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小沈阳营销观察
今年的“春晚”的最为引人瞩目的角色似乎就是“小沈阳”。他真正通过“春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迅速成为社会的焦点。在互联网和纸媒中形成了热议的浪潮,而他的形象和语言方式也成为了模仿和挪用的资源。小沈阳在这个经济面临挑战的春节期间成为了快乐的证明,既成为电视台和演出市场最欢迎的人物,当然也引起了见仁见智的讨论和分歧的意见。这股“小沈阳旋风”现在还没有衰减的趋势,其实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些方面,值得反思和探讨。
“小沈阳”的走红当然还是春晚这个平台在二十六年的发展所具有的巨大的影响力的证明。经过了二十六年的发展,虽然有众说纷纭的讨论,但“春晚”仍然具有高度的影响力和无可争议的关注度。在“春晚”舞台上的成功仍然具有相当巨大的作用,人们常常说小沈阳可谓“一夜成名”,这其实不可能是说他从前没有积累,只要有这样的舞台就可以成名,而是说没有这个平台,其实就是身怀绝技,也难有被全国观众乃至全球华人观众了解的机会。这说明“春晚”所具有的文化效应仍然是异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而今年春晚尝试找回过去“联欢”的互动性和小节目的活泼生动的气韵的努力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春晚依然是社会生活中的“最大公约数”,仍然是大年三十晚上的“新民俗”。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是巨大的机遇和考验,而在这个舞台上的成功,就意味着一个全世界最大的观众群体的肯定。这一点其实在“小沈阳”这里再度得到了证明。
“小沈阳”的成功其实也说明以赵本山为标志的来自于东北“二人转”文化的传奇仍然在延续和发展。这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春晚”舞台发展起来的独特现象,近年来已经持续地扩展和延伸。在这里,东北“二人转”文化的一方面通过“刘老根大舞台”等演出场所成功地保持并发展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技艺,同时也保留了它和观众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互动的传统。另一方面,通过喜剧小品、电视剧等形态使得“二人转”所培养的各方面的人才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使得“二人转”超越了自己的地域性而在新的形式中得到的发展。在这些形态中,“二人转”不再以传统的方式存在,而是其许多重要的基本元素通过诸如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努力,渗透到其他的艺术形式之中。这既是一种传统农耕时代所流传的文化形态的延续,又是新的文化产业的展开。可以说,“二人转”已经不再仅仅是东北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而已经转化为一种具有全国性影响和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辐射的独特的文化产业的资源。如今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其剧本未必完全尽如人意,但赵本山和“小沈阳”的表演功力和“二人转”文化中的独特的营造喜剧氛围的技巧的运用,仍然使得这个小品能够取得成功。这其实就是“二人转”文化具有的独特的魅力。
这种魅力其实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长期的演出市场中磨练所造就的独特的“绝活“。由于传统的剧场演出存在着剧烈的竞争和票房的现实压力,演员如果没有“绝活’的“一招鲜”,就很难吸引现场的观众。这既是传统“二人转”技艺的传承,又是需要和新的时代和观众的趣味相适应的发展和变化。比如赵本山的出色的模仿能力,往往用在模仿乡村老人等方面,而“小沈阳”则更加时尚化,如更多地演唱当下流行的歌曲等。这种模仿的能力是“绝活”,但模仿的对象则可以与时俱进。这种经过长期演出磨练的“绝活”一旦有了更大的平台和机遇,就会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二是由于长期的市场化的演出,像赵本山和“小沈阳”这样的演员都有在现场充分地把握观众的情绪的超凡能力,对于人情世故和生活情态有深入的理解。因此能够让台上台下充分互动,能够让全场的气氛飙到最高。观众也会完全沉浸在表演所创造的戏剧性的快乐之中。这种魅力的核心当然是以观众为中心的,“绝活”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的基本功。“互动”则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二人转”师徒相传的传统在这里也成为培养人才和凝聚力量的一种路径,现在看来,赵本山的巨大的影响力和对于徒弟的帮助实际上非常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小沈阳旋风”才有可能出现。
当然,“二人转”的文化也存在着未必完全脱离低俗的弱点。往往会限制它在大平台上的发展和表现的深度,这也会成为它发展的瓶颈。这也是需要加以提高和转化的,但它和观众直接互动的能力和始终关切观众反应的能力却是它最宝贵的东西,也值得继续发扬。同时,我们往往经常要求文艺有更深远的社会和文化的意义,这当然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让人们能够有轻松的、无重负的欢笑,其实也对于于人们减轻面对生活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也不宜给以轻易的否定和简单的抹杀。“小沈阳旋风”在这方面对于我们也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