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我再次造访了中国,在访问期间,我会晤了许多企业家,开展了客户研讨会,并且参观了一些工厂,这些经历让我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新的认识,这次访问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国的市场环境正变得常规化。以下是我此次中国行的一些亲身经历,这些经历反映了中国的市场环境在如何变得常规化。
案例一:我的老朋友洪先生是广东省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的企业拥有1800名员工和多个生产金属消费品的工厂,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5亿欧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出口,大多数海外客户选择他们的原因是看重其在成本上的优势。他们的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设在香港的销售办事处和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的海外订单来实现,他从未在一个目标海外市场开设销售办事处或分支机构,我也曾多次建议他去海外市场发展,但他却从来不为之所动。然而,这次他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大幅增长让洪先生感到十分焦虑,在过去的两三年内,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即便如此,如果工人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洪先生有可能很快失去这些工人,由于高素质员工的流动性不断加剧,一些公司采取了人才储备策略,招聘规模大于企业实际需求,但这样往往会导致新员工在企业中的凝聚力降低,从而进一步加剧人才的流失。洪先生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当今年轻人的工作意愿不像以前,让员工加班或周末工作已经很难执行,这与我从其他欧美企业家口中听到的如出一辙。这说明,中国的市场环境已经变得常规化了,至少在诸如广东这样发达的省份已变得常规化了。
成本的增加不仅体现在劳动力方面,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也在不断增长,而成本仅仅是问题之一,洪先生面临的另外一个威胁是缺乏足够的定价能力。他说: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价格仍然很低,尚未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和质量信誉,中国企业也习惯了以较低的价格来销售他们的产品。如果在本土市场成本飞涨的同时,又无法通过优化定价来提高价格,那么企业将陷入致命的危机。我预测中国有很多与洪先生面临类似问题的企业,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将在未来几年被淘汰。即使已与客户建立了直接的业务关系,但激烈的价格竞争和由于缺乏资金而不能将生产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将导致它们走向失败。
案例二:我的另一位中国企业家朋友史先生的企业距离上海约200公里,当地的成本也在不断增长,但这并不是史先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因为他的企业已经在中国的某个细分市场取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史先生的企业拥有500名员工,工厂设备很现代化,企业专注于创新和研发,并通过创新性产品在市场上获取溢价。然而,随着国内市场逐渐饱和,该领域在国内的销售增长开始放缓。目前,该企业只有约5%的销售收入来自出口。史先生和他的团队几乎没有国际商务经验,所以他们对如何进军海外市场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缺乏熟悉海外市场的技术专家为其提供建议。虽然史先生已经开始着手系统地制定海外拓展战略,但进入某个海外市场并建立起当地市场地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史先生的企业拥有非常优质的产品,他们在海外市场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大型竞争对手从属者的角色。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这些阻碍也正是中国市场环境变得常规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们在他们的国际化进程中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阻碍,不过那是在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以前。
案例三:A企业也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家电视屏幕生产商,让我吃惊的不仅仅是该企业的工厂的规模,更是它的自动化程度。当我走进这座工厂,我仿佛走进了德雷斯顿或欧西亚的半导体生产基地——几乎看不到工人,除了操作和维护机器人程序的工作人员。这是一家位于中国内地的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却不利用当地劳动力的成本优势。
为什么高度自动化的工厂设立在中国,而不是德国或美国?我的回答是——尽管劳动力成本在这类工厂的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类产品及其生产模式在其诞生初期就被引入中国,并发展到现在的状况。中国现在能够大规模地运用高度自动化生产,这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恰恰说明中国的市场环境正变得常规化。
最后,我将这次中国之行的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企业家开始为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而担忧,至少在中国较发达的省份,低成本供应商的时代已趋于尾声。
在成本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和提高产品价格方面面临挑战,价格与成本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
由于缺乏国际商务经验和语言能力,许多在中国国内市场已经获得成功的企业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另外,在海外市场建立分销机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因此,短期内这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增长会很有限。当然,中国也有被业界视为榜样的、成功进军国际领先市场的企业,不过这样的企业尚为数不多。
中国企业尚未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和质量信誉,也习惯了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他们的产品,如果在本土市场成本飞涨的同时,又无法通过优化定价来提高价格,那么企业将陷入致命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