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看来,中国已经开放的行业中的自由竞争,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以及各地的轻工业,服务业可能要比美国还要更具“资本主义”特点。
没有行业协会搞行业准入限制,也没有工会搞就业准入限制,资本和劳动都是自由流动,没有最低工资制度,实行以计件的效益工资和奖励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也没有破产保护制度,各个地方政府互相竞争营造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 ,没有罢工,没有福利,资本和劳动的市场化程度奇高。这都使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了。
2.当然,所有的行内企业都很强,投资者也是很难赚到钱的,比如目下的家电业。对于这些企业,下一步可能要看他们的核心技术进步如何?国外市场拓展如何?这个才能决定他们的业绩增长。
3.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中国是个具体应用问题,没有普适性的理念不能称为理念。
我感觉,巴菲特的方式在中国(美国也一样)还是主要应用于最终消费品领域,这里容易形成消费者群体的品牌认同,可能完全是消费偏好,这样的市场经营特许权可靠一些。不像中间工业品,市场很理性,企业的竞争优势很难转化为市场忠诚,企业地位随时受到技术进步的挑战。
4.巴菲特式的投资理念要在中国实践,在深沪市场之外的非上市公司中可能更容易发现投资合适的目标。
我的看法,以巴菲特方法看沪深两市,只有不到100家上市公司可作备选。
5.巴菲特说:竞争有害健康。
对于上市公司中原有效益还不错的垄断行业中的国企来说,外资和私人资本的进入有可能会使今后的日子难过起来。
6.从新兴行业中大量处于创业后期和成长前期的企业中间进行投资选择,较之于巴菲特,费雪和林奇的办法更实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