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6节(2)



二、什么是绝对价值论、相对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严格地说,“相对价值”概念是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概念发展而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资本论》中就已经对“相对价值”予以了比较科学的阐述,但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没能把“相对价值”范畴展开来阐述,而只把它用在了“剩余价值”分解上。其意思是说,本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中也有其他企业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以证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一)什么是绝对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绝对价值论”又叫“绝对价值观”,是经济学、管理学对立的根源之一。笔者以为,绝对的事物和物质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当然也应该包括价值这种东西在内。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不同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站的角度不同,代表了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们自然会有“绝对价值观”。

1、什么是绝对价值论?是怎样产生的?

笔者以为,作为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来说,首先应该把自己放到一个“中性”的位置上,这倒不是说,让人放弃自己的阶级属性和立场,而是说我们要想客观、公正、科学地认识某一事物,保持“中立”对于一位学问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否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容易犯“非此即彼”的错误。可以肯定,作为一位学问家来说,不能保持“中立”,戴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是“对立”的根源。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由于科学的本质决定。或者干脆就说,这是由物质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至少,人们应该承认,人是一种有立场、有偏见的动物,而科学这种东西最忌讳的就是存在立场、偏见。换句话说,如果人们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把立场、偏见带入其科学研究过程中,那么他所研究出来的“学问”,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阶级属性,而“绝对价值论”,便是这些偏见的产物。

由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学者又强调价值是“投入的产物”,结果便造成了经济科学的“对立”。什么叫科学?笔者以为,科学是一种具有“唯一性”的东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只有一种是“真的”,或者说只有一种趋向“真的”,不能有两种以上都是“真的”。如果出现了两种以上“都真”,至少有一种是“假的”。

如果相持不下,各自都认为自己是“真的”,且相互否定,那就说明两者都不是“真的”,最好的结果是,它们都可能是片面的,或者说从一个侧面描述了自以为“真实”的那一面。当然,这也不能说,他们的东西就一定是“假的”,而是说与那个具有“全景”的“真实的世界”相比,是具有片面性的东西。什么叫片面性?当然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自然也就不会看到那个“真实的价值世界”。

笔者之所以说“将经济学对立起来”是“不同唯心观的各自表述”,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试问,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如果没有搞错,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树立起一种中性的世界观,而这个中性的世界观不是别的,正是能全面而非片面地去看问题。只有当人们能够做到中性、全面地看问题的时候,而不是有性、片面性地看问题的时候,才具有或者说拥有“科学发展观”。

人们总不能让自己的对立面连生存的权力都没有了吧?总不能连思想的权力都要被人们给剥夺了吧?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否也忒霸道了?是否也忒恐怖了点!再说,如果没有对立面的客观存在,自己的这一面又怎么会存在?当然是同样也不会存在的了。什么叫科学,缺乏对立面、缺乏对立统一体的所谓的科学能算是科学吗?当然了,这也不是让人们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无非是强调多角度看问题。

2、绝对价值论的本质?为何体现绝对剩余价值论?

诚然,要想创造出“剩余价值”,就需要对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不能把它仅仅局限在人类的、“狭隘”的(非“狭义”的)价值观上,否则,虽然通过人们的劳动和投入获得了一些可能是巨大的“剩余价值”,也会因为它是“狭隘”而不是“狭义”的,更不是“广义”的,而带上罪恶的、剥削的、敲诈的性质。其实,这也正是“绝对价值论”给人的教训。

笔者以为,“绝对价值论”的思想之所以会产生,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是站在一个能否获得“剩余价值”和怎样获得“剩余价值”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了。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还是站在了一个十分狭隘之劳动的、资本的、企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了。试问,一种仅仅站在劳动的、资本的、企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的理论能不绝对吗?当然,这种绝对所体现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绝对剩余价值论”。

 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6节(2)

关于“绝对剩余价值论”的问题,由于笔者将有专门的章节予以阐述,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但是,有一点却不能不说,那就是,“绝对剩余价值论”的产生势必与研究者的立场有关系。如果早期的经济学家们把自己的立场再站得高一点,比如能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能站在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而不仅是只站在阶级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结果便会大不相同。

比如,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循环经济”、“节约经济”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经济范畴和概念就要比上述立场站的高得多,因为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绝对的剩余价值”而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的剩余价值”,是站在全人类、全社会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来的。试想,如果主张阶级斗争,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能有上述主张吗?

可是,我们谁也不能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上述主张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根本点在于解放生产力,让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能够富裕起来。用邓小平先生的话说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然,贫穷也不是资本主义,更不是“后资本主义”。笔者为什么要讨论这些问题?笔者想说明的问题是,“绝对价值论”的本质就是“绝对剩余价值论”而非“相对剩余价值论”。

(二)什么是相对价值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相对价值论”是相对于“绝对价值论”而产生的一种价值论,可以认为是在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无非是将它已经扩展到劳动以外的、更为广泛的“广义价值”体系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相对剩余价值”不仅是企业以外的人创造,也包括非劳动自然形成的。

1、什么是相对价值论?是怎样产生的?

那么,什么又是“相对价值论”?当然是不仅能够看到属于自己的“绝对价值”,也能够看到在属于自己的“绝对价值”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广泛的“相对价值”或“广义价值”。这倒不是说,笔者仅让人们去追求“相对价值”而弃“绝对价值”的追求于不顾,而是主张,让人们能够在追求“绝对价值”的过程中,不要忘却在“绝对价值”、“狭义价值”以外存在“相对价值”、“广义价值”的世界。

笔者以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人类所能够认识到的所谓的价值都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因为从客观事物本身所拥有的价值与人类对这些价值的认识相比,都是狭隘的、绝对的价值,而不可能是广义、相对的价值。可以说,不管人类怎样努力,也不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多么高,都不可能认识到更广义、相对的价值,尽管具体到某个局部、环节时,可能有广义、相对价值的客观存在。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有提出“相对价值论”范畴的必要,因为数不清的事实证明,人们站得越高,看得也就越远,而只有看得越远的时候,人们所能获得的价值也就越大。比如,当我们能够把经济过程、资本增殖的过程看成是不断地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时候而不是与自己的同类去争夺所谓的“劳动价值”的时候,那样,人们才算真正地具有了“相对价值观”、具有了“广义价值观”。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个国家需要生存与发展,一个企业需要资本的增殖与可持续增殖,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去追求“绝对剩余价值”不仅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如此,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们又如何要求他们、它们放弃“绝对价值”而去追求“相对价值”呢?为此,为解决这个矛盾,“后理论经济学”学者,为人类经济社会提出了整套“解决方案”。

将资源、亏损资源转化为资源资本和资本、利润,是“相对价值论”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试想,如果能将各种“反价值”悉数转化为“正价值”,那么,这种“相对价值”不就变成了企业、国家、经济体所需要的“绝对价值”了吗?为什么说它们是由“相对价值”而转化出来的“绝对价值”?因为均是客观存在而且是企业、国家、经济体曾经投资的产物。如过剩生产力资源的转化。

2、相对价值论的本质?为何体现相对剩余价值论?

“后理论经济学”、“后理论管理学”学者认为,更换一下角度,如果把“反价值”当作是“广义价值”的一种来看待,那么,那些“反价值”同样具有了“相对价值”的性质与意义。而“后理论经济学”、“后理论管理学”或者说“相对论经济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意义上的资本过剩、生产过剩、产品过剩、劳动过剩难道不是“资本资源(反价值)”?为何不能将之转化为“剩余价值”?

诚然,要想将它们悉数转化为“剩余价值”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种转化都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绝非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过剩资本、过剩生产、过剩产品都一定是投入的产物,只是由于人们在对它们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使它们成为了过剩的、多余的东西。然而,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上述过剩、多余也一定是相对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上述所谓的过剩、多余是相对于不需要它们的人们来说的,而不能说这些过剩、多余的东西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因为从广义上说物质的使用价值并非是人类赋予物质的,而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投入无非是试图改变或者说是试图增加、延伸一点它们的使用价值而已。那么,笔者又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是想说明,同样的物质可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诚然,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就自然能够产生出不同的价值。这样,不管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同时获得了相对意义。这就如同风能、水能、电能、热能的本身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而它们又都能转化为风力、水力、电力、热力的道理一样。如果我们能从“力”的角度上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力的前身的角度上去看问题,那么,不管是从什么物质转化出来,力的作用、性质、意义就没有本质区别了。

力是什么?当然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体现。这样,在力的旗帜下,也是在价值的旗帜下,力与价值之间或者说价值与力之间势必就会发生力与价值的转化或发生价值与力的转化!当然,要想实现这种转化,需要首先赋予其相对意义,而且势必还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的都是为将“相对价值”转化为“绝对价值”。而这个“绝对价值”却具有“相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因为没有投入。

随着章节的展开,笔者将逐步地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列举一些具体的案例。其实“再管理经济学”和“复式管理学”的相继问世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当然,须首先把一些理论问题先搞清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933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价值场论》第6节(2)》为网友活宝无人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