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改善不了中国经济
企业是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提供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的功能。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是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企业会由于失去货币的吸收功能而不能生存。企业存在一组权利,这组权利,我们把它叫做产权。企业的产权属于谁呢?从逻辑上讲,企业的产权可以属于自然人、组织人、国家和地区、集合的自然人、集合的组织人及集合的国家和地区。在这六个层次的“人”中,最基本的单位是自然人。鼓吹产权明晰的“经济学家”,指的就是企业的产权必须属于自然人。这些人由于对六个层次的人没有进行分析,他们相信的是单一的产权结构。单一的产权结构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从人的角度来解剖社会的话,社会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组织人。与多层次的人的结构相对应,产权的层次也应该是多层次的。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产权的社会,这也是人类的奋斗目标。在有产权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怎样安排产权制度呢?我们改革国有企业的方向就是私有化?如果是私有化的话,私有化难道就只有一种方式吗?赤裸裸的私有化有两个特点,一是私有化制度单一,只有一级产权结构,二是以自然人为产权的所有者。简单私有化是很容易设计的,因为自然人是客观存在的,单一的产权结构也不需要什么智慧。按照设计者的要求,我们的企业假设已经全部改成了产权明晰的企业,企业是否有效率呢?答案是不一定。因为我们可以看看现实的企业,在那些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它们的企业同样在生、老、病死,美国、日本每年有一大堆企业破产,这些破产的企业不就是产权明晰的企业吗?从逻辑上来讲,产权清晰和企业有没有效率没有必然逻辑联系,下面我从各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产权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管理者是完全不同的人,这时,企业有三个层次的人(当然也可以分为更多层次),第一层是企业的所有者,第二层是企业的管理者,第三层是企业的员工。这三个层次的人是存在不同利益的,按照理性人的假设,企业的所有者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管理者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企业的员工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三个层次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这些委托代理关系怎么能够让企业搞好?这就是产权明晰的企业搞不好的根本。那么,为什么会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搞得好的呢?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是好的管理、激励制度,好的管理、激励制度的关键是什么?是大家都有良心,大家都有道德。良心和道德跟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我们把大家都讲良心和道德定义为1,大家都不讲良心和道德定义为0,一个有效率的企业,它的良心、道德系数应该大于0。5。第二种情况,产权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管理者是相同的人,这时,企业有两个层次的人,一个是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另一个是企业的员工。由于少了一层委托代理关系,第二种情况的企业比第一种情况的企业在同样的条件下要好。可问题是,第二种情况下的企业做不大,并且所有者之间、管理者之间也存在利益最大化及委托代理的问题,它们同样制约企业的发展。第三种情况可以分解为第一和第二种情况,这里就不重复了。为什么在我国产权明晰的企业能够竞争过国有企业呢?这是一个假象,这个假象被一些人错误地解释了,加上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使人们更加认为私有企业可以占胜国有企业。大家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私有企业都是小企业,这些小企业由于它们小,它们的所有者、管理者、员工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这些小企业,它们不存在委托、代理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小企业的所有者可能就是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亲朋好友,他们可以内外勾结。等这些小企业做大了,它们自然会不行的,因为那时没有国有企业可以瓜分了。所以,所谓的私有企业战胜国有企业的过程,就是内外勾结,瓜分国有资产的过程。随着我国的彻底私有化,我国私有企业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我国的失业率会越来越高,财政赤字会越来越大,那些赞美中国经济奇迹的人将会目瞪口呆(在大家都高呼通缩的时候,我在www.doctor-café.com写了一篇《怎样看我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文章,该文准确预测了2004年的通账),因为这些人大多数是跟风者,缺少思考分析的跟风者。产权改革改善不了中国经济,也提高不了国有企业。明晰的产权带来的是贫富差距外,就是人对人的控制与剥削。产权明晰的企业可以使企业的所有者有积极性,可它怎么能够保证企业的管理者、员工有积极性?如果员工没有积极性,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