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投资者寻求结合公司的社会理念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长期股东价值的创建取决于公司有能力了解社会越来越高的需求,并对此做出应对。因此,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进行投资的话题,则在投资界获得广泛共鸣。
但是,对社会负责任的投资始终是一门棘手的学问。早期的一些方法过于简单地将烟草等行业列为“罪恶行业”。随后的发展趋势倾向于回报表现良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开采行业),评判依据是由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公布的常常不甚明确的标准。这些早期的方法往往迫使企业在社会标准与投资回报之间做出一种难以令人满意的折衷。
那么,如何协调能够创造长期股东价值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社会负责投资之间的关系呢?可持续性投资意味着明确认可社会、经济、环境以及道德因素将直接影响商业战略。例如,企业如何吸引并留住员工、如何管理风险并从气候变化、企业文化、公司治理标准、利益相关者参与策略、慈善事业、声誉以及品牌管理中创造机遇。由于社会对企业责任的期望不断增加,这些因素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可持续性投资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第一波始于负筛选战略,投资者根据一系列道德标准将整个行业排除在外。这种战略只能运用于小生意上,由于投资机遇有限,所得回报并不理想。可持续性投资的第二波称为正筛选或同类最优法。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基本上是一种“一刀切”的方法,常常是通过调查问卷来作出决定,所以很难真正理解这些企业的实际情况。此外,在这种方法中,经常是由一支团队进行可持续性研究,然后将研究结果交给投资团队进行财务研究。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存在太多矛盾,因为它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可持续性问题是商业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除了对企业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外,同时还必须充分理解可持续性问题。
一般认为,在根据价值观投资,还是根据最可能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方式进行投资之间被迫做出抉择是不可取的。因此采用新模式进行创新的目的是着力为客户实现最佳回报,别无其他。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将可持续性完全融入这种模式之中。
可持续性的研究很复杂,要长远考虑,想到问题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的影响。我们更乐意把对可持续性研究的方法看作是一种系统性描述。这就意味着,在考虑气候变化时,首先必须了解自然、监管和行为对于业务的影响。同时还需要理解不断变化的气候对疾病传播和公众健康的影响、对贫困人口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缺乏、人口及城市化趋势的影响。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是尽力确定所有这些因素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可能就无法理解气候变化对公司的重大影响。
可持续性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采取长线投资的最佳做法。我们认为,市场上的“短期主义”有害于国民经济、价值创造和资本市场,是一种糟糕的投资战略。企业金融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一家公司中有60%到80%的价值源自于长期的现金流。而如果以短期眼光去进行投资,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企业的价值创造。
第二条原则是商业环境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的生态系统正在接近极限,同时对公司的社会期望也在扩大。最关键的是,在应对气候变化、HIV病毒/艾滋病、水资源缺乏和贫困现象等一些最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时,跨国企业往往比政府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技术与通信手段变化了,我们已经到了社会大众要求商业界做出积极响应的时代。
事实上,企业的经营目标已经发生改变。对企业的期望更高,违规后果更严重,其影响大大超过维护公司声誉和成本管理。更确切地说,我们认为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是一种机会,公司可以借此建立竞争优势、增加收入和赢利。最后,可持续性投资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把握时机,而不只是规避风险。可持续性不仅与声誉问题有关,而且最终还将关系到增加盈利和改善竞争地位有关。资产所有者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希望投资于能够有这方面认识的公司。
一般而言,最好的企业总是能理解文化、员工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企业精神之中。但现在的情况是许多行业的管理人员认识到影响运营的因素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工业、零售、制药、公用事业等众多行业,认为战略将有赖于充分利用新机遇,并且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运营。各行各业都存在实实在在的可持续性挑战,企业对此问题的回应和投入被当作试金石,或者说是衡量管理团队素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