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咨询师为你指点人生迷津:大学不知道》
退学生大战新东方 从走到北京新东方的前台说“我要应聘成为新东方老师”,到正式得到新东方的录用,他总共花了五个月时间,前后被安排了11次试讲。 合上书,从北京大学的一间自修室里走出来,他揉揉眼,伸伸腰,吁一口气,抬头望蓝天。在北大的档案中,你不可能找到他的名字,但他的确学习、生活在这儿,他的呼吸融进博雅塔下、未名湖畔的空气里,他的身影漂移在燕园内。图书馆、教学楼、百年讲堂,北大校园处处都有像他这样的游击队员的身影。他是无数游学于北大、清华的学子之一,与另一些各怀梦想而来的年轻人共同租住在附近随时面临拆除的平房里。 这是退学来北京后的一天,他有点闲空,漫无目的地溜达着,穿过四环,走进中关村电子城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沿着中关村广场一直往西走,来到三层高的半空平台上,往右看是“北京新东方学校报名大厅”赫然几个绿色大字。 他走进去,试探性地问哪里可以找到徐小平老师,工作人员告诉他上九层的总公司去问问。平时不上班的徐老师,那天被他逮个正着。
![第12节:退学生大战新东方(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42150635769.jpeg)
在新东方的会客室里,徐老师和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帅帅的、神情中略带青涩的男生,我们且叫他David。他高考复读了一次,先后于西部的两所外语学院退学,带着闯世界的梦想来到北京。 当时的具体谈话我已印象模糊,只是记得David秀了两句英语,徐老师便极力建议他应聘做新东方老师,“小伙子这么帅,一定能迷倒一大片女学生!”他听着懵懂——这在他的计划之外,他带来的问题原本是:“我想要创业或进入外企,但是只懂外语的我到底该怎么开始?” 半年之后,David再次联系了我,问我要新东方一个教学部门主管的电话,我才知道他真在应聘新东方的教师职位了。 在应聘新东方之前,他一边在北大附近游学,听各种文化讲座,一边靠朋友的关系找一些英语兼职的工作养活自己,例如笔译外文资料或做英语家教。在与英语相关的这个行当,他不断被有关新东方的各种信息骚扰。随着被新东方文化一轮又一轮地洗脑,他渐渐觉得做新东方教师也未尝不是一件讲起来能让自己有几分得意的事,遂决心开始行动。 之前,他应聘过各种知名不知名的培训机构,积累了相当多的求职与教学经验。他应聘过一家原新东方人创立的公司,经过几轮面试,他觉得那些过了专业八级的硕士生讲课能力也不过如此,从而信心大增。公司的副总比较欣赏他,多次单独找他谈话。第三次他才告诉人家:我没有学历,是大学退学生。那位副总的热烈表情倏忽转为尴尬,那位曾不被看好的专八硕士得到了录取,而他只能去等那个永远也不会到来的“再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