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柳传志高调复出,重掌联想集团—担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则改任CEO,“柳杨配”再现江湖。
面对联想当下遭遇的困境,柳传志自剖心迹:“联想就是我的命”,“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义不容辞”,言谈之间,透着某种“背水一战”的决绝意味。
1994年,柳杨首次搭配,把联想成功带出困境,由此奠定其“黄金10年”的发展基础。柳传志的这次出山赌上了自己半生的荣光和名声,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役,没有退路。
柳的出山——意料之中
2月5日,在联想集团香港财报发布会上,CEO阿梅里奥宣布,他的合约到期,将不再担任CEO,由杨元庆接任,“联想需要一些变化,柳传志回来出任联想董事局主席”。
参加这个会议的BDA联席总监、分析师张宇在听到阿梅里奥的英文“LIU”时,他还以为是一个新的姓刘的人来主持大局,但一转念,他就明白了,“柳传志要回来了”,“不过,我并不吃惊,之前不是早就有传闻嘛,柳回来并不意外”。和业界大多数人的感觉一样,张宇认为,柳重新出山是大势所趋。
今年1月8日,联想启动大规模重组计划,除高管减薪、集团裁员2500人外,还重新划定市场版图,亚太、俄罗斯、大中华区三地合一,由陈绍鹏主管。与此同时,“洋”高管渐次淡出、联想子弟兵大规模上位。
柳传志退居幕后的4年,正是杨元庆全面掌控联想国际化的4年。然而,4年过去,海外市场景况黯淡,中国区业务却一枝独秀。“虽然金融危机影响了联想业绩,但根本原因还是,联想的国际化做得并不成功”,这时的联想,不仅需要在海外复制中国经验,让已经成长了的本土高管掌权,“危局之中,更需要强势人物掌控大局,稳定军心,这个人非柳传志莫属。”张宇强调:“之前关于柳回归的传言,其实正是人心所向。”
提振士气
“柳传志是联想的精神领袖,他回来了,我们特别高兴。”联想大中国区一位员工谈起柳回归时,语调立即升高。联想业绩下滑从去年11月才开始被外界关注,但联想员工从去年年初就感到了寒意。
“去年一开始,业绩就特别不好,员工人心惶惶。因为担心被裁员,很多人开始自寻出路,比如外派、换部门,变化一下,似乎就安稳一些。”这位有3年联想工龄的员工说到:“我算是新员工,反而不太担心。”
“柳传志回去的最大目的是稳定军心、提振士气,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业界资深分析师付亮如此说道。另一位分析师张宇则跟柳传志有过多次接触,在他眼中,“柳传志很厉害,经验丰富,有领袖风范,他回归联想,联想士气定会得到极大提振。”柳传志回归意义重大。“联想已经进入困难时期,困难的准备有,但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困难会这么严重,大客户大量减少,联想不变不行了”。作为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联想仍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柳更被誉为“中国IT教父”,“他的人脉和资源有助于联想过冬。”
在联想这次人事变局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那就是Rory Read担任新设的COO一职。Rory Read由此浮出水面,成为联想第三号人物。
COO是联想新设的职位,之所以设置这个新角色,是因为“杨元庆一直是本土公司的高级管理者,缺乏管理全球公司的经验,现在杨出任国际化联想的CEO,但杨还不能独立地做一个CEO,起到一般企业CEO的作用。所以,需要一个有全球运营经验的COO来辅佐杨”,张宇认为,“杨元庆搬到美国生活、学习,的确非常不容易,但杨还没有毕业,还需要进一步在CEO这个位置上磨练”。Rory Read的全球运营经验得到了柳传志的认可,柳对其评价是“对高端商用客户感觉良好”。
尽管杨元庆在管理国际化联想层面上,尚需磨练,但是,“杨总的执行能力非常强,周围的老员工都这么认为。柳总回归、杨总任CEO,我们不仅是高兴,而且心里踏实了。”联想员工这样说到。
回归之后,柳传志对联想的未来发展主战略已经有了初步规划,“一方面,联想业务架构本身还要调整,加大消费类的产品和业务的比重;另一个方面,加大对新兴市场开拓的力度”。联想一向以“贸”见长,过去偏重于销售。但是,现在的柳传志意识到,联想要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销售的问题,而是端到端的系统工程”。在柳传志看来,“前端”是销售,“后端”则是产品研发,一直到供应链。所谓端到端,就是以这样一个全链条的系统面对市场和消费者,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好。“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我们计划在几年之内要把这个系统建好,把联想向这个方向调整过来”。
此外,柳传志谈到:“联想可能还会通过并购手段扩大业务,使未来产品的开发和现在的产品进行有机衔接。”就在柳传志回归之前的1月28日,联想集团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很简短的公告称,联想已与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Switchbox创业公司达成了收购协议。虽然这家公司名不见经传,颇为“神秘”,但想来与柳传志所说的“并购”有一些关联,让人感觉联想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新战略。
直面新棋局
复出之后,柳传志全面负责联想集团战略,而由杨元庆负责具体执行。“柳传志更具智慧,杨更擅长担任职业经理人,起到管理作用。从战略上说,柳传志更为高瞻远瞩。”在分析师看来,这次的“杨柳配” 值得赞许,但是,联想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柳传志回归后的第一步,不是要突破业绩,而是要研究环境、形势变化,制定系统化的战略—甚至是为五年后、十年后做准备的那种长远规划。战略细化方面,在人员稳定、激励等处,联想都要花功夫研究,这些才是当务之急”,付亮分析认为,联想国际化的四年里,缺的恰恰就是长远战略,“若是具有战略、人才、市场手段、技术研发方面的储备,损失就会小很多。”付亮提到,马云的阿里巴巴就是引进了做战略的人,这个人在去年初就意识到了金融危机,为马云制订了“过冬”方案,才有阿里巴巴针对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而且“成效理想”。
回看杨元庆的四年国际化之路,其实有些地方做得还不错,“奥运会的宣传、投入,这些点做得不错,很多决策是对的,只是缺少长远、清晰的定位,有些是不赚钱的、战略性的、基础性的研究,要有准备才行。如果战略早已清晰,联想在奥运上的投资就会小一些,还会更积极地推动电脑下乡。”付亮指出。
面对联想今天的国际化困境,市场开始质疑联想的海外战略,甚至有人对联想当年收购IBM PC业务是否得当颇多微词。“从去年的业绩来看,ThinkPad部门还是增长了30%-40%,而台式PC早就开始负增长了,国内市场也是如此。”在联想部分员工眼中,收购IBM PC业务甚至挽救了联想,否则业绩将更“难看”。
国际化,是联想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未来联想的国际化之路更引人关注。“陈绍鹏主管过半业务,复制中国区成功模式,这只是权宜之计,联想国际化要找到对当地文化非常了解的人,制订出适合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才行,联想一定要突破国际化的营销壁垒”,付亮认为,联想的国际化更需要继续学习,“阿里巴巴董事会里有龙永图,华为在海外拓展时,有退休的海外大使、当地人团队助阵,联想应该向他们学习,利用国际化的资源做国际化的事情,一定要真正进入当地市场,一定要找到人,深入理解当地文化,效果才会好”。此外,“杨元庆一直强调金砖四国,这些市场,包括欧美主流市场,的确要进入,但是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小’市场也要争取,欧美市场看着很大,但难以进入,联想一定要有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