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卦《象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强不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自强不息;一个人的一生也要自强不息。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发展,才能保持恒久的生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 学而为厌
我们说自强不息,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自觉的,是要建立在认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认识自然和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认识企业管理的规律,认识人的本性等等。这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的获得新的知识。
儒家是十分重视学习的,他们把学习看成人生的一件大事,看成是人类知识传承的必要手段。强调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向社会学习,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
孔子说:“学而习之,不亦说(同悦)乎?”这是《论语》首篇的开卷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是说:学习到了知识,并且经常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很高兴的事情吗?也就是说,孔子把获得知识,看成人生的一种乐趣。这也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质的规定,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改造自己,升华自己,才能获得一种完满的品格,因此,这应该是一种乐趣,是人生的大事。如果一个人把学习知识看成一种痛苦,不读书,不看报,对世间的事物全然不知,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成天囿于自我的小天地,甚至忧心冲冲。这样的人,他的心情不可能是愉快的,他的生活也不可能是幸福的。知识的宝库象海洋一样广阔,像苍穷一样的幽深,它给你以智慧,它给你力量,它怡悦你的性情,它陶冶你的品格。所以,孔子说:学得了知识是很高兴的事情。
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它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凭一时热情学一点点,看一两篇消闲的短文,或看一两本杂书,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学习要持之以恒,正如孔子所说的要“学而不厌”,学习要没有止境,要没有满足。要想获得知识,就是要“不耻下问”,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不论他的社会地位是什么,只要他有知识,就要虚心向请教。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到大庙去助祭,遇到每件事情都要发问。有人就说,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懂礼呢?每一件事情都要问。孔子听了后说,这就是礼呀!也即说,对于不懂的东西去问,并没有违背礼。孔子主张每事问,不耻下问。孔子主张对于学习知识要一个正确的态度,孔子对他的学生仲由说:“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教导仲由什么是真正的“知”,不懂装懂不是真正的“知”,只有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知”了,真正的懂得了。学习必须抱着这样的态度,只有用这样的态度去进行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建立起了学习的兴趣,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就得认真的学习。儒家提倡“博学之”。所谓“博学之”,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不但要学习历史,还要学习“礼”、学“诗”、学习音乐、研究当时各国的政治。孔子尤其通晓历史,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对历代礼制的因革损益很有研究,他说:“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只有学了“礼”,才知道怎做人,才能很好地立身处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只有学了诗,才善于说话,才善于从事社会活动,才善于交际。孔子还认为,学习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集体感,可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其中浅近的道理可以用来事奉父母,深远的道理可以用来服事君主,而且还可以多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孔子还对他的儿子说,如果不学习《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就好比面对墙壁站着一样,一物不能见,一步不能行。学习知识不只在《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典籍中去学,还向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强调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要向种庄稼的、种疏菜的老农学习,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向一切有知识的人学习更广博的知识。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宝库增加了无法总计的内容,我们若想把一切知识都穷尽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在知识的宝库面前望洋兴叹,我们还得要努力学习。“博学之”是相对的,我们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企业家们,进行经营管理的厂长们、从事商业活动的经理们,应该在你们的行业的范围内,多学习一些知识。要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科学的方法论;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学习美国的管理经验;学习西欧各国的管理经验;学习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学习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学习营销理论和方法;学习中国文化;学习关于人的哲学等等。要领导好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没有聪慧的头脑,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在谈到学习时,要正确处理好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和关系。人类的一切科学知识和正确的认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是经过前人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是无数人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对一个人来说,即使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大部份知识都是间接知识,他实践经验越丰富直接知识就越多。直接的经验,在一定条件下更有价值和意义。但是,不能由此而否定间接知识的作用。最聪明最能干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这在某种范围之内是有道理的。经验的知识不能代替对规律的掌握。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把学得来知识在实践中去运用,学通了,运用的方法正确了,就能产生效果。直接知识、经验是重要的,间接知识也是重要的。只重视直接知识而不重视间接知识,或只重视间接知识而不重视直接知识,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学习的现代管理知识,在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运用,只照搬不结合实际是不行的。
儒家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即要周详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析地辨别。不明白的事情,要详细地询问请教,问明白以后要谨慎反复地思考,经过思考之后要去伪存真,从现象进入到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分不清真伪,分不清现象与本质,分不清主流与支流,所以容易被假象、现象所迷惑而受骗上当。所以“慎思明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阶段。
建立我国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美国、西欧的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这种学习要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要创造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慎思明辨。要分析我国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管理中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有什么问题和不足?要分析日本、美国、西欧的各自管理的特点,哪些东西对我国有用?学习他们的什么经验?怎样学习?怎样把它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等等。美国学习日本的时候,是花费了功夫的。他们有很多专家亲自到日本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分析比较,对比综合,然后找出日本的企业管理比之美国有什么不同,日本的优点是什么?美国的不足是什么?经过认真的研究,美国人写出了一系列有关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的著作,如《独占鳌头的日本》、《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寻求优势》、《美国企业精神》、《赢得优势》、《成功之路》等等。通过这些著作,使美国人对日本的企业有深刻的认识,从而向日本人学到很多的东西。我们中国人没有像美国人这样去研究日本,也没认真的研究过美国,更不没有研究过西欧。我们多半只是从美国人的书中去学习日本,甚至从一些零碎的资料出发去学习日本。殊不知美国人写的书,它是以美国的文化为其参照系的。我们不论是学日本,还是学美国,都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为参照系,确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要慎思明辨,把分析研究的结果与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儒家认为经过“学、问、思、辨”之后,还要“笃行之”。把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验证、去创新、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只知道学而不知道如何行,如何实践,那是没有意义的。行可以兼知,知不可兼行。行、实践是外在的,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感性的活动,在行中可以获得经验,获得认识,因此,行可以兼知。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的理论,他在的《说知难行易》一文中说:“古人进步最大的理由是在能实行,能实行便能知。到了能知,便是进步”。“二三千年以前,求进步的方法,专靠实行。古人知道宇宙以内的事情,应该去做,所谓见义勇为。到了成功,更再去做,所以更进步。譬如后稷知道人民饥饿,非有适用的农业方法,产生五谷不可,便亲自去教民稼穑。禹见到人民受洪水的痛苦,非用适当的治水方法,泄去高地之水不可,便亲去疏通九河。其余像燧人氏发明火,试问他不去钻木,怎么能取出火来呢?神农氏发明医药,试问他不去尝百草,怎么能知道药的性质呢?”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一切都处于蒙昧状态,如果要等到知了再去行的话,那么人类至今还处在蒙昧阶段,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文明。孙中山还说:“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这四事者,乃人类文明之动机也。生徒之习练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达其欲能也;科学家之试验也,即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也;探索家之探索也,即行其所不知以求其发见也;伟人杰士之冒险也,即行其所不知以建其功业也。由是观之,行其所不知者,于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也”。(《孙文学说》)在前人已有经验的东西,我们可以由知而行;在前人尚没开拓过领域,我们只有“行所不知以致其知”,由行而致知,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总结经验,由个别的经验,积累系统的经验,再由系统的经验,上升为一般的规律,认识了一般的规律就算是获得知了。所以,孙中山的“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而知是一种观念的理性的活动,是尚未见之于客观的内在的观念,因此它不能包含在行的范围之内。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学习、认识的真正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指导人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于获得自强不息的精神基础和力量。所以,儒家强调的“知之笃行”,“学以致用”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孔子把如何实行仁德与学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如果只知道实行仁德,而不好学习,缺乏知识,没有智慧,会产生很多弊端的。孔子问仲由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会带来六种弊病吗?”仲由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你坐下,我告诉你吧!爱好仁德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却不喜好问问,它的弊病是放荡而无基础;喜爱诚实,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喜爱直率,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中伤别人;喜爱勇敢,却不好喜爱学问,它的弊病是猛闯惹祸;喜爱刚强,却不喜爱学问,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由此看出,孔子是多么注重学习,注重人的学问。这里实质上是说明,人越是爱学习,知识就越多,智慧就越丰富,因而就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掌握到“度”,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人要自强不息,首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句名言,也是真理。没有知识,就等于鸟没有翅膀,不能展翅高飞。人没有知识就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就不能更好的施展才能,做出更雄伟的事业来。
二、奋斗不止
奋斗不止是一个企业家的最可宝贵的品格。《周易》的乾卦是一个刚健有为之卦,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在事业中坚忍不拔地奋斗,才能获得成功,达到最佳的效果。坚忍不拔不是蛮干,而是要讲科学的,要分析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不要去追求;能实现,但要经过努力能实现的有价值的目标,一定要坚忍不拔地去实现。同时,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选择最佳的实现步骤。乾卦将会给你以智慧。
乾卦是易卦之首,乾为天,为刚,为健,为龙,为马,乾代表刚健之物。天道刚健,人要效法天,自强不息。乾乾:勤奋努力。乾卦的卦辞代表事物发展的过程的渐进性和它的突变性,也代表人在奋斗事业过程中的曲折、困难以及如何对待这些困难的过程。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是八卦的爻题,初代表八卦的初位,九代表阳。《周易》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初九表示乾卦的初爻是阳爻。“潜龙勿用”,是说:潜伏着的龙,还不宜发挥作用而有所作为。乾卦的《文言传》解释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这段话是说:龙的刚健被隐藏起来了,坚强的意志不为世俗所改变,也不去争虚名,自己的主张顺利的时,就去实行;不顺利时的时候,就暂时放弃。坚定信念,而不动摇,这就是潜龙的德行。
乾卦的这段爻辞,是指一个企业在初创阶段,还在进行资金筹集、产品开发,还没有生产出高质量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没有获得经济效益的时候,即处在发展前的潜伏准备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企业开拓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要因为有困难而动摇自己的信念,不要急于成名,也不要因为一时不能成名而苦闷,更不要因为自己的事业不被人理解而苦闷,要有坚可拔的意志,去干好自己的要干的事。由于,处在初创的阶段,因而自己不能发挥更大作用,对人民,对国家也没有做出重大的贡献,是一条潜伏的尚未发挥作用的龙。
九二:见(现)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是乾卦的二爻,初、二代表地位,所以有“地(田)”之象。二爻为下之中位,下卦的二位代表人位,所以有“人”之象。这段爻辞是说,潜龙已经上升,出现于田野,有利见到大人。《文言传》说:“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周易》崇尚“中”,二为下卦之中,五为上卦之中,二、五爻皆为吉利之爻。“正中”之为《周易》的正道。《文言传》的这段话是:正中是龙的德行。日常说的话要守信用,日常的行为要严谨,要防止邪念,心要保持诚实。有功于世而不夸耀,以博大的德行而感化众人。
这段爻辞指,一个企业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即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初露头角。由于它的产品有好的质量,因而,利于与消费者(大人)见面。这说明这个企业已获得初步的成功。“潜龙”变成了“现龙”。但仍须继续努力,保持正中之德,防止见利忘义的邪念的侵入,保持竭诚为消费者服务的态度,不要居功骄傲,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恩德广泛传播给消费者。这就叫做有利于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勤奋努力。厉:危也。咎:灾也。九三为下卦之终,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可能,因而有“惕”象。但从别卦来看,它处在人位,还未具备转化的条件,因而虽危无咎。《文言传》解释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以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以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进德修,讲求忠信,是为了提高修养,增进德行。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究语言的修饰,应该以诚信为本,目的是为了立业。知道时机到来了,要全力以赴,这样才能抓得住机遇。知道做事做到什么程度终止,就应该立即终止,这样才不至于遇受失败而使自己陷于不义。居于领导地位时,不要骄傲自满;处于下位被别人领导时,不要忧愁。因而,能够勤奋努力,自强不息,顺应时机,知道警惕,虽然处在危险状态之中,也不会有过失和灾难。
这段爻辞指,一个企业新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进德修业,要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继续努力,开发新的产品,不能沾沾自喜,满足现状,而缺乏进取。只要勤奋努力,进一步开发新的产品,保持高度的警惕,即使在市场上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在市场上失去主动权,给企业带来不利。因为,这中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至,到也。终:结果。知至知终,是指可以预见有利的机会何时到来,事态发展到某个阶段时会产生什么结果。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竞争很激烈的经济,如果我们对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动态没有预见性,将可能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若要无咎,就必须知至知终,始终保持勤奋进取,不断创新,不断的开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四爻处上卦之下位,有地渊之象,逼近九五,五爻有天之象,故有或跃之象。或安处于地渊,或飞跃于上天,皆无咎。《文言传》解释说:“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这段话是说:是在上位,或是在下位,不是恒常不变的,但却不是为了邪恶。或前进,或后退,没有恒定的规律,但不能脱离群体。君子进德修业,是想要把握住时机,所以不会有过失和灾难。
这段爻辞指,一个企业经过努力,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之后,是仃止在原有水平之上呢?还是进一步向更的目标前进呢?如果想居安而不求上进,虽然不会有大的危险,但是,将错过时机,所以,君子应该进德修业,把握好时机,进一步收集信息、筹集资金、开发新的产品,准备迈向新发展作准备。这好比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过前面的一个高峰之后,暂时出现的低谷,这个低谷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的前奏,而不是倒退的开始。按照事物发展的趋势来看,必定是向新的高峰迈进。但是,如果不抓住这间隙作好准备,就不可能更上一层楼,不可能实现新飞跃。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为天位,故有天之象。五为君位,故有圣人之象。为上卦的中位,为人位,故有人之象。中位为正位,故利见大人。《文言传》解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这是说,声音相同,互相感应。气息相同,互相追求。水流向低处潮湿的地方,火往干燥的东西燃烧。云跟随着龙,风跟随着虎。圣人作出了伟业,使万民都晓喻而仰望。以天为本的东西,向上发展;以地为本的东西,向下发展。这就是万物各依类别的不同而归趋的不同。这条爻辞主要讲的是万物各从其类的规律。
这段爻辞是指,企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期,又推出了新的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和形象,赞扬的声音,互相感应,爱好这类新产品的顾客都来光顾新的产品,企业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名声大震,不但誉满全国,而且还誉满全球。经营这个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家们都成了全民敬仰的圣人。企业在消费者中取得很好的信任度,企业的发展达到了最佳的状态,如龙腾飞上了天一样。
上九,亢龙有悔。
上九是一卦的最上端,故有亢之象。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因而有悔之象。悔:悔气,不顺畅。《文言传》解释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亢龙有悔,穷之灾也”。《象辞传》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这段爻辞是说:高高在上,脱离了民众,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又无人贤人辅佐,虽然有位等于无位。所以在样的状态下,有所行动,必然招来懊悔的结果。事物发展到了顶点的时候,必然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那盈不可久的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个规律,做出违背这个规律的事来,就会走到末路而带来灾害。
这段爻辞是指,一个企业经过创业、第一个高峰、低谷、再进入第二个高峰,完成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要向第二个阶段转化了,因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的时候,就要发生转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一定会有新的平衡来代替。《周易》强调亢龙有悔,目的是要人们懂得这一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这一规律之后,是要人们驾驭这个规律,变盲目为主动。只知进而不知退,只知存而不知亡,只知得而不知失,不是有智慧的人。只有又知进退,又知存亡的人,才是有智慧的圣人。作为一个企业家,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一定要下决心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不但要创名牌,还要不断的改进名牌,进而创系列名牌产品。把终结阶段变为新阶段的开始,即企业进入第二发展的初始阶段,也是相对的潜伏期,为了更大的发展作准备。事物的发展就是波浪似地前进着。波浪似的前进是合符规律的前进。因此,在企业的发展顺利时,不要盲目乐观;在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时,不要丧失信心。在企业的发展达到高潮时,要有忧患意识和前瞻意识;在企业的发展处于入低谷时,要有奋进意识和坚韧忍不拔的精神。
《周易》乾卦的卦辞,表达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波浪性和间断性。作为一个企业家,懂得了这个规律,就是坚忍不拔,不断的奋斗,才合符事物前进运动的规律。把这样的思想用在企业管理中,是会大有裨益的。
根据《厂长经理日报》报导:新疆冶金建设公司总经理张中山,以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快使该公司走出了困境。新疆冶金建设公司是一个拥有职工6000余人的国家一级施工企业,1992年年底前,连续6年累计亏损2619万元,潜亏849万元,总资产只有7888万元的一个企业,债务竟达9295万元。职工4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人心涣散,似乎没有了出路。总经理张中山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和党委书记徐荣章都认识到,首先应该从抓人开始,因为人是企业的支柱。他受命的第二天,新领导班子的成员一口气开了10个小时的会议,决定了公司数十名中层干部的任免。第三天谈话,第四天发文件,第五天全部到位。接着进行优化组合,恢复了分公司,撤掉了公司内部的银行,把人、财、物三权下放给分公司,职工的工资由他们自己负责,公司只管经过精兵简政后的一块后勤,分公司由此变活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第二,树立敢于吃螃蟹的精神。1993年,张中山干了两件颇有风险的事,一是组织汽车队南征,到珠海担任移山填海的工作;二是组织65人的“新疆队”东进,参加大连西郊渡假村的建设。在珠海,与珠海金斗湾开发区签订了土方合同,与珠海华强股份有限公司联营成立了冶建珠海建筑分公司,一举拿下了珠海金泉花公园造价为6000万元的建筑任务。在大连,他们承担了清真寺、维宅、布达拉宫、藏宅、蒙古包等五项工程,结果五项工程均被评为优良,并获得创利税30万元的成绩。
第三,着眼于未来。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戴着望远镜,着眼于未来,拟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张中山和徐荣章等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制定了从1993年到2000年的起步、发展、小康计划。提出了“强健主体,发展三产,开拓市场,注入活力”的总目标;“立足八钢,面向市区,横跨天山,涉足沿海”的战略。进行了“要吼就要狮子一样吼,要飞就要像鹰那样飞”的总动员。现在,张中山成了铁腕人物,因为他讲求信誉,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有坚忍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
新疆冶金建设公司经过一年的努力,到1993年底,不但扭亏为盈,而且还增加了1011万元的设备,更新解放牌汽车30辆,新购俄国卡马斯汽车16辆;完成各种产值2亿五千多万元,创利税955万元,职工人均收入月增长85﹒9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勇于竞争
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斗不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由于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而市场经济又是世界性的竞争性的经济,如果不树立竞争的意识,在国内的商战中,特别是国际战中去进行较量,那么肥水必定流入了外人之田。竞争是宇宙万物发展的一般法则。竞争能使经济充满活力,竞争能使一个民族永远充满生机,竞争能促使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发明,竞争能使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竞争能推动历史的前进。所以,我们中华民族务必要树立竞争意识,勇于竞争,善于竞争。
我们说儒家缺乏竞争的传统,并不等于说儒家就一点没有竞争意识,更不是说儒家反对竞争。儒家学说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是与农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文明要求人与自然的竞争,要求人类要认识天道自然的规律,要认识一年四时变化,天气、气候与物候的关系以及它们农业的关系,在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如何与自然竞争,争取好的收成。在与天道自然的竞争中,获得了一般竞争的知识。今天的商业竞争、市场竞争与古代农业文明时代的竞争,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的商业竞争、市场竞争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的竞争,是人与人的竞争。而这种竞争主要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的智谋的竞争,是信誉的竞争,是一企业的综合实力的竞争。今天的工业文明,进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因此进入了经济竞争的时代。要使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务必要勇于竞争,善于竞争。为此,我们也必须吸收各方面的智慧,以丰富我们自己。
如果说我们的民族没有竞争的意识,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又是怎样在历史上成为一个强大的文明的民族呢?又是怎样使我们的祖先进行了无数的发明创造呢?又是怎样使我中华文化连绵至今呢?又是怎样能使我们的民族为人类的文明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呢?历史事实充分说明,说我们的民族没有竞争意识是没有根据的。只不过是说,古代的竞争与今天的竞争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时代历史之使然,而不是我中华民族固有的某种不良“本性”。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不应该过多的去指责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祖先们,而应该多多地反思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为人类的现代文明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我们创造了什么?我们发明了什么?我们是不是成了不肖子孙?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弘扬和光大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去竞争,去创新,去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人要有“刚毅”的性格,刚毅的性格属于“仁”的范畴。孟子提倡的“养浩然之气”,《周易》中强调的自强不息,都含有竞争的意识。在《中庸》中把“勇”作为三达德之一,说“仁者必有勇”,就是说,具有仁德的人必须具有“勇”的品德,即勇于创新,勇于进取,勇于竞争。因为,从儒家的观点看来,事物是变化不居的,是“日日新又日新”的。只有随着事物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来改变我们的观念,见微知著,唯变所适,才能得以致用。荀子提出“天人相分”的理论,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即主张与自然竞争。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於物之所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天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8226;天论》这段话的意思是:把天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何不把它当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顺从天的规律而颂扬它,何不掌握它和控制它规律来利用它?仰望天时而待恩赐,何不顺时节的变化利用它来这生产服务?因仍物类的自然繁殖而使产量增加,何不应用人的智能来使物的质发生变化?空想使用万物,何不把万物加以调理使它不失去自己的作用?指望物类的自然发生,何不掌握它的生长规律由人工来培养它成长?因此,要是放弃了人能的动作用而指望天道来为我们提供所需的东西,那是不合符万物发展的真实情况的。这里讲的是如何制天命而用之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包含有与自然如何进行竞争的问题,不但讲到了人类为什么要与自然竞争,而且还讲到如何进行竞争,那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为其前提。这是古代与自然进行竞争的观点。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说,互相批评、辩论,甚至相互攻击,但又互相吸取。这种所谓“百家争鸣”的时代,实质上就是百家之学相互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造成了那个时代学术发展的勃勃生机。结果是儒家融会法家和墨家之长而取得了胜利。以后又是儒、释、道的竞争,结果是互相园融,互相吸取,三教合一而告终。学派和各种学说之间的竞争,达到了互补、融合,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现在说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分为国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为了互相促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求得共同的发展。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更快的加速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凡是竞争就有一个优胜劣汰的问题。国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一些水平大致相当的企业,互相促进;同时也使一些设备落后,管理落后,产品陈旧,质量跟不上的企业关停并转,从而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我们还经验不够,他们采取各手段进行竞争,他们是手下不留情的。他们的价值观不同,他们进行竞争经验比我们中国人丰富,他们的方法比我们多,手段比我们毒辣。因此,我们中国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要多有一些智慧,多有一些心眼,否则要上当的。
当然,竞争的法则主要在于自己的一些根本性的要素,是否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首先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质量是一个企业能否具有大的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产品质量信得过,就能赢得市场。现在,从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刊物上,到处都可以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有的广告把所宣传的产品吹得神乎其神,有的则朴实而大方,有的广告很有艺术性而耐人寻味,有的广告庸俗不堪,一个晚上印入你眼帘里是应有尽有。什么样宣传最能赢得消费者呢?当然是质量上乘的最受消费者欢迎。有的广告华而不实,吹牛,说假话,消费者已经是有经验的了。相反,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它不打广告,消费者自然还是乐于购买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样还是产品的质量是第一位的。台湾这几年的电脑业发展很快,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据报导,美国的5家电脑公司,即苹果、Comoaq、Dell、IBM 和 Parkard、Bell,1993年就向台湾投入17亿美元用于整机和零部件的生产,1994年,可能投资21亿美元。1993年,台湾出售的电脑软件价值达100亿美元。自1986年以来,每年都以25%的速度增长,比其他的国家高出10%。全球22%的笔记本式的电脑由台湾生产。台湾生产的电脑主板占全球的83%,鼠标产量占80%,监视器占51%,电源占30%。台湾的电脑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产品质量信得过,因而提高了他们的电脑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品的质量是一个企业的设备、技术水平、内部管理、企业价值观和内聚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产品质量上去了,企业的竞争力就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也有了后劲和前途,因此,质量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命。
第二,企业形象要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的产品要在竞争中获得竞争力,务必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当然企业形象和名牌产品的关键还是产品的质量。有些产品的在消费者中的信誉经久不衰。一些质量上乘的名牌产品,消费者根本忘记了它是哪个厂家生产的了,买东西的时候只认这种名牌,不认别的产品。如果一个企业创立了这样名牌产品,那这个企业就是受益无穷的。长期以来,人们购买家用电器时,都喜欢买日本的松下、东芝、日立、夏普之类的产品,它们的产品确实质量相当可靠,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很的形象和信誉度,因而它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就很有竞争力。近年来,国产的家用电器,在质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创立了一些名牌,这些名牌产品质量也是相当可靠的。但是,由于日本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信誉度很高,对于国产的名牌由于缺乏认识,还没有完全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信誉。显然应该改变对国产名牌的看法,这也是合符辩证法的。
“质量上乘,产品创新,是企业赢得知名度的关键”,这是四川绵阳市皮件厂多年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其厂长宁飞说:绵阳皮件厂生产“锦秀”系列皮装和箱包已有10年的历史了,但是,由于老厂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结果造成产品积压,企业频临倒闭。后来仅仅调整了领导理论班子,充实了设计和技术人员,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注意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适度的广告和新闻宣传,绵阳皮件厂和“锦秀”牌系列产品行名度又鹊起在川西北乃至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和香港地区,前后三、四年的时间,产品获得了市场,提高了竞争力,其最要的原因是“质量上乘和产品创新”。
第三,以快取胜。商场如战场,因此要求兵贵神速。根据四川661厂的经验,他们总结出了“以快取胜,赢得市场”的几种方法:1,打时间差,增产多销;2,打季节差,不失时机;3,打市场差,调研促销;4,打价格差,弹性促销;5,打空间差,位置促销。四川661厂主要是生产射钉紧固器材的厂家,由于他们有开拓创新和现代的营销意识与方法,近年来已成为全国射钉紧固器材行业中市场占有率最多、出口创汇最大企业。1993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创历史上的最高纪录,进入“全国500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的行列。由此可见,为了赢得市场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充分利用时机,抓住机遇,时乎时乎不再来,恰如《周易》所讲的“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企业家的座右铭。
第四,以新取胜。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就随之而提高。人们不仅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还追求商品的审美价值。即是说他购买商品时不光考虑到商品经久耐用,还要考虑它的观赏性和审美性,要追求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因此要想使商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必不断的创新,不断设计和生产出新的质量高的、具有审美性的产品,这样就能赢得市场。
台湾电脑大王施振荣就是在电脑行业中以创新取胜的典型的代表。施振荣出生于寒门家庭,父亲早逝,他母亲靠卖鸭蛋、瓜子把他培养成人。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高中时就获“爱迪生优良科学奖”。高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77年,他们6位朋友集资100万新台币,开始了宏基电脑集团的创业历程。70年代后期,台湾人对微处理机、个人电脑还知之不多。施振荣创业的第二年,就创办了“宏亚微处理机研究中心”,面向社会招生,由于教学有方,期期额满。这些学员又成了宏基产品的客户,使业务蒸蒸日上。1978年,宏基推出了第一部产品“天龙中文电脑”,它以“仑颉输入法”和“向组字输出法”,突破了中文电脑的瓶颈,引起了海内外的震动,获得了台湾产品设计的最高荣誉奖。1982年,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中英文个人电脑——“小教授二号”。后来被新加坡教育局指定为使用电脑的三大厂商之一,市场占有率高达20%以上。目前,这家公司的产品在东南亚声誉极高,在拉美地区也有口皆碑。据美国国际公司统计,这个碑号的微机排名第十。该公司的总裁施振荣说:“根据我的计算,只能站稳了脚跟,名列第五,才能说赚钱”。
以新取胜,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不断开发新产品,领导市场,引导消费。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四川661厂,不满足于市场占有率已在70%以上,不断的研究、开发、生产新的产品,现在已研制成水下、矿山射钉器和公路检测仪,在用户中试用,受到了欢迎。质量可靠的新产品是领导市场,引导消费的关键。例如,原先夏天用各类蚊香来驱走蚊虫,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后来成都彩虹电器厂推出了彩虹牌电子灭蚊器,它使驱蚊灭蚊上到了现代化的水平。象类似这样的现代化的产品领导市场,引导消费,当然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我们中华民族在培养竞争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由于儒家讲和谐、平衡、中庸,于是在有些人的意识中,竞争意识不强烈;另外由于儒家讲仁道,于是有的人耻于与人竞争。竞争应该是社会存在的必然现象,没有竞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动力。特别商品经济就是一种竞争型的经济。没有竞争,市场就是死水一潭,就没的生命力。关键是市场的竞争是要受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制约,不是随心所欲的,不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非理性的胡作非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是合符道德的,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世界上的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消极的平衡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只不断的打破平衡,造成新的平衡,新的平衡再被打破,这样平衡——不平衡——平衡,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所以,为了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不但要树立竞争的意识,还要积极参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要参与国际上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只这样我国才能与世界各发达国家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