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探讨为人从商之道:商道如水》
这的确是一种两难选择。当个体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理性”选择时,结果却是整体的非理性。当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每个人都以利己的目的为出发点,结果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纳什均衡”,对双方都不利。两个人在坦白交代或拒绝招供的选择上,都是首先想到自己,这样,10年的刑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但是,如果两个人都首先替对方着想,就会选择拒绝招供,双方都会被无罪释放。 “囚徒困境”的内涵在于,对大家最合理和有利的做法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在商业交往中,如果一家企业不遵守游戏规则,那么与它合作的企业依然遵守规则的话,自然就会蒙受损失。权衡利害,后者最后也会选择违反规则。这样,双方都选择了非理性的完全竞争模式,这种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成为“纳什均衡”,一种“零和博弈”。结果如何呢?当然是你耍了我,我也得骗你,我不好,你也别想好。结果大家的交易成本大幅提高,形成“双输”的结果。

我们经常见到的恶性价格竞争,便是“囚徒困境”的“非合作均衡”的现实写照。恶性价格竞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低价倾销,即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长期独占市场,阶段性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第二种是低价混战,即有些中小企业,虽然不一定具有规模经济或技术上的优势,但却具有成本与经营上的优势,通过降低产品质量以迎合低消费的需求,或利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易鉴别的特点,以次充好,进行低价销售,其他同类企业为了生存也只好加入价格大战,使价格一降再降,陷入怪圈。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无论是对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企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好事。但是,在“囚徒困境”中,一旦某方选择了“非合作”而恶性降价,其他方再以同等程度甚至更为凌厉的降价攻势加以应对,各方均陷入持续的“非合作”僵局,恶性价格战不断升级,那么一场大战下来,我们就会看到,硝烟过后其实并无赢家。且不说会危害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扰乱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单是对卷入价格战的企业而言,获利能力下降,疲于采取降价策略,必会造成整个行业在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贫血”。 “温州企业生态模式”是什么样的? 行业自律或者同盟可以产生脱离“囚徒困境”的“合作均衡”的情况,不仅仅局限在某一行业、某一国内市场上。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出口部门的发展,而会对出口企业给予补贴,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出口退税和以优惠利率提供贷款。一旦外国采取了这种做法,那么本国也就得采取相应的举措。倘若不加以自律,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个国家的出口企业既有国家财力上的支持,就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从而会扰乱全球的市场秩序和资源配置。为了求得合作,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中对出口税收补贴加以规定,并有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则对各国的出口补贴贷款规定了最低利率限制。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限制原油产量,从而部分保证石油价格的稳定,也就是实现各产油国之间的“合作均衡”。 “囚徒困境”并不难解,只要所有的参与者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积极参与行业自律,那么“共赢”局面是可以出现的。而且,对于主动倡导行业规则制定的参与者来说,还会得到额外的益处和主动权。 温州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这与温州中小企业如水一般共生共荣的“合作均衡”是分不开的,经济学者将温州企业的合作共赢状态称为“温州企业生态模式”。譬如,温州一些生产打火机的厂家打败了美国和欧洲打火机制造商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是500家企业联合起来做打火机,每个企业都不大,我做个弹簧,你做个外壳,我们加起来做成一个打火机。之所以能够击败全世界的打火机制造商,是因为他们联起手来做。他们共同遵守约定的商业规则,互相之间是买卖关系,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