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的成立打破了中国行政区划,成为两岸联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亮点,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体制创新,对江苏沿江开发战略能否成功实施意义重大。
2002年夏,刘建国一个人开车从江阴出发,过江阴长江大桥,到对岸的靖江沿江岸线转了一圈,他的强烈感受是: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刘建国时任江阴市委副书记兼江阴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而到了2003年底,他已跨江而来成为靖江市委书记。
他的就任与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的启动有很大关系。2003年2月,江阴、靖江两市确立了建设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的意向,靖江园区位于靖江长江岸线,总体规划60平方公里,首期实施8.6平方公里。最初的动议是江阴考虑到岸线资源不够,要发展新空间,希望跨江,而靖江也希望更好的接受苏南辐射。江苏省的领导也非常赞同,积极推进。园区由此成立。
“总的理念就是要体现两岸联动,从泰州来讲是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说。
在机制上则完全创新。园区成立了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投资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1亿元,江阴出资90%,靖江出资10%。随着开发的进度,还将进一步追加投资。投资公司收益全部留在园区滚动开发,江阴、靖江10年内均不从园区分取一分收益,上交省里的税收全部返回。省里还每年给园区财政补贴1000万元。
在行政审批上,园区不对江阴也不对靖江,不对无锡也不对泰州,直接对省政府部门,享受地级审批权限。“这个政策是非常优惠的,是李源潮书记和梁保华省长亲自批的。”刘建国说。
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回亿说,“我当时提出来,10年以后怎么分利益留给后人去讨论。我相信他们讨论分钱的办法比我们现在的要好。后来李源潮书记来了,他说不行。他提议,江阴比较发达,要帮助靖江发展。所以投资江阴为主,园区管理江阴为主,劳动力安排和配套服务靖江为主。10年以后对半分成,江阴吃点亏。后来我说吃亏是福,我们接受。因为江阴来开发本身也不是想得到经济利益,我们考虑的是江阴的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管理上,园区把社会事务和开发分开管理,投资公司的主要功能是搞业务开发,社会事务管理由靖江在园区单独设立一个办事处,办事处由靖江市政府负责,但事务处的人员又归园区领导,靖江发基本工资,奖金由园区负责,这样整个区就可以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管理,能比较好地解决目前行政体制上的矛盾。”刘建国说。
园区的目标非常清楚,就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成一个国际制造业基地。第二,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要考虑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平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第三,要建新城区、新社区。园区土地上农民要进城。
对江阴来说,靖江园区与江阴的其他园区一样,实行统一招商,统一向外方推荐。比如原来江阴也有造船厂,靖江也有造船厂,而现在江阴所有的造船厂都不造了,全部转移到靖江园区,有外商来投资建造船厂,江阴市政府就劝说其到江对岸的靖江园区去建。江阴南岸留出来搞综合性码头。
王伟成说,“我们到靖江园区搞开发,要把江阴开发的经验拿过去,教训就不要过去了。最后一定要造福靖江人,要使靖江人感觉到江阴人确实带来了实惠。而这种实惠既有眼前的,也有长远的。但是首先有眼前的,比如说园区中安置房,那里安置房建设标准就是比江阴高。”
跨江联动开发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成文的规章,问题和矛盾在所难免。比如靖江园区虽然有11公里的岸线优势,但这里民房密集、地势较低,开发成本较高,要完成首期8.6平方公里的开发,基础设施将投入25亿元左右。但王伟成很有信心地表示,到2010年,要使靖江园区的产出达到2002年靖江市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