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在价值中国上看到各位管理学问的研究者、学者表示对“中国式管理”的疑问,认为这个名词有问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是站在反方的人,其文章我皆比较欣赏,可以从文字中看到,其人是真正对管理有大思考的。而站在正方的人,其文章其文字,其大部分人的表述,可以看出其人实际上只是所谓的“营销高手”,非真正对管理具有深入考虑的人。 清铉不是专家学者,但我一直都是“中国式管理”的拥护者,只所以成为这样一个角色,大约与我的所有经历有关。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国式管理”。所谓中国式管理,不是说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所谓的中国特色,凡是打着所谓中国特色的“中国式”都是一种黑色幽默,这样的幽默,包含了很多元素,只有阿Q这样的人才会把这样的东西当作宝贝。 中国式的管理这样的名词产生,其实就是产生在这样的混沌的环境中。具有真学问的研究者,往往是学院派,学的是西医,所以,一开始就对这样的现象持反对与抵抗的。而非学院派的人员,在真正的管理经历中不断学习成长的人,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体味成功与失败的人,实际上非常少,学中医的很少,所以,能对中国式的管理给以理论化的人,很少。 中国式的管理,不是特指只有在中国才最好用的管理方法,它是指管理方法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内涵,这种内涵的区别就是西医与中医内涵的区别,西医治病,而中医治人。 在企业信息化的范围,ERP这样的东西就完全是西医,为什么有很多ERP的实施商与用户使用方,常常会在这些方面失败?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搞清西医与中医的区别,老是在管理期望中,产生需求混乱,实施混乱,所以,不失败是不可能。信息化从总体来讲,需求方向应该是中医需求的,ERP的概念上,也是中医需求的。但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被人为的西医化,所以,现在常规的ERP系统往往只是一个西医过程。所以既然是一个西医过程,那么,有什么病才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药,不能乱用的。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把ERP作为信息化的主题就是一个完全的错误。 就企业管理来说,中国式的管理也并非中国企业特有,恰恰相反,真正具有中国式管理的企业根本不是中国本地公司。清铉浅陋,所以,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具有中国式管理的中国大企业。中国式管理在世界级的大公司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GE公司。清铉的管理思想的启迪的确很多来自于GE。我想这与我刚刚步入管理殿堂的开始,我的业务领导来自GE的缘故非常有关吧。有过很多职业经验的人一定能理解,当清铉的领导来自微软,我会强烈感觉微软味,当清铉的领导来自甲骨文,我也会强烈感觉到其甲骨文的味道。这些人都是来自台湾,所以,没有人性地域差别,所以,让我感受的大部分就是不同公司的不同管理风格了。从内心上讲,这些领导都是非常非常棒的人,很尊敬他们,但是,我与来自GE的很相合,却与来自其他的产生相当多的矛盾。 中国式的管理不是用抗生素去医疗企业,而是用调理去调节信息相关者,这也就是企业IT治理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