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管理模式的哥白尼式转型
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生产导向时期和消费导向时期。现阶段,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管理还在沿袭产品导向时期的模式——以计划、指导、协调和监督为基本职能的“我管理”模式,管理模式需要与经济环境的特点相适应,也许这需要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
生产导向时代的管理模式是“我模式”——体现管理者意志,消费导向时代的管理模式应该是“你模式”——体现消费者意志, “我模式”的意志传达路径: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员工→消费者(下级按上级的意见行事;消费者按基层员工的推销购买);“你模式”的意志传达路径:消费者←→基层员工←→中层管理←→高层管理(基层员工灵活地按消费者的意志行事;上级为下级提供决策规则方面的支持)。
我们早已进入消费导向时代,但大多数企业表面在用“你模式”,实际上还在沿用“我模式”,故且称之为“混合模式”吧。“混合模式”的意志传达路径:消费者→基层员工→中层管理→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员工→消费者,虽然把消费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但基层员工和中层管理者仍然没有决策权,需要把信息传递到最高管理层,再按最高管理层的意志行事。
当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时,企业需要按个性消费需求行事,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充分竞争的消费导向时期有一个主要特征,是生活方式的极端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极端多样化),并且生活方式瞬息万变。这个时代的经营管理应该着眼于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再是产品的效率和质量(虽然这仍然重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统称活力。
活力体现在对复杂性的驾驭能力和速度两个方面,驾驭复杂性的一个途径是把复杂的组织分解为简单的单元,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把每一个成员变成“个体户”——让员工51%为自己干,组织的活力最大,管理也越简单。
驾驭复杂性的另一个途径是把成功经验分解为一个个模式,每一个模式都在某方面单独起作用,共同促进了“成功”。一个模式的“成功”相对整体的“成功”是简单的,每个模式都能单独地起作用并能单独地运用,就象砌乱石墙一样,一次一块石头,后一块石头的形状因前几块石头砌成的结构需要的形状而变,渐渐就会出现一面整体的墙。
通过这两种途径把复杂系统分解为简单的单元以后,反应速度则自然加快,从而使组织拥有活力。
不同经济时期的比较:
生产导向时期 消费导向时期
需求稳定期 长 短
产品生命期 长 短
产品种类 单一 多样
生产方式 标准化 个性化定制
管理着眼点 产品力 经营力
(效率、质量、成本)(反应速度、变通能力)
管理模式 自上而下(命令) 由下至上(寻求支持)
模式语言管理是关于如何实现“由下至上”管理模式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它倡导:
把企业分解为简单的能力单元,能力单元之间通过市场规则相互作用;
让员工成为“个体户”,51%为自己干;
基于信任,与顾客接触的岗位拥有充分的决策权,管理者为一线员工提供决策依据;
执行者拥有现场决策权,管理者拥有事前决策规则制定权和事后评判权;
上级为下级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总经理是最彻底的“服务员”;
允许犯错,活力比秩序重要;
强调规则、模式的作用,嘲笑长官意志;
象对待顾客一样尊重每一位员工,没有“命令”、“指挥”、“控制”这一类词语;
员工的工作和学习都是在规则引导下的自动自发,没有强迫;
员工在规则引导下自发地学习和训练服务技能,没有“培训”;
员工做出任何一点贡献,都会得到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否定“无私奉献”;
对企业经验进行系统梳理,结合行业标杆,形成有明确主题和风格的模式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按标准操作;在特殊情况下,按模式行事;
所有成员围绕企业模式和标准对企业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管理权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每一个模式都单独起作用,不依赖于其它模式的共同效应,每一个模式的一次应用或改进,都相应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所有模式的共同作用,涌现出企业的整体活力;
勇于放弃那些时髦的、科学的、复杂的、与企业主题不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管理做到最简单,从而把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如何让这些想法得以实现?模式语言管理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它,“顾客至上”、“以人为本”、“自动自发”、“基于信任”、“学习型组织”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
管理模式从“自上而下”向“由下至上”转型,将面对很多挑战:
●认同组织是一个有机体。
如果您的企业是从个体户-小公司-中型企业-大公司这一条路线走的,您很容易理解“有机”,因为您的组织结构是根据市场和环境逐渐增加的,开始一个人干,接着需要一个帮手,需要一个会计,需要一个内勤……直到今天的所有岗位。问题在于,绝大多数管理者一开始着手管理,就已经处于一个既有规模的组织中了,一开始就着手画组织机构图了,所以,在大多数管理者眼里,组织是设计的结果,看不到它的“有机”特性。
●认同机体的“能力”来自于由下至上的聚集,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分解和延伸。
开始您一个人干,忙不过来了,就把相对次要的事交给别人去做,慢慢长成一个企业了,您仍然是企业的核心,其它人只不过是您某个器官的放大而已;直到企业大到您顾及不过来的时候,才被迫放弃一些权力,因为是被迫放弃的,所以下属也不会感激,反而会滥用。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自上而下的方式已很难获得相应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但企业主明白这个道理却找不到应对的方法,陷入“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两难境地。
●改变“视员工为工具”的价值观。
传统管理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员工与企业的基本关系是买卖关系,买卖关系的潜台词,是“我要用你的某种功能”。在买卖关系前提下员工创造力的潜力很难得到发挥,员工也很难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更别提实现自我价值了。买卖关系是一种博弈关系,博弈关系是一种“非赢即输”的规则,管理者从某个角度代表企业,所以在任何方面管理者都必须赢。虽然近年来“双赢”的概念提得不少,具体途径也有很多,但真正运用的并不多。
●从上层决策到分散决策;
这是最难的一关。人什么时候能超越权欲?什么时候能学会置疑自己的观点?生存环境对“快速反应”的要求,组织必须分散决策,要让第一手接受到信息的岗位作出决策,才能适应“快”的要求,这个理论大家也许能接受,但如果要他真正放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失控的担忧。
●从“命令”“指挥”“调度”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到“引导”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服从命令一直被作为基本要求来教育的。“引导”是什么意思?他认为您说得对,他听您的,如果不对,可以不听;他认为这对他有帮助,对整个企业有帮助,他听您的,如果没有帮助,他可以不听。如果这样,贯彻、执行的力度就无法保证(虽然从来都没有得到保证过)。这要求您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有绝对的信心并且敢于置疑,不断优化。可行的标准不再因为您的地位,而是它的认同度。
●认同系统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力场”,淡化个人意志的作用。
管理的两个主题:系统和人。当今管理的两大现状:要么片面强调系统的作用,要么片面强调人的作用,前者“呆板”后者“乱”,模式语言管理理论关注“人”与“系统”的互适应过程,虽然很有说服力,但大家长期养成的对系统(或“人”)的依赖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基于信任而非基于怀疑。
传统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怀疑”为假设的。管理界关于“信任”的宣传不少,但大家接受了概念却很少使用其方法,这个惯性的力量不可小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很多。
●从行政手段到规则约束。
西方的管理借鉴于军队;我国的管理借鉴于西方、借鉴于封建帝制,刚脱胎于计划经济。目前大多企业行政气氛还非常浓,特别国有性质的企业或者从国有转制的企业。
●从“少数人控制多数人”到“简单规则规范所有人”。
“少数人控制多数人”的思潮目前还非常盛行,大家很愿意规范他人,却不太情愿规范自己,层级越高,这种倾向越明显。传统管理关于“精细化”中毒太深,习惯于用更复杂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从“我”的角度到“我们”的角度,从局部思考的惯性到系统思考;从线性思考到非线性思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于“生态位”。
●从整体规划到“一次砌好一个砖头”。
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很少有人怀疑,“差不多的”“象样的”企业大多有这玩意儿。我冒昧地问一句:“回顾您历年的战略规划,实现规划的比率有多大?”也许正因为我们认同战略规划的作用,同时这战略规划也是我们制定的,所以回避问这个问题。
也许在十年前,战略规划实现的比率较高,那是因为经济环境(特别是需求和供求关系)相对稳定,或者其变化趋势比较容易预测。如果您发现最近的战略规划老不顶用,总是不得不中途作一些意想不到的转型,嘿嘿!彻底抛弃那玩意儿吧。战略规划?那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意志,并且以太多的假设为前提。在动态性复杂系统中,想要把战略规划做准确,不管从工作量、时间要求、参加人数方面,简直是一场恶梦,从理论上可行而事实上不可为。
抛弃了战略规划,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吧?
传统的战略规划思路,好比设计一部汽车;而模式语言管理概念之下的企业设计,好比种下一料松籽,只要基因信息(模式语言)是完整的,自然会抽芽、生长、成材,自如应对各种自然环境。
虽然面临如此多的挑战,但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必须转型。如何转型?模式语言管理作了一系列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