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流动性 投资及货币流动(1)



1.货币不灭定律

  如《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所述,在以货币作为价值计量尺度的前提下,在两部门经济体当中,居民年度储蓄S1+厂商年度利润S2=当年货币增量M,即任何财富总量的增长都是货币发行量的增长,否则不会有任何以货币量衡量的经济增长。

  S1+S2=M道理极其简单,把货币看作是具有所有权人的实体物质,则货币应该符合物质不灭定律,没有货币当局发行货币则其不会自行繁殖,而一切人为损毁的货币假定都得到调换和补偿。这个结论不妨被称为“货币不灭定律”,其数学表达式即

  S1+S2=S=M

  “货币不灭定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指出,货币由货币当局进入经济体中是单向流动不可回收的,而且全部转变为总储蓄,即总货币量就是总储蓄量。由于货币当局是货币的唯一可能来源,故居民和厂商持有的货币总量的增加只能来源于货币当局。 “货币不可收回”只是“居民的私有权一经赋权便不可以未经居民同意而随意剥夺”这个大原则的一个具体运用例子。

  在这里,“储蓄”是指对货币的所有权而言的,有多少货币属于自己所有,自己的储蓄就有多大。因为不存在无主货币,所有货币一经发行都即刻变为储蓄,不是被厂商敛聚,则必被居民所储存,不属于居民则必属于厂商,没有中间状态。

  现实中各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往往采用使货币贬值的方法变相回收货币。货币和本位商品脱钩的做法,为货币当局操纵货币贬值提供了便利。

2.投资就是发工资

  前时关于要不要提高国民的工资收入问题,经济学界又是一片争吵,主流学者再次成为民众的对立面。但是,正确的投资概念恰恰支持工资总额的增长——假如经济增长就是GDP增长而且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而且依赖于投资增长的话,因为工资的本质就是投资。

  关于投资等于工资,在帖子“投资概念漫谈”一帖当中提出并给出了理由。这个讨论的前提是“两部门经济体”,即由居民和厂商构成的“民商体系”,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在这个两部门经济体当中,并没有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的买卖,因为厂商被定义为这些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存在自己向自己购买。同时,所有的居民购买都是消费品购买。

  厂商用于购买劳动服务的投资为I,则有I=W(工资)

  凯恩斯是从“资金来源”考虑问题的,假定厂商的资本是靠从银行借贷而来,因此说“投资就是贷款”,但这仅仅是说明了资金来源,并不是“投资”概念的本质。贷款的惟一用途是购买劳动服务,即用作发工资。

  没有市场,厂商就不会生产。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购买力,购买力如何形成?来源于厂商对劳动要素的投资即工资的增长。而在两部门分析当中,居民购买力的形成惟一地取决于提供劳动服务的收入即工资收入。

  若再假定在两部门之外外挂一个货币当局,则收入来源又增加一项“货币配发”。

  “投资就是发工资”听起来是否不太顺耳?和现实经济有没有矛盾?和日常人们的“投资”概念有无冲突?首先,“投资就是发工资”讲的是投资的表现形式是发工资,是厂商行为的手段而非其行为目的。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看来,这种两部门分析法之所以继续展开,是首先默认它是公平合理的,即厂商和居民的所有权结构是“公平”的。则劳资交换也是自愿和平等的。平等的交易就必然是互利,利他是利己的一个手段,为了得到产品,劳资双方都要把自己的东西让度出来,因为默认的所有权结构决定了谁也无法独立生存。以利他手段达成利己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市场形式。

  其次,把“厂商”分解为具体的厂商即不同资本形式的所有者的话,投资狭义地解释为厂商之间的购买,这依然不会有悖于“投资就是发工资”这个原理。因为购买他人的设备就是给他人送钱,就是让设备厂商赚钱,设备厂商销售设备的收入和居民提供劳动服务的工资收入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国民收入的构成部分。

 货币的流动性 投资及货币流动(1)
  之三,沿着产业链一直追溯下去,设备的制造也是要购买工作母机,母机的制造也是要购买原料,原料的制造也是要开采……所有的环节都要使用居民劳动,居民的劳动构成最终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注意:不是全部!但若将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的收入以所有权人的“工资”形式看待,则就是全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8826.html

更多阅读

公司从无到有 《从无到有拥有自己的饮品店》上篇(四)

任何一位投资者在加盟特许经营之前,都必须有一番认真的思索与考虑。除明晰自身应具备的条件外,最重要的是对加盟总部即特许人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特许人的背景和实力,特许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

声明:《货币的流动性 投资及货币流动(1)》为网友出售节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