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已经寿终正寝
文/磐石之心
之前,笔者写过一篇《上网本是摩尔定律失效的产物》,文中指出了上网本是一种“倒退式”变革,市场空间狭小,难以成为市场主流。然而该观点却被很多人误解,但是从最近英特尔反省上网本策略的报道来看,笔者的预测是正确的。
其实,上网本的前身并非是上网本,而是英特尔照顾印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人群而推出的“第一台PC”,但是最后我们发现这种廉价PC并没有顺利在发展中国家盛行,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被当做“第三台PC”购买和使用,目的很简单是为了方便外出携带。
而华硕、宏碁等OEM厂商则将此看做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大肆的推广和宣传该廉价笔记本,并将此叫做Netbook,这直接的改变了这种廉价笔记本的定位。殊不知,上网本并非一个单一的产品,他的成功需要产业链的配合,更多的是需要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的支持,在中国、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WIFI和3G网络并未普及,所以上网本就如同是无水之鱼,难以生存。
前几天去上海出差,看到一些媒体朋友手里拿着方正、华硕、宏碁等品牌的上网本产品,只是当做一个编辑工具,并无法接入无线互联网,这样的笔记本能叫做netbook么?而且10寸以下屏幕和较低的处理能力、狭小的键盘,这都决定了上网本无法长时间使用,不仅仅会影响使用体验,还会造成视力衰退。
所以上网本的市场定位是错误的,因为它难以对普通笔记本有替代作用,市场空间必然只局限在狭小的移动办公人士身上。此外,上网本市场无竞争壁垒,结果必然是红海一片,OEM企业更无利润可图。而英特尔的迅驰移动平台也会遭遇到上网本的侵蚀,低价的ATOM不仅难以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会减少英特尔的收入。
现在威盛宣布和山寨厂商一起进军上网本,笔者对此并不看好,这只能看做是威盛被英特尔和AMD边缘化之后做出的无奈选择。笔者奉劝各大PC厂商,还是不要再向市场狭小的廉价低性能笔记本市场做过多的投资,因为这块市场会在2年之内饱和,而且随着低功耗、高性能CPU的出现,超薄式便携笔记本电脑会迅速取代上网本,比如类似Macbook air一样轻薄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