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劲刮经济寒潮之风,而中国互联网内部却颇为热闹,先是马云的“寒冬论”让大家人人自危,接着各网络巨头逆势寻才,再是各大互联网竞争对手的口水战是轮番上场。这其中最有看头的就是,阿里巴巴与百度的公开对打。
其实这些斗争的最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就是,B2B电子商务在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IDC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花费将达到2861亿美元。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百度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应该在很早之前就有此打算,百度“有啊”才只是第一步,相信不久的将来百度的B2B就快上线了。
从淘宝的运作经验来看,虽然淘宝在中国很成功,也为阿里巴巴赢得了很大流量,但却不能为阿里集体带来什么真正的效益,阿里集团最赚钱的业务还是B2B。同样如此,百度“有啊”的未来虽然有可能凭借百度自身的搜索优势迅速带来人气,但“百度有啊”的盈利模式却依然不甚明了。
随着这两大巨头的战争升级,随着金融风暴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加大,中小企业的生意明显难做了,而对B2B电子商务的需求明显加大,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2季度中国线上B2B电子商务市场交付价值达到人民币12.99亿元,较上季度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创08年度新高,增长达81.7%。
在这种情形下,有人认为中国电子商务要经历重新一轮的洗牌,一方面百度与阿里死磕恶性竞争无疑两败俱伤;另一方面各个电子商务服务商做出的变相降价,争夺中小企业这个“大蛋糕”。争夺都在进行,手段却有高有低,从市场情况来看“效果付费”成为了这次寒潮中的热点。在搜索引擎营销推广方面,百度(baidu.com)、谷歌(google.cn)等都是采用的“效果付费”,但是B2B电子商务上采用“效果付费”的,马可波罗(makepolo.com)却是头一家。有效果才付费,没有效果广告将免费展示的做法,确实比较符合中小企业在经济寒潮中精打细算的想法,这一推广方式能大大降低企业营销推广的成本,订单转化率却成倍提高。
现在更多的企业都在追求更加实际的东西,不论什么推广方式(效果付费、年费、会员费等),什么平台(阿里巴巴、百度、马可波罗等)给企业带来效果,中小企业就会选择什么平台,什么平台将会发展下去,这个恒古不变的理论在这场电子商务的“寒冬”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今的电子商务平台,不论洗牌也好,降价也好,还是效果付费也罢,都是在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时也是各大平台练好“内功”的最佳时机,这个寒潮将把中国电子商务带入一个什么阶段,大家都在拭目以待,但我们更加期待下个春天能赶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