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青岛版块
以青岛为中心经济区、济南为副中心经济区的青岛版块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为我国东部经济的代表。携淄博、烟台、威海、维坊、日照等城市带动整个山东80%的地理区域向前发展。该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万元大关,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强省。
在多数人的眼里,青岛是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为主要特征的海滨城市,是以生产名牌产品、大型的企业集团而闻名的现代化城市。然而,随着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商看好青岛,国内外投资商纷至踏来。仅2003年1—8月份,该市利用内资就达112.6亿元,同比增长40.2%,仅千万元的项目就达320个,国内大型商业和民营项目诸如:北京国美、东方家园、上海华联、天津家世界、大连万达、好美家等先后落户青岛。外资的抢滩更是方兴未艾,仅2003年上半年,青岛就批准外资项目14208个,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762家,合同利用外资24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目前,全市有4800家外商企业在运转,有800多家在筹建中。此外,青岛还是2008年奥运会海上项目的一个分会场,相信“奥运经济”也会给青岛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青岛海尔、青岛海信、青岛啤酒、青岛双星、青岛澳柯玛这五大企业集团拥有的五个中国弛名商标,被誉为青岛工业的“五朵金花”。“五朵金花”在市场竞争中争奇艳,飘香四海,成为青岛经济的又一奇观。目前,青岛以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23个,成为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之一。名牌产品的崛起,已成为拉动青岛经济的骨干力量。青岛海尔、青岛啤酒等十多家知名企业目前的经济总量占青岛经济总量的50%。在名牌产品的支撑下,青岛的一批知名企业在实力和规模上不断增强,成为拉动青岛经济的发动机。
目前,青岛经济版块正在着力构筑四大基地: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集装箱造船和钢铁基地;“两大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一个胜地”:国内一流的海滨度假胜地。可以预期,青岛版块将是中国经济的强有力推进器。
九、温州版块
谈中国经济,如果不谈浙江的民营经济就好象请客吃饭没喝酒一样,总感觉少点东西。
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浙江搞调研,初提“温州模式”。此后,这种民营经济模式迅速传播和衍生,在中国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正是民营经济的推动和发展,使得浙江长期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省份。
在中国,要谈发达地区,似乎还轮不到温州。
中国的发达地区在那里?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杭州、无锡、成都、武汉、宁波、沈阳、大连、南京、深圳。
但是,如果要谈“全民致富”,就不能不谈温州。因为在温州,真正经历了一场人民战争,也可以说是一场人人都身在其中的“脱贫突围”,从城镇到乡村,全部都参与其中。从全国范围来看,这都具有首屈一指的广泛性。温州的GDP增幅,连续三年居浙江省之首。有八则有关温州的消息,可以说明问题:其一,止2001年11月底,温州金融机构外汇存款总额为16.3亿美元,其中,居民外汇存款额为15.4亿美圆,比2000年增长21.3%;其二,2001年12月21日,中国工商银行温州分行开始实盘交易,这一天,交易10.5亿美圆,创全国记录,40个大户席位被抢定一空;其三,2002年7月,根据最新统计,温州已成为中国大陆外汇交易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其四,2001年,温州人胡小江斥资8200万人民币,买下了苏州城区内的最大的商业地产—建筑面积达8万平米的观前广场;其五,2001年,五位温州人出资4.2亿人民币,在南京的江宁区开发了商业街;其六,还是在2001年,温州人钱成锡投资10亿人民币,建设上海国际印刷包装城;其七,据温州车管所消息,目前,温州已有原装宝马400多辆、奔驰300多辆,当一个城区规模并不大的城市,有400多辆宝马、300多辆奔驰车在他的马路上奔驰时,不用多说一句话,人们都会明白,这个城市有点富;其八,2002年,温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51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米,这两项指标在全国经济先进的33个城市中,排名分别是第三和第二位。这33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如果这样的城市不说是“小康”,又有哪个城市好意思说自己是小康呢?
从温州开始说致富、说白手起家、说小康是再恰当不过了。温州原本没有客观上的优势:一无地缘优势,二无资源优势,三无政治背景,四无经济地理优势。所以,作为一个“财富标本”,温州非常纯,没有杂质。这就有了极强的借鉴价值。换句话说,温州是中国最典型的“白手起家”者,所以,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无论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都可以从温州所走过的“财富之路”中,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而且,这也是中国目前最有持久生命力的一条“康庄大道”。
温州有七大支柱产业及其他一些正在壮大的特色产业。这七大产业是:鞋业、低压电器业、服装业、打火机业、泵阀业、眼镜业、剃须刀业。
据2001年10月《温州都市报》报道:全国33%的“中国鞋王”品牌、|40%的中国名鞋品牌、50%的“真皮标志产品”花落温州。这篇报道令人震惊,虽然,“全球皮鞋十有其一在温州产”并不表明温州皮鞋已经遍销全球,也许100双皮鞋有90双销在中国,就如同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说汉语,而其中90%的人都在中国境内一样。但是,“全球皮鞋十有其一温州产”所表明的这个产量和势头是惊人的。如此巨大的产量,至少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全国人买鞋的钱,很多很多都流进了温州人的口袋,2002年温州的鞋类产值达296亿元人民币,被授予“中国鞋都”。
2002年初,国家有关部门将“中国电器之都”的命名匾牌,送到温州的乐清市柳市镇,温州再次为获此珠荣而欢呼。乐清的电器行业中,持有国家部委颁发“生产许可证”的就有3200家,中国电工委安全人证的有150多家,通过美国UL、欧盟CE认证的有200多家,并产生了正泰、德力西两个弛名商标。
1988年,“香港豪哥”任达华出任“报喜鸟”服饰形象大使。2000年,温州市长青来了世界名模克里斯蒂娜.希佛作为温州服装博览会的形象大使。从此,温州服装品牌便一片星光,群星闪耀:梁家辉、张伯芝、钟镇涛、黄日华、温兆仑、崔重利、胡东、周华键等内地、香港、台湾一流明星、模特相继出任法派、仕登、桥顿、斯多那、嘉敦、金万利、庄吉的形象大使;国际方面,当任“007”的扮演者、国际影星布鲁斯南也开始为“夏蒙”服饰作代言人了;据悉,还有温州人出高价200万美元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5000万人民币请新球王马拉多那做形象大使,足见温州人的眼光和财力。
……
止2002年,温州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制锁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合成革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温州,作为中国轻工名城,名至其实,名副其实。
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把温州的经济模式叫做“小狗经济”。他说,在动物世界中,当三只小野狗攻击一匹大斑马时,第一只小野狗咬住斑马的鼻子,第二只小野狗咬着斑马的屁股,第三只小野狗咬住斑马的腿,一点也不示弱,三只小狗就可以打败一只大斑马。小野狗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分工精确,合作紧密”。
在温州,相当多的家庭式企业及家庭工厂,分工非常细致,一个企业或一个小厂甚至只生产一个配件,然后,千家万户再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产集团”。这是一个在形式上极其松散的“生产集团”,可以称为“虚拟生产集团”。他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与由行政结构连在一起的生产集团,因为每个生产单位之间并不存在任何行政关系,他们完全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联系在一起的。以温州的皮鞋为例,构成一双皮鞋的所有原料和配件,都有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如:鞋料---河通桥鞋料市场;鞋底---乐清白石鞋底市场;鞋饰---永嘉黄田鞋饰市场。目前,温州年成交额超10亿元的闻名全国的市场就有10个,分别是:“瑞安商城”、“温州商贸城”、“温州牛皮批发市场”、“永嘉桥头纽扣批发市场”、“温州东方灯具大市场”、“妙果寺服装市场”、“柳市低压电器市场”、“金乡铝朔标识工艺市场”、“平阳水头牛皮市场”、“乐清白象建材市场”。
现在,全国人都知道:“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就有温州人去开拓”。
温州经济是劳动力经济,而劳动力资源是中国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温州所走的路,正是与中国要做“世界工厂的”定位相吻合。
十、港澳版块
2003年香港经济,在中央政府一系列挺港措施支持及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的形势下,香港经济下班年开始复苏。
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的主力,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统计,2003年1—10月,香港经济对外贸易总值为29092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4%,其中,出口14322亿港元,同比增长11.5%,进口14769亿港元,同比增长10.6%;访港游客1206万人次,同比下降9.5%,其中,首季增长19.7%,第二季度在SARS及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下急跌57.9%,第三季度回复增长4.1%,10月份则增长7%;私人消费增长2%,自回归以来首次止跌;房地产市场见底回升;失业和通缩继续改善;投资开支仍然下跌,但与以前相比有较大改善;政府财政赤字再创新高,2003/2004年度财政赤字高达780亿港元;可以看出香港经济仍然没有摆脱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但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从总的情况看,香港仍然是中国大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国际贸易方面。
香港,作为在国际上具有特珠功能的中国经济重镇,主要得益于背靠内地和面向国际。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内地经贸将于世界全面接轨,香港必须加速与内地的经济融合,把传统的中介角色,提升为连接世界与内地两个市场的经贸平台。贸易、金融、物流、旅游和专业服务即是当前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也是最需要提升的重点行业。其中,笔者认为,应该以经贸为核心,因为经贸是香港的传统强项产业,亦是香港竞争力的基础;其次,香港应该加强与珠三角的合作,建立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商贸平台。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各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香港与珠三角必须加强优势互补,共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商贸平台,以配合国家对外开放和扩大出口的战略。珠三角内极具竞争力的轻工制造业如能结合香港的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联系,包括香港在内的“大珠三角区”将可配合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进一步拓展出口业务,成为中国西部、以致整个中国的出口基地;第三,香港若能利用在管理、会计、法律、市场推广及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经验,配合珠三角地区优秀的生产和科研能力,将有坐于提高“大珠三角”地区的科技含量和产品价值,并优化双方的产业结构,创造双赢的机会。
说了香港,再说澳门。
香港、澳门进在咫尺。往来于港澳海城,两地仅相隔60公里。但愈向对方使去,愈觉得他们象两个相距甚远的水域:使近香港口岸,港阔水深,海水湛蓝湛蓝,蓝得让人心醉;使近澳门码头,航道窄窄,海水浑黄浑黄,黄得让人焦滤。天地之造化竞如此不公!可谁会想到在十七、十八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世界水运的中心并不在水深港阔的香港,而竟然是澳门!
澳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中心和中转港,可追朔至十六世纪的帆船时代,“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便是最有力的左证。经济的时代性转换,是造成澳门作为世界航运中心衰败的主要原因。蒸汽机的发明,使世界航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帆船时代进入了机船时代,澳门港由于长期受西江淤泥影响,海港日浅,根本无法接纳巨轮大舶的停靠,从此,三面环水的澳门失去了唯一的海运优势。
但天无绝人之路。在重重的经济困境中,澳门的旅游博彩业应运而生。
澳门向有“赌阜”之称,现为世界三大赌城之一,被称为“东方蒙地卡罗”。长期以来,澳门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自然风光、舒适宜人的自然气候,和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华洋杂处的文化史迹和市井风情,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多彩的博彩旅游、人员和货币出入自由、方便快捷的管理制度,以及背靠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等有利条件,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娱乐。澳门也因此扬名中外,使这个亚洲的弹丸小岛在亚洲乃至世界旅游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首先,他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几乎占到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其次,他为澳门的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坐,部分减轻了政府的开支;他还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博彩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澳门总人数的1/4,2002年,澳门的旅游博彩业税收高达62亿元,来澳门的旅游人数1000多万。
澳门经济属于微型经济体系,也是高开放度自由经济体系,经济规模有限却比较有活力,运行机制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澳门经济最大地不足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除旅游博彩业外几乎没有工业企业。
2003年6月29日、2003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分别与香港和澳门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两个文件,内容包括:零关税进入、放宽内地对港澳服务业、贸易、投资方面的限制。标志着粤、港、澳三地“大珠三角”经济圈开始形成并进入实质性的一体化阶段。
据专家预测,如果三地保持目前合作势头,10年后三地的GDP总值将超过5000亿美圆。不久的将来,一个蓬勃发展的粤港澳经济圈将出现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