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员的职能一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沟通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活动的复杂性亦即协调不同成员劳动的重要性,决定了有必要建立一个正式信息沟通系统,即经理人员(或管理人员)组织。这项工作包括:确定和阐明经理人员的职务以及找到适合的人担任这一职务。经理人员的职能二
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包括:招募和选聘能够提供适合服务的工作人员,维持组织的诱因,以保证协作系统的生命力。经理人员的职能三
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用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加以阐明。181职工个人与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巴纳德学说的方法论,是以对职工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区别和联系为基础的。巴纳德认为,每一个职工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每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事物,但他往往并未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过程、自己的价值观或行动。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往往是主观的、受感情影响的、非逻辑的、下意识的。个人正式组织非逻辑的思维过程逻辑的思维过程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反应式行为决策式行为自由意志决定论效率原则效力原则道义上的责任法律上的责任以协议同意为依据的权威,主观地解释一种秩序以等级地位为依据的权威,客观地解释一种秩序182效率和效力分析
组织的效力是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当正式组织运行正常而取得成功时,它的目标就能够实现,这个正式组织是有效力的。至于组织的效率则指组织中的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组织程度。一个组织的效率的尺度就是它的生存能力,即它继续为其成员提供使他们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的诱导,以获得集体民主得以实现的能力。西方学者认为,巴纳德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连接起来了。这个论点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83巴纳德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巴纳德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用于管理领域,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2)关于经理的职能,他与他的前人不同,他的前人多采用静态的、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而他采用分析性和动态性的方式加以说明。(3)他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4)巴纳德将法约尔等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5)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总之,巴纳德在组织管理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184传统组织的改造对将一个传统的组织改造为现代组织的经理人员来说,巴纳德管理理论的价值尤其突出。因为传统的组织偏重于非正式组织和非结构化的决策与沟通机制,目标也是隐含的。要将其改为组织的动力结构即激励机制,明确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这是现代组织的柱石,同时在转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力量。185巴纳德管理理论特点
首先是组织理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是他的管理理论的基础;其次是管理职能理论,巴纳德的管理职能理论奠定了管理职能分析的基础;再次,他又从职能分析的进一步展开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最后,从巴纳德管理理论的方法论来看,贯穿着如下两个特点:(1)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把对人性的研究作为其管理理论的出发点。(2)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并把企业组织这一整体置于同社会这一更大整体的相互联系之中。186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是对巴纳德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187赫伯特·西蒙
赫伯特·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方面都有所造诣。西蒙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他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兴趣,并对公司行为理论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然后,西蒙又研究大型组织的信息处理问题,认为信息本身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他为大公司的决策人员提供了决策的辅助系统。188詹姆斯·马奇
詹姆斯·马奇于195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卡耐基工艺学院任教。1964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科学学院的首任院长,1970年,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同时还讲授政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还在胡佛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他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组织理论的研究。他写过许多这方面的著作,出版过诗集,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189决策理论学派的经典著作
西蒙:《管理行为》,1945年;西蒙(和史密斯伯格等合写):《公共管理》,1950年;西蒙:《人的模型》,1957年;西蒙和马奇:《组织》,1958年;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年;马奇(和赛尔特合写):《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1963年。190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西蒙等人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他们对管理决策问题特别重视并有独到见解。他们将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并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以及决策中的思维过程,也是他们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西蒙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一
关于组织的理论。西蒙认为,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的中心思想是,管理人员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的外部影响力来塑造职工的性格。他认为,经营中组织的最理想状态是,它的所有成员由于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因而都愿意为提高组织效率而做出贡献。西蒙提出了另一个意义深远的结论,认为在当代社会中职能地位的重要性愈来愈大,而等级地位的重要性愈来愈小。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二
关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西蒙等人认为,信息联系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把信息联系定为决策的前提,而决策则是以命令、情报或建议的形式出现的。西蒙等人认为,当代是信息爆炸时代。重要的不是获得信息,而在于对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使之对决策有用。决策者需要的是对决策有意义的新信息。决策者的注意力是一种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一个筛选系统,以保证提供与决策有关的有用信息。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三
关于决策的准则和标准。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以最高准则行动的经济人。这种管理人要求:(1)用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2)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对工商企业来说,这种令人满意的准则就是适当的市场份额、适度利润、公平价格等,而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也就在这里。因为组织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弥补个人有限的理性从而能做出满意的决策。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四
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西蒙把人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分为两种类型:(1)踌躇选择型。(2)刺激反应型。西蒙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这是些重复出现的例行公事,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这类决策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当这类活动重复出现时予以应用,不必每次都做新的决策,这类决策叫做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例行活动,这类活动往往是比较重要的活动,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企业经营的多样化,新工厂的扩建等。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新出现的,不能程序化地处理。这类决策叫做非程序化决策。191对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者的要求(1)不是靠强迫命令而是靠以身作则来树立权威。(2)全局观念。组织这个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组织的目标不能背离社会的目标。(3)信赖和培养下级。社会发展主要不是靠设备而是靠人运用才能和知识取得的。(4)主动承担责任,敢于担当风险。(5)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6)有敏锐的预测能力和机智的判断力。192决策理论学派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问题是什么?备择方案是什么?哪一个备择方案最佳?决策理论学派的方法论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思想方法之一。西蒙等人认为,决策绝不只限于从几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种行动,而是包括几个阶段和涉及许多方面的整个过程。193决策阶段一
收集情报阶段。收集企业所处环境中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并加以分析,以便为拟定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探查环境,寻求决策的条件,可以称之为“情报活动”。决策阶段二
拟定计划阶段。以企业所需解决的问题为目标,依据第一阶段所收集到的情报,拟定出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可以称之为“设计活动”。决策阶段三
选定计划阶段。根据对当时的情况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择方案中选定一个。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从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中选出一个适用的行动方案,可以称之为“抉择活动”。决策阶段四
对已定的方案进行评价。第四阶段的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择进行评价,可以称之为“审查活动”。194西蒙管理理论的特点
西蒙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各种具体的组织观念加以抽象,重点分析组织活动的一般特征,指出决策是贯穿于组织活动全部过程的核心内容,进而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的命题。因此决策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适用于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西蒙的管理理论不仅讨论管理的政策措施问题,也不仅讨论管理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深入分析和说明组织活动的机制,并为此提出了诸如决策前提、组织影响力、决策的程序化和非程序化、诱因与贡献等一系列与决策相关联的概念,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论结构,为行为科学的决策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195系统管理学派的建立
系统科学也是20世纪形成的新型学科。它是一门理论深刻、严谨而又有强烈技术实践能力的科学学科。系统管理学派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要点是:(1)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2)组织是一个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196系统科学阶段一第一个阶段,是一般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理论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一般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贝塔朗菲指出了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由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的整体,并建立了一种“机体系统论”。1948年,他将这种机体系统论发展成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在实践的领域中,系统工程理论也发展起来了。1962年,霍尔写了《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他强调要把系统工程看做一个过程,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并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模型,推动了系统工程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和向更广泛的领域的应用。系统科学阶段二
第二个阶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系统技术理论的发展,这就是信息论、控制论和运筹学的形成与发展。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通讯工程师申农和韦弗建立了信息论。1948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军事运筹学。战后,运筹学的科学家们把目标转向各种民事经济工程和企业管理问题,在许多企业和经济组织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运筹学对管理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在有些人看来,运筹学也就是管理技术学。系统科学阶段三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80年代,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向更加广泛的实践领域的发展。在基础理论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更深入研究一般系统概念、原理的自组织理论发展起来了,它补充和发展了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方面,系统工程快速地向社会实践领域深入。在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方面,出现了像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理论和泛系统理论等一般系统工程方法,而这些理论、技术方法向实践领域的深入,形成了大批的系统工程的领域和学科。197系统工程领域和学科
(1)机械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系统工程、机械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工程,等等。(2)有机系统工程,包括生物系统工程、人口发展科学、生态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等。(3)社会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军事系统工程、企业系统工程,等等。(4)文化系统工程,包括科学研究与发展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人才学、文化发展学,等等。(5)综合系统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系统工程、国家发展工程、未来学、国际发展战略工程、空间科学系统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