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全球竞争下的中国经济及其投资选择(2)



说明:本文完成于04年1月上旬,发表于《证券导刊》。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否发生?

从中国目前的经济阶段来说,25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本国市场商品价格的定价机制。国内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正在由内生性走向外生,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开始取决于全球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因素,而非仅仅是国内需求。可贸易资本品(中国主要的进口商品)定价机制的转变意味着,国内经济新一轮的扩张和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资本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在中国市场日益开放和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全球战略布局下增加对中国投资(主要是看中中国市场和成本低廉等)的基础上更是如此。

  我们知道,过去一年来全球经济的加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低利率和刺激性的财政政策以及中国进出口业务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崛起是当今时代经济领域最吸引眼球的事件,对于日益开放、逐渐融入全球竞争的中国这个经济体来说,本国内的供求平衡问题对于世界市场的影响也正在不断加大,对中国国内供求问题的判断相应的需要以世界的供给能力为基础。

  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可贸易品的供求问题肯定是需要放在全球经济体系下去考虑。谈到全球经济体系,则离不开欧盟和美国,二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点在过去的2003年表现得格外鲜明,一边是弱势美元,另一边则是强势欧元,二者的此消彼涨,实则昭示着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演变,当然,中国则是另外一个新近崛起的大角色。

  200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高达8,512亿美元,进口、出口双双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增长34.6%,进口4,128.4亿美元,增长39.9%。2003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实现了全面快速增长,其中与日本、美国、欧盟等3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总额均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进口方面,铁矿砂、原油、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初级产品进口增长大幅攀升,钢材、汽车进口持续升温,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出口稳占半壁江山。中国进出口总额/GDP指标已经达到60%,进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国内商品的供求问题将更多的受全球因素的影响。

    弱势美元主导下的供求效应

    目前,国际上的能源和原材料主要以美元来定价。为了维持自身的增长,中国必须从全球其他经济体中大量采购原材料和能源。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中,进口原油已占到全国石油消费的三分之一。进口已经是中国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之一。

  弱势美元,似乎是美国平抑其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现实选择。有数据显示,在1995--2002年期间,美国占去了全球GDP累积增长中的96%,美国与全球其他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到了一个该转向的阶段,弱势美元是美国和大多数曾经享受了贸易盈余的国家还能接受的一个事实。

  在弱势美元体系下,其他经济体出口到中国的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相对过去是偏高的,这一方面带动一些资源输出国出口的积极性,因为弱势美元会导致部分汇率未与美元挂钩的经济体在出口方面(相对其本国的供给)轻松地享受到了额外利润,特别是这些出口是受强大的需求带动驱使,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开足马力生产甚至再度增加产能以积极应对出口将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当然国际商品价格的相对过高,也从一定程度上助涨了中国国内原材料和能源等的价格上升。但是笔者以为,国际上这些商品价格的上升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本次原材料、中间工业品如钢铁、有色金属、橡胶等等的快速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需求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拉动,并且还夹杂有过去2、3年来因为价格处于低谷、各主要生产国对于原有产能的削减以及新增产能的过分控制而导致短期内的供求失衡等因素。

  笔者以为,国际市场上,在短期的供求失衡过后,在未来1-2年内将迎来再次平衡或需求弱于供给。毕竟,全球大部分制造业的产能利用还具有空间,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国内资源价格将在高位徘徊

    从国内的环境来看,在本次投资浪潮的带动下,因消费升级带动的成长性行业如汽车、房地产,正在复苏的周期性行业如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稳定增长的防御性行业如食品、交通运输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受国民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特征及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原材料、工程机械、各类机器装备等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在股市上,投资者也从消费需求带动下的汽车股、投资拉动下的钢铁股行情、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下的部分行业景气高涨中获益。

  针对2003年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来估计,可能到2004年底,一批新工厂将开始集中投产,由于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短期内较难迅速扩大,这将推动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

  针对国际国内的供求问题,我们应该考虑一下,中国正在经历着的或者说是正在面对着的投资需求引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会演变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呢?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全球竞争下的中国经济及其投资选择(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主要起因是资源价格上涨后生产率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成本上升使得总供给下降,进而导致物价上升。

  中国本轮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过去累积多年的房地产、轿车需求在短时期释放所推动。随着新投资产能的大量建成,以及行业内资源和市场的整合,大部分的行业仍拥有充分的产能空间,这样企业议价能力仍然受到压抑。

  2003年,我国明显出现了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大大高于消费价格指数的现象,而先期指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涨并没有完全拉动滞后指标消费价格指数的快速上涨。在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企业最终的选择是削弱利润,而不是提升价格。

  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的企业将不得不面对转型的问题,而且这种转型更多的是迫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属于行业主导型的转变,整个行业的发展逻辑将发生转变,也即是大部分的企业所认同或不得不遵从的盈利方式将不得不发生变化。转型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光明的、神圣的,特别是当这种转型肩负着小则行业竞争实力大则国家竞争实力提升的时候。

  毕竟削弱利润非长久之计。笔者以为,在本次产能扩张中,投资扩张在更大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政府带动下的市场化行动。多数新建设备或者新上生产线其技术进步应该是很明显的,例如就钢铁行业来说,在2003年投资开始建设的多套设备其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准都属于国际领先水平范围,可以说大多数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将逐渐提高,并逐步由低端向高端升级。

  在本轮经济增长中,大多数产业领域可能都将发生深层次的变革,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将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监督,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将是值得预期的。

  生产率的增长则将逐渐取代资产的积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将是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具有持久力的推动因素,因为只有建立在生产效率提升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才是一国财富的源泉。(连载之2)

说明:文章为原创,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姓名以及个人博客主页地址:http://chenhonginvest.aihuau.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0220.html

更多阅读

解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 奥巴马经济政策

解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卢麒元以前,一直认为国内消息闭塞,大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现在,发现非止闭塞这么简单,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奥巴马远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无能,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奥巴马有可能成为位列美国前十的伟大总统。当

当今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应对 当今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应对自4月10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以来,两个月时间中国周边的很多问题开始由隐性质变到显性,出现了集中的爆发期: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钓鱼岛)事件、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事件,无一不是触及

华隆涂料:动态竞争下的责任营销

华隆涂料:动态竞争下的责任营销    ——访华隆漆营销总经理孙安定  本刊记者 李大千 社会责任是一种可持续的竞争力,当它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形成可持续的增长能力。 

声明:《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全球竞争下的中国经济及其投资选择(2)》为网友花争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