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二板市场的研究思维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学术界与政府决策层大都将研究对象限定在NASDAQ市场与香港创业板有限范围内,NASDAQ的过于成熟、香港创业板又过于脆弱,都使研究的结果与政策研究初衷相违背,虽然他们也提出一些观点,并且都有大批的经济学者进行鼓吹,彼此也不乏争论和反诘,各家内部也存在或大或小的观点分歧,但中国二板市场的建立实践始终缺乏理论的有效支撑,决策层与学术界一度陷入困顿。这种困顿的产生与政府的急于求成的过高期望及学术界的研究对标选取不恰当或不充分不无关系,笔者认为后者可能是主要原因。韩国KOSDAQ市场就是一个被中国学界忽略的研究对象,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与金融危机前的大企业集团为主的发展战略与中国有某些相似之处,至少可以这样说,韩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与中国较具有可比性的国家之一。
而笔者采取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现实与政策相对应的研究方法,以风险投资理论、股份制经济理论、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笔者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以及归纳和演绎,通过对韩国KOSDAQ市场的初步研究认为,无论是在历史进程与现实意义方面,还是从市场定位、交易规则、监管规则、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具体制度方面,KOSDAQ作为先行者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都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中国的二板市场的理论探索不仅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拿出“怎么做”的具体方案,因为建立二板已是时不我待的任务,“怎么做”不仅要设计出上市标准、上市程序、持股及出售股份限制、流通性、配股、收购、兼并、交易规则、监管规则、退市等总体规则,而且在做市商、保荐人、独立董事、信息披露等二板市场的相对重要的制度上更要提出符合中国实践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