更是奠定了“诗仙太白”重庆白酒市场的霸主地位。 正当“诗仙太白”大步前行的时候,产业环境的巨变为其带来了严峻的市场考验。面对白酒产业调整的必然,“诗仙太白”如何将本土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推出山城小调,不仅是社会环境和市场需要,也是‘诗仙太白人’多方位考量的倾心之作”,诗仙太白营销策划公司韦总如此告诉记者。他认为,若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大众的需求,企业势必遭受市场给予的致命伤痛。 因此,早在去年,当一些白酒企业开始走降价策略之时,“诗仙太白”则将精力放在研发贴近老百姓,走向大众消费群体的品牌上。 最后,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山城小调”的推出,无疑是“诗仙太白”在产业环境巨变形势下,以消费者为导向而作出的产品战略选择。 诗仙太白酒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陈红兵表示,在当前白酒品牌高端产品销售受阻的现实下,白酒产品线向下延伸是企业的必由之路。虽然2013年整个白酒行业遭遇政策因素等“寒流”影响,但是白酒作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其强大的消费基础仍然存在,只是市场需求发生改变,白酒企业应发力中端产品,将中端产品的价格空间继续向上、向下延展,使中端产品代替高端产品成为销售业绩的中坚力量。 “远景咨询”总经理朱涛认为,当前产业形势下,白酒应回归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本质。行业的理性回归,对于白酒企业和经销商来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白酒消费市场的日趋理性化,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愈发增强,除降度外,对口感和品质的要求相应提高。当个人消费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性价比”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重庆小酒消费市场的份额目前为2个亿,其中蕴含着很大的增长空间,而“山城小调”的上市正是时候。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白酒的黄金十年已结束,行业将回归理性,有根有传承的文化酒将崛起。毕竟,高端消费的是少数人,企业不能再如过去重高端,只有重新定位,科学调整,在产品的开发上,从普通消费者的需求着手才是正途。“山城小调”作为一款可引导生活方式的文化小酒,正好迎合了当前白酒消费市场的发展特点。 记者观察:“山城小调”热的背后 如果说,多年以前“酒中酒霸”在湖南发现了“小酒的大市场”,那么2012年“江小白”现象,无疑再次吸引了业内对小酒的关注。今天,“山城小调”的重庆热,再一次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白酒作为快销品,并不只是高端的消费品,更是大众的消费品。当今天白酒产业遭遇寒流,行业集体思考白酒本质的时候,白酒的本质其实已然还原,那就是回归简单,回归自然,回归大众消费。只有产品真正的“接地气”,无论面临怎么样的产业调整,怎么样的政策限制,都不可阻挡品牌的发展,影响消费者的价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