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战士生存必杀技:乙的生存法则》
职场像市场一样复杂又喧嚣 大部分职场人士的心里都会尘封着那么一两件往事,使他们只要想起公司就感觉不寒而栗。公司这个机构就像市场一样鱼龙混杂,喧闹不堪。 有能力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嫉妒的目光,工作能力不强的人身边总是少不了批判的人。阿谀奉承的人势必会遇到敌人,努力工作的人不会放过懒惰的人。那些性格暴躁、我行我素的人碰到一起,势必会发生争斗。你想想吧,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言呢?又有多少有能力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这种环境而跳槽呢? 根据“彼得原理”,如果某个机构不持续变革,用不了多长时间,职员就都会变得无能。在一个决策缓慢、无所事事的安逸公司里,原本具有创意的能干的员工都会遭到扼杀。在一个低效缓慢的体系中,原本可以成为支柱的人独自闯荡累了,最终沦落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工作出色、脚踏实地的人为什么留不下来?有创意的人为什么得不到晋升?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挨骂?这种情况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很遗憾,现实当中却是屡见不鲜。 让我们举个更极端的例子。假设一个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受到牵连的人会是谁呢?是无能的人吗?不一定。让我们听听一位亲身经历过“结构调整”的公司人事负责人怎么说吧:
![第12节:职场像市场一样复杂又喧嚣](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9441357376043.jpeg)
“有能力,但是人格存在问题的人,最终会退出以团队协作为主的组织。踏实努力工作的职员在更注重结果的组织中也会被裁掉。有时候,具有创意的人也会吃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公司也不得不把这样的苗子拔掉。”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只要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就能组成一支“梦之队”的乙们为什么要痛苦,为什么要哭泣?首先是因为很难找到能够承认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公司。第二是即使暂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司,也会遇到人际关系之类的非业务问题。有位企业家的话证明了这一点: “跟我们做生意的公司里有两名后辈:一个酒量好,性格活泼,社交能力很强;另一个后辈虽然不擅与人打交道,但是工作能力很强,而且工作也很努力。他们两个都是不错的后辈。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好。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倾向的上司,因为他们性格不同,他们喜欢的上司也不一样。而巧合的是,那两名上司是竞争对手,所以互相憎恶。因此,这两名后辈也分别站到了不同的立场。他们互相揭对方的短处,诽谤对方。可是他们两个都是我的后辈,我该怎么办呢?3个人同时见面是不可能的了,跟这个后辈在一起的时候还要考虑那个后辈的感受,跟那个后辈在一起的时候又要顾及这个后辈的心情,真是左右为难啊。” 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有时明明彼此印象不错,但是因为上司之间关系不好,也无法成为好朋友。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盲点,那就是让职员们宁愿放弃同事也要坚决拥护和追随的甲,并不能永远保护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