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是让员工倍受鼓舞!当你的员工倍受鼓舞时,心中迸发无限力量,从而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o 即时激励
假如你今天你正在参加蒋老师的培训课程,此时,你非常投入地学习与思考,并被老师精彩的分享所深深地感动。但你在课堂现场并没有给老师最热烈的掌声,而是等到老师课程结束后,与你的伙伴说:蒋老师的课程,真的是太棒了!
如果你不是像上面的表达方式,而是选择在现场就予以老师最热烈的掌声,那蒋老师是不是会更加投入此次分享呢?你的收获是不是会更大呢?
结果又会怎么样呢?结果是让你收获最大的价值,让老师发挥最佳的表现!
所以,即时激励比过后激励更重要。俗话说:老师讲得好不好,看观众的掌声响不响!其实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因为人人都需要激励,特别是即时激励。
有一位客人到一家饭店用餐,当伙计端上一盘鸭子时,客人生气地说:为什么鸭子少了一只腿,是不是你们偷吃了?伙伴说:“没有呀,我们家的鸭子本来就一只腿的呀。”客人不相信,非要看个究竟。于是来到饭店的后院,果真看见鸭子一只腿站在地上打盹。可客人还是半信半疑,就用双手使劲的鼓掌,此时,所有的鸭子都飞起来了,露出了2只腿来。这时伙计笑着说:“你早点给些掌声,不就能吃到2条腿的鸭子了吗?
虽然是一个有趣的笑话,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要时刻记得鼓励他人!
全球第一名的CEO杰克韦尔奇,也经常对下属说:你太棒了!当下属倍受鼓舞时,个个都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共同创造了伟大的GE帝国!
沟通是鼓舞他人认可并行动
o “对牛弹琴”之否定
中国有一句古话:对牛弹琴。意思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其实,它有一个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低头一个劲地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
我们再看一则故事:
从前有位秀才,夜晚被蚊子咬醒,于是对睡在旁边的夫人说:“尔夫被毒虫所吸也” 。秀才看到夫人没有反应,又大声地说了一遍:“尔夫被毒虫所吸也”,夫人还是没有反应。此时,秀才大怒:“老婆子!赶快起来,你老公被蚊子咬死了”。妻子闻声,赶快起来,赶走了蚊子。
显然,夫人听不懂秀才的言语。
如果你对着牛来弹琴,牛能明白吗?当然不能明白。
那谁之错?显然是弹琴之人。
若想实现对牛弹琴,首先要会讲“牛语”。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如果遇到兵还要与他讲大道理,兵会听你的吗?不会!
谁之错?秀才。
若想与兵很好地沟通,那首先要懂得当兵的性格,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与之沟通。
如果你的属下听完你的工作指示,而无动于衷。
谁之错?主管。
那么要想让属下立即行动,首先要了解属下,用属下容易接受的方式与之沟通,才是上策。
有一个寓言故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走来了,他用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麽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所以,不要对牛弹琴,而要对牛讲“牛语”!沟通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o 100%责任沟通
人们常说: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把它用在沟通上,认为沟通是二个人之间的事情,也就是说当出现沟通不良时,其责任是各占一半的。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在企业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许多管理人员无论是会议沟通还是单独的谈话,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变成闷闷不乐,甚至说不想干了,要辞职。显然这不是我们要的结果,至少说明这样的沟通是没有达到效果的。
假设一名销售人员,为了说服客户购买他的产品或服务,与客户发生了争执,结果客户说:“我不买你的产品或服务了”。因为当初销售人员为证明他所表达的观念是正确的,所以把客户说得哑口无言。
请问这是有效的销售吗?是销售人员要的结果吗?显然不是。其责任在于销售人员,因为他没有为最终所要的结果而努力,为了说服客户,结果却失去了客户。
当管理者与员工沟通时,无论是教育批评还是指导工作,结果是员工能够按照你的要求马上行动并积极主动完成你所交待的工作,这才是好的沟通。否则无论你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的方式,没有创造员工积极努力地工作都是徒劳的。尤其是把员工骂跑了或者导致员工三天不能投入正常工作的沟通是非常可怕的,需要深刻检讨。
沟通的结果是什么?根据你要沟通的目的达到你要的效果。领导者沟通结果是什么?通过负责任的沟通鼓舞他人正面、积极的工作。所以,沟通要100%负责任,而不要50%的责任沟通,要100%地为自己的话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负责。这就是为结果而战!
100%责任沟通的理念告诉我们:沟通的品质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在沟通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要问自己2个问题:受众者需要什么? 我能给受众者提供什么?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思维、观念、生活环境、经历、教育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不能让别人一定要和我们一样。与人沟通时,不要妄想去改变别人,唯独能够改变的是自己。
结果先生告诉你: 负责沟通的自我测试:
1. 人们是否感到备受鼓舞。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干好每件事情。
2. 人们是否将你的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其它人。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你的期望。
3. 人们是否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明白你设定的优先级,知道哪些事必须要先做到。
4. 人们是否不只投入感情,也投入智慧。将你的信息印在心里和脑子里。
o 有效会议沟通
会议是企业沟通的一种常用形式,企业经常召开各类会议,大会、小会、部门会议、公司会议等一大堆。经理人经常是围着会议桌转,从这个会议室走到那个会议室,但会议的结果总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怎样才能让会议沟通有效果呢?请明确以下六个方面:
1. 哪些人参加会议
首先参会对象要搞清楚,并不是人人都要参加会议,开会是为了结果,不是为了搞隆重的形式。参会对象要分为二个类别:必须参加与随意参加。必须参加者即会议的关键人物,随意参加者即无关紧要的人员,这部分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参加。开会时领导不必都参加,有的情况恰好相反,开会成了领导的专利或者是主要工作了。如果领导确认过的会议那就一定要参加,不能随便缺席。所以,在召开会议时,要认真审核参会人员,否则,不但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还影响会议的效果。
2. 谁主持会议
每次的会议应该设立主持人,当然不一定是领导。因为它能够说明与引导会议的有效开展。否则会议没有了中心,会经常跑题,必要时,主持人要善于引导,例如:组织大家积极讨论。对于非正式或特殊会议,建议最高领导人尽量不坐在主席台上,更不要当主持人,这个问题是企业会议死气沉沉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最高领导人一说话,其他人就没有话可说了。要么是下属不敢再说了,要么是领导把要说的一下给说完了。
3. 谁控制会议的秩序、时间
企业许多会议的时间开得很长,原本半个小时的会议,结果要拖到一小时,甚至一小时变成二小时。结果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工作没有了效率。所以,事先要设定会议时间,并坚决遵守会议的时间,包括开始的时间,绝对不允许有人迟到。当会议结束时间一到要立即结束,迫使大家注意开会的效率。那么也需要设置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保证会议有效进行。
4. 谁先发言
一般的高效会议发言顺序是由下而上,由外而内的。也就是说员工先发言,领导后发言。这恰好与现在许多企业的发言顺序相反。领导先说话,结果大家都不说话了,许多信息反馈不上来,也造成了上下沟通的困难。同样只有让市场一线先发言,把最一线的情况报告上来,公司内部才能有效判断,才能更好地做出结论。
5. 谁负责会议决定事项的监督与检查
会议的关键是决定的事情最后要落实,所以要明确会议决议事项的负责人与监督人。若没有明确这一点,等于会议没有结果,有的会议有负责人但没有监督人,结果是决而不行、行而无果。
6. 谁在浪费时间
为什么许多企业的会议冗长?因为开会时,相关资料与议程没有在会前发下去,并让每个参会人都事先阅读。参会时不知道开会的主题是什么,包括前期要准备些什么资料。结果开会时,有的是临时看资料,有的是临时找资料,有的是相关事情没有准备好,整个会议没有了秩序,时间也就浪费了。
结果先生告诉你:让员工自动自发的行动
1. 我每天向员工描述公司的愿景;
2. 我告诉每个员工个人发展阶梯;
3. 我告诉每个员工的目标和回报;
4. 我每星期至少同关键员工谈心;
5. 我布置工作按照5W1H原则进行;
6. 我每天保持微笑;
7. 我每天至少赞美3个员工;
8. 我用鼓励而不是指责式教育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