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地红罐凉茶商标及广告词和包装装潢之争斗过程,看上去很像是一部有开头却难见收尾的电视连续剧。从去年5月9日,中国国际贸促会仲裁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以来,加多宝和广药两家企业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口水战、新闻战、不时还有“暗中手脚”肉搏动粗场面出现。 眼下双方第三场大官司犹待判决,但对这两大“冤家”而言,都是赢家的待遇和收获。鸿道集团辛苦耕耘17年,相当意外的做大了凉茶产业——这个目前足以与可乐和百事等外资大品牌抗衡的饮料产业。目前业内的乐观预估是,凉茶产业有千亿元之巨的市场规模和前景。 之前曾有健力宝、中国可乐以及娃哈哈等民族品牌,先后被国人寄予与外资大品牌抗衡的厚望,却始终未能如愿。当下,除了娃哈哈之外,另两个品牌已失去当年的战斗力。凉茶产业的意外崛起与壮大,没人能事先预见到。这应该是民族之幸,而非只是这两家原告与被告之间的私事。 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凉茶产业整体销量又增长了30%以上,这在国内饮料行业找不出第二个同样的例子。去年,鸿道集团达到72.89%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是其有史以来的最好市占率纪录。去年该集团实现营收超过200亿元,而在2011年,其营收只有160亿至180亿元。现在加多宝是内地凉茶产业的主导品牌,巩固了业界老大之位。 在去年5月之前的十多年间,鸿道集团仅仅只是租用“王老吉”的商标在闯世界。 其改用“加多宝”这三个字的新品牌重新出征,只用了一年左右的光景,就已差不多做到家喻户晓,就有如此高的市占率,让人叹服其卓有成效与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手段。其与广药争斗的意外广告效应,依然不错。 广药也是一个小赢家。有消息称其在去年5月收回“王老吉”的商标后,去年实现纯利约3000多万元,市场推测其营收在20亿元左右。诚然,对广药而言,收回“王老吉”有如从天上掉下馅饼一样。 有业内观察家认为,广药能有那么多的意外收获,应该归功于早年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倾心培育和推广,而不仅仅看作是“王老吉”这三个字本身的神奇。 “包括凉茶在今天这样大范围的如此深入人心、并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与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看,广药应该千恩万谢地感激加多宝才对。没有加多宝的贡献,凉茶迄今应该仍旧停留在大碗散装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种纸质的简易包装阶段。这些都是1996年之前,广药能对‘王老吉’商标低档次贡献的真实写照而已。” 在凉茶业内,加多宝做市场、做品牌推广绝对是业界极品,至少目前无人可望其项背。 假如加多宝既得市场又赢官司,哪还能有其它对手的活路?或许这就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