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终于决定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谷歌”,这是Google第一个在非英语国家发布的名字。在记者会上,Google表示这个名字蕴含了“丰收之歌”的意思。看到这个名字,我的第一反应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土。相比惠普、可口可乐、宝洁、佳能等等这些同样是音译过来的国际大腕的洋名来说,“谷歌”简直可以土出两亩地了。但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谷歌”是土还是洋的问题,只想说说用户接受的问题,或许值得今后国际品牌进入非英语国家参考。记得早在Viagra进入中国之前,国内媒体便将其形象地翻译为“伟哥”。不曾想当美国辉瑞制药正式将其引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却为其取了另一个名字——“万艾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国内用户普遍对“万艾可”这个名字不熟悉,而哪怕是一般人也对“伟哥”闻名已久,最后反倒是国内的那些小制药厂打着“中国伟哥”的旗帜招摇过市,你能说“万艾可”成功么?另外一个例子来自AMD(美国超微半导体)。2000年为和英特尔争夺低端桌面处理器市场,AMD推出了Duron处理器,当时媒体和业界都将其音译为“毒龙”,虽然“毒”字颇为不雅,但却颇具进攻性。但AMD官方却将其命名为“钻龙”,最后的结果就是“毒龙”依然主流,而AMD煞费苦心的“钻龙”名字却被人们遗忘——在百度上搜索“毒龙”共37万个结果,而搜索“钻龙”却只有可怜的7500个结果,前者是后者的50倍。土还是洋并不重要,最终还是要看用户的接受度。aihuau.com热闹的是,当“谷歌”这个名字一出炉,立即有好事者在网上注册了“www.noguge.com”这个域名,联合网民签名反对“谷歌”这个名字,他们说:“Google,我们爱你,但我们不爱‘谷歌’。‘谷歌’这个名字,让我们不爽!更让我们失望!”。目前已经有万余名网民签字。这个反“谷歌”网站甚至还发起了一个“‘谷歌’让你联想起了什么”的投票,下面是投票的一部分结果:

特别的别扭,生掰硬套上来的,让人不舒服[1182个支持者]贫下中农春耕忙[430个支持者]这是一只鸟的名字[387个支持者]屁股也唱歌[120个支持者]进退维谷,四面楚歌[73个支持者]吃饱了撑着了,然后打了个饱嗝,“谷歌”了[32个支持者]旅游团在山谷里集体小便(旅游团导游一般俗称小便为唱歌) [22个支持者]这么没水平的名字,不如加入二十四节气吧[18个支持者]很明显google是找不到任何其他简短的域名了…… [14个支持者]很好听啊,不过俗了点。[9个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