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探讨为人从商之道:商道如水》
诱惑!商场中存在太多的诱惑,使得诚实守信这样“3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曾说:“没有任何东西比信任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它非常有成效,它为人们省去了许多麻烦,因为大家都无需去猜测他人话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买到的商品。”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诚实守信的益处,口头上也都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但,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做起来往往很难。难道诚信就那么难以坚守么?其实不然。 实际,坚守诚信是很容易的,只要遵循义理、按部就班地行事就可以了。浸洇商界近20年,我没有听到有人说让自己做到诚信是什么难事,但是,却经常听人抱怨某某人没有诚信。容易做到的事情却不去做,为什么? 诱惑!商场中存在太多的诱惑,使得诚实守信这样“3岁小儿都知道”的道理,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得”。暂时的成功,一时的赚取暴利,置换的代价就是放弃诚信。理智的人都知道,这种置换,虽然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丧失的,却是长久的发展空间,甚至成为市场的禁入者。 2006年的央视“3·15”晚会,惊曝出国内闻名的“欧典”地板的品牌造假丑闻。所谓“创建于1903年”的“德国百年品牌”,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德国没有“欧典”这个品牌,而所谓德国总部也不存在。该品牌商标只是国内公司注册的,产品更是在国内生产的。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品牌造假者的心理线路:庞大的家装市场——地板的利润颇丰——洋品牌更受消费者青睐——所以洋品牌能卖出大价钱——伪造洋品牌并广为宣传推广——高价出售——赚取暴利。对他们而言,暴利就是抵不住的诱惑,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诚信完全可以踩在脚下。 但,纸里包不住火。真相大白以后,“欧典”品牌轰然坍塌,产品在各地下架,消费者蜂拥索赔,政府职能部门介入调查……可以预见的是,暴利将回吐,商家精心编织数年谎言的假名牌将逐渐消沉或淡出市场。当然,我们更希望“欧典”能吸取教训,以“信”立市,重塑自己的品牌。但可以想见,拣回丢失的“诚信”而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过,企业欺骗公众,而后是内部员工欺骗公司,最终企业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败落。由于诚信不足,全国每年都会为此付出上千亿元的代价。 同样面对暴利的诱惑,日本八佰伴的创始人是怎么做的呢? 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剧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创建八佰伴商业集团的和田加静。她回忆到八佰伴起家源自一场台风,其实,应该说,是源自“信”的力量,源自八佰伴在台风状态下,依然坚守诚信而赢得的人气。 1958年9月,一场罕见的台风袭击了日本的一些地方。八佰伴前一天采购了一卡车蔬菜。第二天因为台风的原因,蔬菜奇缺,许多商店都把蔬菜高价出售,10日元一根的萝卜居然涨到150日元。当其他商店大涨价的时候,八佰伴的蔬菜还是按平时的价格出售。顾客们很感动,拉着和田家人的手说:“这才是真正的生意之道,八佰伴会发财的。” 从那以后,许多顾客都只在八佰伴的商店买东西。他们的信任给八佰伴带来了繁荣,也奠定了八佰伴日后长足发展的基础。 要做到真正的“信”,需要修养的功夫,能够克己。懂得利他就是利己,就是所谓有舍才有得。

他的行为,应验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曾国藩有一个“尚诚尚拙”的人生哲学,就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恪守诚信,并不意味着吃亏,反而是在一点一点地增加信誉资产的含金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应该是商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