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兴起 电子政务兴起与我州电子政务发展概况(讲座)(上)



主讲:陈嘉珉

时间: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下午

地点:黔西南州行政学院礼堂

对象:黔西南州行政学院第五期初任公务员培训班学员(220人)

大家好。我第一次给这么多年轻人讲课,大家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黔西南电子政务建设的生力军,任重而道远。我谈两个问题:一、电子政务的兴起;二、黔西南州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一、电子政务的兴起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兴起

电子政务用一句话讲,就是政府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来进行的政务活动,它是今天世界各国最有权力的组织——政府——运作方式改革的头等大事。政府正在成为电子信息技术最大的买家和使用者。但是很有趣,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产生并不是冲着政府来的,最早是出于军事需要,而后依次是科学研究、生产和商业活动的需要。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技在发达国家军事、科研、生产和商业需求的大力推动下,发展极为迅猛,硬件、软件都一直处在不断的“革命”之中。政府的办公自动化最早是由其施政对象的生产和办公自动化带动起来的,因此电子政务这个政府的行为,从历史逻辑上讲并不是一个主动的行为。科研、生产。研产G、交易、管理的自动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提供迅捷、周到的服务,因此这些行业率先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来武装自己之后,却要拿这个工具来武装和改造它们的服务者政府;如果政府不能像企业和科研部门那样,在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反馈等方面实行自动化,就会降低行政效益,难以发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因此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出现和电子政务的兴起是被迫的,是为适应管理环境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电子政务来源于办公自动化,也就是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办公自动化至今仍是电子政务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世界上,国防、科研和工商业活动最早被计算机及其网络武装起来的国家是美国,因此美国的政府运作也是最早被建立在自动办公和电子政务基础之上的。世界电子政务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就以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标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办公自动化(OA)阶段 世界上政府的第一台计算机早在1954年就出现在美国的工资管理系统中,但办公自动化阶段应该是从6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这个阶段是独立的电子设备被用于政府办公室,帮助进行文字录入、数据统计和档案管理工作。

2、政府上网阶段 1992年42岁的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这个阶段的起始就以克林顿就任总统为标志。这个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在就任的第二年就正式宣布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人们将其通俗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此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就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项国策,发达国家政府上网由此起步。克林顿宣布他的政府将是一个电子化的“少纸”政府,提出《创建经济高效的政府》、《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等政策,颁布《文书工作消失法》、《政府纸张消除法案》等法规,还成立了“政府技术推动组”负责实施,规定到2003年10月,美国政府将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1992-1996年,由于实施政务信息化,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24万名员工,关闭2000多个办公室,撤销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作废16,000多页过时的行政规章,简化31,000页各种规定。在克林顿总统第二个任期内的1998年,又颁布《美国政府纸张作业消除法案》,从此美国政府就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化世界的领头羊。1998年,戈尔副总统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提出“数字地球”设想,要建立一个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山脉河流、矿藏分布、气候气象等自然信息以及经济、文化、金融、人口、交通、风土人情等人文信息于一体的全球信息模型。这是将电子政务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网络化建设结合了起来,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由被动走向主动的标志。

 悄然兴起 电子政务兴起与我州电子政务发展概况(讲座)(上)

3、正规的电子政务建设阶段 仍然以美国电子政务发展为标志,是跨世纪以来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电子政务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基本目标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把曾经只能在真实空间行使的政府职能,通过数字化方式延伸出去;使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处理的行政事务,最大限度地借助数字化设备在虚礼空间轻松自动地进行。从而使政府、社会与民众的互动交流变得十分容易,政府系统的反应、决策、沟通能力极大提高,并从根本上把政府治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这一条线展开的。总起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 中央和部分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推进政府机关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国办发[1992]25号)。该文下发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指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2、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 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当时的电子工业部与有关部委协调,抓好几项重大信息工程。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国家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金桥”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金关”工程又称海关联网工程,其目标是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以实现货物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金卡”工程又称电子货币工程,是实现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在“金”字工程的推动下,部分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网络建设,电子化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一定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经验。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就是今天“青岛政务网”的前身,被称为我国“电子政务第一网”,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工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第一年,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大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政府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电子政务建设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尤其是由被动转为主动的一年。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目前已主持研究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二版。2月份,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中南海举办科技知识讲座,朱镕基等领导听取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周宏仁博士做的题为《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3月份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及政府上网工程各发起单位的共同指导下,宣告成立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应用方案中心。5月25日,由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中国首届电子政府——公共管理论坛前期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委领导、地方政府官员和国内外著名专家、IT企业代表、金融企业代表、国内核心媒体代表近500人出席会议。7月4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其中《指导意见》以“中办[2002]17号”文件下发,17号文件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个文件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发展重点有序展开了电子政务建设。11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12月10日-13日,由中科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国掀起了电子政务建设热潮。2002年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两部重要法律《电子签章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法》已在筹划制订中。这两部法律历经周折,《电子签名法》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历经六年讨论、起草,于2007年1月17日经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在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

2003年2月28日,由政府上网工程服务中心承办的“政府上网工程优秀政府网上应用调查活动发布暨推广大会”在京举行,对56个部委网站和行业应用进行了评议,从中推选出一批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单位。3月27日-28日,由信息产业部主办的“2003中国城市电子政务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7月22日,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讨论《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并听取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汇报。8月2日,“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南海项目通过验收。2003年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两网”是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一站”指政府一个门户网站。“四库”是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其特点各异而又相互渗透和交融,初步构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在2003年还值得一提的是:非典疫情不仅没有耽误电子政务建设,反而促进了以政务公开、透明、实时为目标的新一轮电子政务建设高潮。

2004年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不平常的一年,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务实之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召开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2004年电子政务建设要围绕“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建设”等四项任务全面推进,继续推进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及应用体系,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平台,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3月26日,投资约6000万元的地市级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湖北荆门电子政务工程”正式启动。4月8日,海关总署与建设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发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6家银行签署联网业务合作协议,电子口岸服务平台取得新进展。4月15日,税务信息化重点工程“金税三期”启动,主要任务是用4-5年时间基本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建设。4月23日,北京市“数字北京信息亭”项目正式启动。4月底,联合国发布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2003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E-Government Readiness)排名第74位,说明我国电子政务在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完善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5月26日,投资37亿元由公安部组织实施的“金盾工程”在四川公安厅正式实施。7月19日,北京市“网上审批二期市级平台建设项目”进入全面应用推广阶段。8月18日,广西“金审工程”首批5个试点单位正式启动。10月份,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温家宝总理作重要指示,昭示电子政务建设已由启动时期的大规模扩张转向谨慎的合理性投资。转向有两个标志,一是政府比较重视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工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并编写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二是信息产业部推行电子政务项目监理制度,对一些重要项目实施监理,有效地控制了电子政务建设成本。11月份,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电子政务组组长陈小筑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坚持务实、高效、便捷的建设方针。12月份,福建省总投资约7000万元建成“一纵三横”电子政务网平台。2004年有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规范电子政务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一部是7月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另一部是8月份获得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

2004年,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国内IT市场最大需方,其IT投资额占整个行业IT投入总额的20%以上,投资总额为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硬件投资在IT总投资中的比例超过70%。但在目前重大电子政务工程项目中,国内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依然不乐观,市场上2/3的软件是外国产品,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90%是外国产品。金山公司的WPS办公软件曾经是国内最成熟的办公软件产品,肩扛民族软件产业振兴大旗的排头兵,但其市场份额从辉煌时的95%降为不到10%,而微软的Office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是90%。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采购法》,其中写入了扶植国产软件的规定,但还不能指导具体操作。《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因为国产软件界定、供应商资格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划分等原因而迟迟未能发布,只有各地的一些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采购中存在政策上的漏洞。在发达国家,政府软件采购占软件市场总量的1/3,而目前我国政府软件采购量只占软件市场的10%左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将是我国政府网络建设、电子政务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目前国家加大投入刺激内需,希望能够为国内软件企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5年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转折点,更多的政府和IT服务商脱掉了“虚热”外衣,不再一味追求信息化速度,而把“务实”放在首位。2005年最有意义的事情是检讨电子政务“绊脚石”。几年来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是,一方面中央到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突飞猛进,“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形势一片大好;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在社会服务层面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真正的网上办事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电子政务建设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散进行,缺乏统一规划,由于技术、业务、需求、经费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加上时间和历史等原因,造成了各系统的开发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千差万别,各系统之间“不联不通”,从而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二是电子政务建设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设备愈先进愈好,盲目追求硬件设备档次、盲目攀比,产生了大量“有路无车”的“空壳”,脱离了政务的实际需要。2005年电子政务建设最大的成绩,是诞生了两个代表性的案例——深圳市民中心和北京市财政局。深圳市民中心被市民誉为“没有围墙的政府”,30多个主要政府部门设置145个服务窗口,受理390多项覆盖政府主要部门的审批项目,实现并联审批和集中监管。原来需要两三天才能跑完的事情,现在只需2-3个小时就能办妥,市民中心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了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市民共享”理念。北京市财政局则具有另一个标杆意义,是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上首家具有咨询意义的项目。北京市财政局每年管理的财政资金高达千亿,配合业务需求的信息化系统庞大复杂,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北京市财政局意识到必须对原有分散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神州数码承接该项目后,为北京市财政局提供了业务和IT规划咨询服务,设计了预算、采购、国库支付、非税收入、综合办公等核心业务流程,对各业务的共性和个性数据进行了梳理和标准化,设计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制定了系统的实施规划及工作计划,并结合业务咨询成果和信息化规划要求,制定了信息化管理制度,得到了北京市财政局的高度认可。北京市财政局的这个案例还有另一个里程碑意义,就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可以在政府部门的需求引导下,采用服务外包形式,通过市场化的模式交给具有专业技能的企业来完成,这样IT服务商也将更多地充当电子政务建设的“大脑”。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电子政务大事多、形势喜人。电子政务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如《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相继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等也相继召开。2006年最大的一件事情,是10月1日国庆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这是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所做了一件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政府网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网站开设有“今日中国、中国概况、国家机构、政府机构、法律法规、工作动态、公文公报、政务互动、政府建设、人事任免、新闻发布、部门服务”等主要栏目,视频、图文并茂,界面简洁、大方、庄重,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全部面向和方便公众,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与政府业务相关的服务,实现了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交流。中国政府网目前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和英文三种版本。

2007年,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一是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年初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下发《2007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强调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建设原则;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会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全国电子政务检查工作,扼制了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等非理性倾向;国家审计署将电子政务工程纳入国家行政审计范畴,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工程的投资管理,推动了全国各地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和建立;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上,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电子政务工程必须有项目责任人,工程出了问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等重要规定;国资委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独立的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CIO)岗位, 到2010年中央企业信息化要基本实现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二是厘清建设模式。在多年实践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引下,电子政务应当惠及全民的服务宗旨更加深入人心。十七大更进一步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为电子政务发展明确了方向。一年来,全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正从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例如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将2007年定义为“服务年”,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理念驱动了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为目标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三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示范效应突出。2007年,对国家电子政务全局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量试点示范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和普遍推广价值。例如标志性的基础设施工程——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中央级传输骨干网于10月正式建成开通。北京市东城区“依托数字城市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成功在全国推广,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东城区还推出了“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信息系统”。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成为跨大系统、集约化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电子政务建设的典范。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保密局支持的中联部涉密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功。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北京市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工程是2007年又一个成功的具有普适性推广意义的重要项目。四是务实发展。十七大提出我国面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农村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等诸多问题,都直接对我国信息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已经成为今后开展电子政务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焦点并势必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将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向更加健康、务实的方向发展。

2008年是我们国家经历不平常的一年,电子政务建设概括起来主要有十个方面。一是服务型政府改革目标的确立,为电子政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是适应政府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调整,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新课题;三是十七大报告提出政府要按照大部制管理,已经深刻影响到电子政务系统的模式和信息资源的采集、共享和利用,统筹政府信息资源受到更多的关注;四是顺应中央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调整,为进一步解决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条块分割、实现上下对接,提供了重要机会;五是配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信息公开对电子政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六是配合大部制管理模式的推进和跨部门应用的协同,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业务线”思路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认同;七是为了提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电子政务围绕决策支持、应急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八是为了改变电子政务系统运行中的“双轨”问题,今年有关电子政务建设中法规的清理和修订有了明显推进;九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前台统一,体现以人为本”和“后台整合,强化互联互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十是探索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深入。

关于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电子政务是政府崭新的管理方式;第二,电子政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第三,电子政务是以综合、虚拟为趋向的政务方式;第四,电子政务是政府职能优化的信息化过程。这些概念在大家的教材里边全有,我没有要增加的内容,因此请大家看书,这里就不讲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00124.html

更多阅读

太后与我

太后与我(英国驻清外交官回忆与慈禧的六年情史)埃蒙德·特拉内·巴恪思男爵(Sir Edmund Trelawny Backhouse),1873年出生於英国约克郡的里士满(Richmond),祖上是曾经显赫的奎克(Quaker)家族,後就读牛津大学。巴恪思於1944年1月辞世於北京,在临终

《白雪公主》(坏男孩与我的罗曼史)----推荐度:超强

  《白雪公主》改编自韩国人气小说《坏男孩与我的罗曼史》,该剧曾创下韩国年度电视收视率记录,如今华娱卫视内地首播,广大观众亦有欣赏这个韩国年度最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BT种子下载地址:白雪公主  曾获SBS演技大奖“最佳人气奖”

声明:《悄然兴起 电子政务兴起与我州电子政务发展概况(讲座)(上)》为网友綠色的小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