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这十年间中国啤酒行业最大的传奇是什么?那么华润啤酒的迅速崛起必然算得上是其中之一。从十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单一工厂,到如今占有中国啤酒市场份额超过10%,啤酒销量年均增长38%的全国最大专业啤酒企业之一,华润啤酒这十年是如何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呢?这里有一个故事———
被人们称为是中国啤酒业黑马的华润啤酒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扩张,成为中国几大啤酒巨头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并购。从1994年涉足中国啤酒业开始,华润集团便举起了收购的利剑。从沈阳雪花啤酒开始,合资购并到投资改造,已先后有35家啤酒企业以全资或合资的形式加入到华润。及至如今,归于华润集团麾下的啤酒品牌,有“蓝剑”、“新三星”、“棒槌岛”等知名品牌达26种之多。沈阳的“雪花”、大连的“金狮”和“凯龙”、吉林的“华丹”、武汉的“东西湖”、鞍山的“瑞德”、黑龙江的“新三星”、辽阳的“美月”、四川的“雪花”与“绿叶”、安徽的“零点”,以及天津的“莱格”等品牌,基本上都在当地区域独占鳌头。
与此同时,在保证各个品牌在各地的领先地位的情况下,华润啤酒在近两年又制定以“雪花啤酒”作为其全国品牌进行推广的发展策略。作为华润啤酒集团麾下最有赢利能力的品牌之一,“雪花啤酒”在全国拥有极高的品牌认知度以及年利润1亿多元、年产销量50万吨的强劲实力。华润啤酒已经计划从今年开始投资上亿元在全国推广雪花品牌。为此,华润雪花今年在全国所有生产企业中统一了标识和形象定位。雪花啤酒依据不同的品种确定了绿色、蓝色、黑色等几种包装标识,其中雪花啤酒的绿色包装图案已经成为华润首个全国性品牌的代表色。现在,华润35个基地都已经具备了生产雪花啤酒的条件和能力,并且已经陆续开始生产雪花牌啤酒。
如今,“雪花”的形象不断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不久前,“雪花”得到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更意味着雪花牌啤酒已经迈出东北,飘向全国。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并购已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问题在于并购之后的管理。而关于管理,华润啤酒董事长宁高宁曾写过26只猫和1只老虎的故事,广为流传。26只猫就是指当时华润的26家啤酒厂,那只大老虎则是未来的啤酒集团。而市场上则有很多狼(竞争对手)在伺机而动,想吃掉这26只猫。“如果我们不变成老虎,就会被狼吃掉!”而如今,已经拥有了35个生产基地的华润,又是如何将这35只猫变成一只老虎的呢?
首先,华润先将每只“猫”变强。华润收购每一家企业之后,除了带来资本,更换了设备,提高了产品质量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管理方面的能力。收购企业后,90%的企业要换一把手,换上的人很多就是华润从外界招徕的职业经理。同时,华润出身香港,奉行的是香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主张透明,严格的公司运作模式,强调对业绩文化的追求。通过这种管理,工作目的和方法变得非常纯粹。在业绩要求上,华润则是不折不扣,非常实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报表,而是细分为客户指标、内部管理、人力资源、成长发展等十多个指标,体现的是综合业绩,从而杜绝管理层的短期投机行业,保证企业的长期赢利性。
而在全国范围的整体管理上,华润啤酒把中国整个区域按省份来讲划分,什么地方是目前发展啤酒比较有潜力的地方,什么地方目前潜力还不大,作了一个分类,然后再寻求区域联合,作好全国布局。具体来说,华润将35个基地,划分为华润啤酒黑吉公司、华润啤酒辽宁公司、华润啤酒京津公司、华润啤酒安徽公司、华润啤酒湖北公司、华润啤酒四川公司6个区域管理公司,底下销售公司和工厂则由这些区域公司来管。华润总部实行“抓大放小”,以免分散太多精力。
通过这种方式,华润的35只猫不仅个个实力有所加强,而且有了统一的管理,在35只猫身上,华润实行的是统一的人力资源,统一的市场品牌管理,统一的质量管理,统一的采购,统一的现金管理。这样,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不同的销售推广渠道得以共享。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而据华润创业年报显示,华润2001、2002年的营业额、净利润、产销量3项指标均超过青啤与燕京,后者分别落到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到去年底,华润啤酒作为中国第一的地位将完全奠定。想来华润变身为″虎″的日子已经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