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向来是金融市场的命脉,商业银行必将越来越重视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的构造合理性、运转正常性和作用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系统整体流动性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进而关系着商业银行系统整体的盈利性和安全性。以往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流动性管理问题做了大量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其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大多定位于商业银行整个系统的流动性管理探索而取得的,却严重缺失在商业银行整个系统框架下的流动性分层管理特质性研究,以致商业银行整个系统要么流动性不足而损害安全性,要么流动性严重过剩而损害效益性,很有必要深入探讨。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殊性因素剖析
商业银行分层流动性管理的目标、重点和机制,决定于各层面(工、农、中、建行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4个层面,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有总行、分行、支行3个层面,还有些商业银行有总行、支行2个层面)在整个系统流动性管理中的地位及其行为的效率和效果。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必先各层面在整个系统中的内在层级地位及其资产负债流动的特殊运行规律。商业银行各层面流动性管理的特殊性因素突出表现为:
1、不同层级地位的特殊性。以工商银行为例,在该行的经营管理体系中,总行是一级法人,一级分行是,二级分行是基本经营核算单位,支行是。不同层级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总行的流动性管理指标和方法,必须套用央行对商业银行企业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但分支行的流动性管理指标和方法,不能完全搬用央行对商业银行企业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应当围绕工商银行系统流动性管理的整体目标,按照“实事求是,合理定位,差别管理”的原则,科学确定各个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层面流动性管理的重点目标和控制标准。
2、流动性管理空间的广阔性。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其分支行遍及全国(全省)各地,同时在国外也逐步设立了一些分行(代表处)。这一现实特征,决定了这些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主体的众多性,从而决定了其流动性管理主体的众多性,加上各主体在流动性管理中所具有的操控技能的差异性,决定了各个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流动性管理权限应当有所差别。
3、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性。实行分支行体制的商业银行,其分支行遍及全国(全省)各地,各分支行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积累水平、企业整体素质、社会信用环境、金融法治环境等影响资产质量和效益的系统外部作用因素,在影响程度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从影响资产质量和效益的系统内部作用因素——经营管理素质看,各分支行经营管理的业务技能、政策水平、决策能力、内控能力等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经营管理资产质量和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系统外部作用因素和内部作用因素双重差异性的综合影响,决定了商业银行系统各分支行的资产质量和效益往往是不相同的,甚至差别很大。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性,决定了各个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流动性管理指标控制标准应当差别制定。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层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
1、支行流动性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
(1)备付金率。备付金是支行为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而库存的现金和在央行、二级分行保留的一般性存款。备付金的储备程度情况可以通过对外备付金率和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对外备付金率。它是指支行的库存现金与存放央行款项之和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备付金率=(库存现金+存放央行款项)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商业银行支行的备付金率应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备付金比率过高,意味着一部分资金闲置,资金周转效益差;备付金比率过低,正常支付将难以得到保证,资金的清算、款项的划拨将受到不良影响。
2)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它是指支行存放二级分行的备付款项余额占对公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存放上级行备付款项期末余额/对公存款期末余额×100%。
(2)贷款流动率。本指标旨在反映存量贷款资产在短期内可以进行位移,调整信贷资金配置方向,以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的能力。贷款流动率可以通过短期贷款率指标来反映。短期贷款率是指支行余期在1年以内的贷款期末余额(扣除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期末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短期贷款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余期在1年以上的贷款期末余额-余期在1年以内的不良贷款余额-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
(3)存贷率。它是指支行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与各项存款期末余额之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贷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该指标反映了存款资金使用于贷款资产的程度。一般来讲,存贷率越高,说明支行流动性相对越低,其支付风险程度也相应越大。但是,各支行所处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贷款区域性风险程度不同,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各支行的存贷率控制标准应当有所区别。
2、二级分行流动性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
(1)备付金率。备付金是二级分行为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而库存的现金和在央行、一级分行和总行保留的一般性存款。备付金的储备程度情况可以通过对外备付金率和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对外备付金率。它是指二级分行全辖的库存现金与存放央行款项之和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备付金率=(库存现金+存放央行款项)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2)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它是指二级分行存放一级分行和总行的备付款项余额占对公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存放一级分行和总行备付款项期末余额/对公存款期末余额×100%。
3)备付金覆盖率。它是指二级分行全辖的所有支行备付金率的达标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备付金覆盖率=(对外备付金率达标的支行数/二级分行全辖的支行总数×0.5+系统内备付金率达标的支行数/二级分行全辖的支行总数×0.5)×100%
(2)贷款流动率。本指标旨在反映二级分行全辖的存量贷款资产在短期内可以进行位移,调整信贷资金配置方向,以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的能力。贷款流动率可以通过短期贷款率指标来反映。短期贷款率是指二级分行余期在1年以内的贷款期末余额(扣除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期末余额的比率。短期贷款率的计算公式与支行相同。
(3)资产负债匹配率。本指标旨在反映二级分行贷款与存款、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片配情况。资产负债匹配率可以通过存贷率和短期负债资产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存贷率。它是指二级分行全辖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与各项存款期末余额之比率。其计算公式与支行相同。
存贷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该指标反映了存款资金使用于贷款资产的程度。一般来讲,存贷率越高,说明支行流动性相对越低,其支付风险程度也相应越大。但是,各支行所处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贷款区域性风险程度不同,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各支行的存贷率控制标准应当有所区别。
2)短期负债资产率。它是指二级分行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资产期末余额与不良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产期末余额之差占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负债期末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短期负债资产率=余期在1年以内的资产期末余额-不良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产期末余额)/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负债期末余额×100%。
3、一级分行流动性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
(1)备付金率。备付金是一级分行为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而库存的现金和在央行、总行保留的一般性存款。备付金的储备程度情况可以通过对外备付金率和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对外备付金率。它是指一级分行全辖的库存现金与存放央行款项之和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备付金率=(库存现金+存放央行款项)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2)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它是指一级分行存放总行的备付款项余额占对公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存放总行备付款项期末余额/对公存款期末余额×100%。
3)备付金覆盖率。它是指一级分行全辖的所有二级分行、支行备付金率的达标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备付金覆盖率=(对外备付金率达标的支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支行总数×0.3+系统内备付金率达标的支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支行总数×0.2+对外备付金率达标的二级分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二级分行总数×0.3+系统内备付金率达标的二级分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二级分行总数×0.2)×100%
(2)贷款流动率。本指标旨在反映一级分行全辖的存量贷款资产在短期内可以进行位移,调整信贷资金配置方向,以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的能力。贷款流动率可以通过短期贷款率指标来反映。短期贷款率是指一级分行余期在1年以内的贷款期末余额(扣除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期末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与支行相同。
(3)资产负债匹配率。本指标旨在反映一级分行贷款与存款、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片配情况。资产负债匹配率可以通过存贷率和短期负债资产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存贷率。它是指一级分行全辖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与各项存款期末余额之比率。其计算公式与支行相同。
存贷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该指标反映了存款资金使用于贷款资产的程度。一般来讲,存贷率越高,说明二级分行流动性相对越低,其支付风险程度也相应越大。但是,各二级分行所处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贷款区域性风险程度不同,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各二级分行的存贷率控制标准应当有所区别。
2)短期负债资产率。它是指一级分行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资产期末余额与不良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产期末余额之差占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负债期末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与二级分行相同。
4、总行流动性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
(1)备付金率。备付金是总行为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而库存的现金和在央行保留的一般性存款。备付金的储备程度情况可以通过对外备付金率和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对外备付金率。它是指总行全辖的库存现金与存放央行款项之和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备付金率=(库存现金+存放央行款项)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2)备付金覆盖率。它是指总行全辖的所有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备付金率的达标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备付金覆盖率=(对外备付金率达标的支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支行总数×0.2+系统内备付金率达标的支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支行总数×0.1+对外备付金率达标的二级分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二级分行总数×0.2+系统内备付金率达标的二级分行数/一级分行全辖的二级分行总数×0.1+对外备付金率达标的一级分行数/总行全辖的一级分行总数×0.2+系统内备付金率达标的一级分行数/总行全辖的一级分行总数×0.1)×100%
(2)贷款流动率。本指标旨在反映总行全辖的存量贷款资产在短期内可以进行位移,调整信贷资金配置方向,以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的能力。贷款流动率可以通过短期贷款率指标来反映。短期贷款率是指总行余期在1年以内的贷款期末余额(扣除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期末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与支行相同。
(3)资产负债匹配率。本指标旨在反映总行贷款与存款、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之间的片配情况。资产负债匹配率可以通过存贷率和短期负债资产率2项小指标来反映。
1)存贷率。它是指总行全辖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与各项存款期末余额之比率。其计算公式与支行相同。
存贷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该指标反映了存款资金使用于贷款资产的程度。一般来讲,存贷率越高,说明一级分行流动性相对越低,其支付风险程度也相应越大。但是,各一级分行所处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贷款区域性风险程度不同,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各一级分行的存贷率控制标准应当有所区别。
2)短期负债资产率。它是指总行全辖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资产期末余额与不良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产期末余额之差占余期在1年以内的各项负债期末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与二级分行相同。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运作机制
1、完善流动性管理的组织机制。一是建立流动性管理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行长、分管行长、计划财务部门、资金营运部门、信贷营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经常性的流动性管理,并不定期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流动性管理的策略能不断改进、优化。二是建立业务层面的日常管理操作机构。现行体系中涉及流动性风险的部门很多,这些部门在日常操作中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因此应该确保这些处在“前台”的机构执行好必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同时,还应该建立综合监测、反馈、调控流动性指标的综合性操作部门。三是要建立流动性风险的内部控制机构。该机构要对流动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并将监督意见提交高层管理机构。
2、流动性管理的监测反馈系统。一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流动性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二是建立先进的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向流动性风险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性报告,满足不同的决策需求;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测监控体系和指标体系提供支撑,帮助风险管理者做出决策。三是在流动性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准确地监测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就及时发出预警,从而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流动性安全保障机制。
3、流动性风险的评判预警系统。
前述的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是从3个不同的层面来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程度状况。如果要总括揭示和反映流动性风险程度状况,则还应做两件事:一是合理设置各项指标的比较标准;二是将各项指标与比较标准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构建流动性风险评判模型,即:
p=∑fikj
k的计算方法为
正指标(指标指越大越好),kj=1-xj/xj0
逆指标(指标指越小越好),kj=xj/xj0
上式中,p表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综合指数;变量xj表示对外备付金率、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备付金率达标覆盖率、短期贷款率、存贷率、短期负债资产率的实际值;xj0表示对外备付金率、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备付金率达标覆盖率、短期贷款率、存贷率、短期负债资产率的控制标准值。这些指标的控制标准值,应当根据各个分行(支行)的市场特点和结构、信贷资产质量和综合收益率、资金支付清算规律差别确定。Fi分别表示对外备付金率、系统内清算备付金率、备付金率达标覆盖率、短期贷款率、存贷率、短期负债资产率的权重系数,且Σfi=1。为防止个别指标特好而冲淡其他指标之不良性,导致评判结果的不合理性,特别约定0≤kj≤1。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权重,应当凸现对外备付金率、短期贷款率、存贷率。流动性风险综合指数p的数值越大,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也越大;流动性风险综合指数p的数值越小,则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也将越小。
以前述流动性风险综合指数为依据,建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程度识别系统。根据流动性风险指数大小,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5个等级,确定低风险区(0≤p<0.1、较低风险区(0.1≤p<0.3、中等风险区(0.3≤p<0.5、较高风险区(0.5≤p<0.7、高风险区(p≥0.7)。为更直观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并分别以不同信号灯标志。各信号灯区间的划分标准,双绿灯表示流动性风险程度很低;绿灯表示流动性风险程度较低;黄灯表示流动性风险程度中等,但应该引起注意;红灯表示流动性风险程度较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双红灯表示流动性风险程度很高,属于最高级警报,必须引起特别重视。
在流动性分析和评判的基础上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在日常业务管理中运用单项指标差异和综合指数评判分析准确地监测流动性风险,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警戒线(黄灯、红灯、双红灯)就及时发出预警,从而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操控机制。
4、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处理机制。
(1)应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避险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全局或局部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制定完善的处置预案,一旦在某个部位出现风险,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强化系统调控功能。发挥系统抵御风险效能。商业银行系统内的某一个体发生支付危机时,可以利用全行的合力抵御局部风险。为此,总行(分行)需要协调各分行(支行)的流动性风险,在实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的同时分散某些分行过于集中的风险,为分支行的发展拓展空间。一是应加强总行(分行)调控资金的能力,总行(分行)必须掌握足够的资金用以应付其分行(支行)出现的临时性支付危机。二是强化存贷计划管理,特别是对贷款必须严格限定在计划和资金允许的范围之内,坚决杜绝分支机构的超负荷经营问题。三是建立高效的系统内部资金调剂机制,使总行(分行)能根据各分行(支行)机构资金头寸的情况,及时进行有效的资金余缺调剂,使个别分支机构因改革和发展而发生的局部流动性风险及时得到解决,防止演化成全系统的风险。四是总行(分行)应密切与央行的关系,提高资金调度的频率,确保资金得以及时上调下拨。
(3)建立资金合作救助机制。一是总行(分行)资金救助机制。二是当地央行资金救助机制。三是同业资金救助机制,总行应允许二级分行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资金救助合作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允许二级分行向当地国有商业银行拆入资金解决头寸资金不足问题。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的构造合理性、运转正常性和作用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系统整体流动性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进而关系着商业银行系统整体的盈利性和安全性。商业银行各层面流动性管理的特殊性因素突出表现为:不同层级地位的特殊性、流动性管理空间的广阔性、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性。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层管理的监控指标体系。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运作机制:完善流动性管理的组织机制、流动性管理的监测反馈系统、流动性风险的评判预警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