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之后的回调让基金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进怕被套,退怕踏空。于是,没有了方向感的基金只好采取岿然不动的龟缩战术,于是基金陷入投资怪圈的囚徒困境与QFII的积极进取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是六七月份设立的基金,QFII的净值收益远远高于国内基金并非没有原因。国内基金虽然高举价值投资的大旗,而行的却是价值投机之实,其中的考核机制也多为市场所诟病。但是,如果仅仅拿考核机制来说事显然是片面的。 在QFII进入A股市场以前,基金堪称市场中的“大哥大”。而随着QFII的规模越来越大,基金又不幸沦落为QFII的“跟屁虫”。当众多G股公司投资价值凸显QFII大举入场扫货的时候,基金竟然还在大肆看空并且毫无顾忌地清仓,但后来又不得不进行仓位回补。事实证明,先知先觉的QFII抄到了A股的大底,也使罩在基金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十倍于QFII规模的基金只能在A股市场扮演“替补”的角色不能不说是基金的悲哀。反过来讲,基金的内战外行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巨大反差难道不是对国内基金的莫大讽刺? 巨田基金违规事件的上演、基金利益输送的黑幕以及昔日骄子博时基金的风光不再等,虽不能说基金已从整体上走向衰落,但至少能说明其内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当曾经辉煌的券商纷纷“裸泳”出局的时候,基金若还不迎头赶上,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裸泳”出局基金的出现应该不会是证券市场的“童话”。 国航被迫“瘦身”发行与破发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视之如草芥密切相关,可在近期却被境外机构调高了评级,问题毫无疑问出在基金的投资理念和定价能力上。当前,QFII先人一步在G宝钢G长电等大型蓝筹上纷纷建仓备战股指期货,而国内基金却在G宝钢等十大流通股股东中逐渐淡出,QFII抢得先机的事实已不言而喻。话说回来,如果A股市场被QFII再次抄“底”,那将是国内基金的集体耻辱。 QFII已在市场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被关注度也日益提高。许多投资者唯QFII马首是瞻,只要有QFII介入就会及时跟进。基金要避免“跟屁虫”的角色,只有努力打造好自己的品牌这一条路。无论是内部治理、风险控制还是投资理念和定价能力,都应该有全面性的提升。否则,配角的帽子将无法摘掉。 QFII的资金均来自境外,但它是“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与QFII相比,被监管层宠坏了的基金整体而言能谈得上是合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