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管理与管理是什么

 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管理与管理是什么


 一、问题界定

  这样的追问是一种典型的西方思维方式,因为中国的先哲在说明一个概念时并不对其下定义,而是通过比喻的方式,如老子和庄子在说明“道”这个概念时,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始终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这样读者如果领悟到了其中的一个寓言或比喻就能悟出“道”来,否则很难理解什么是“道”。

  反之,当西方的先哲要说明一个概念时往往给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说明“某某是什么”。如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将存在世界分成两类实体,即第一实体(个别的事物如个别的人等)和第二实体(一般的事物如人这个“种”和动物这个“类”等)。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在一个由“是”构成的判断句里,第一实体不能被断言于第二实体,而只能是第二实体被断言于第一实体,也就是不能说“人是某人”,而只能说“某人是人”。所以,当主词和宾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等在一个由“是”构成的判断句里时,前后项都不是相互对等的关系,正是由于“是”(或存在Being)这一语词世界和思维运动导致了哲学认识论、存在论的诸多变化。(周春生:《直觉与东西方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5页)

  根据上面亚里士多德的定律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管理”与“管理是什么”到底是两个什么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中的管理是宾词,也就是将管理当作一个一般性的抽象概念,需要回答的是“哪些个别性的东西属于管理这个范畴”。第二个问题中管理是主词,需要用更一般的抽象概念来对管理一词进行描述,也就是要对管理下定义,需要回答的是“管理这个概念其本质到底是什么”。前者是认识论问题,主要涉及到管理的外延;后者是存在论问题,主要涉及到管理的内涵。

  二、什么是管理?

  日常我们所接触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属于“什么是管理”这个问题范畴,虽然很多时候是以“管理是什么”的句型出现的,实际上也是回答“什么是管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回答的往往都是属于“个别”的管理。大体来说,属于管理这个范畴的个别性东西包括这样几类:管理意识、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管理能力等等。管理意识是指每个人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只要能想到“管理”这个概念,就应该属于管理的范畴;管理理论是指形成系统、见诸文字的各种管理流派和学科;管理技术是指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管理方法、技巧、工具、标准等等;管理能力主要是指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修养和素质。笔者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内容,至于很多人平常所说的“管理就是什么什么”之类,那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思维”,表明的是他对管理的理解和领悟,往往不是一种严格的定义,听者如果能够理解这点,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本文笔者要回答的“管理是什么”才是试图对管理下一个严格的定义。

  三、管理是什么?

  要回答管理是什么,自然首先必须对“管理”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有所了解。虽然本文采用的是西方式思维方式,但是笔者并不能熟练掌握西方语言,无法从西方语言来考察“管理”一词的含义,况且本文是用中文写的,面对的也是中文读者,所以只对“管理”一词进行中文含义的考察。

  可是当笔者试图对“管理”一词进行中文含义的考察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在《辞海》中查不到“管理”一词的解释。这个现象得到了孙涤的证实,他在《管理琐话》(学林出版社,1997年7月版)一书中写道:“在‘管’字头下面,竟没有‘管理’的条目,只在第七义有极简略的释义:管者,管理;管辖。须知管理和管辖之别可谓大矣(笔者查的1989年版《辞海》同样如此)。我国对管理的贬斥源自前苏联,斯大林时代把管理视为资本主义的剥削伎俩打入冷宫后,用‘控制论’(Cybernics)一词来取代管理。各类管理行为包括人事、物料、生产过程、利益交换和分配,乃至革新创造,包括技术引进的管理,均用各式新旧名词代称之,唯管理一词被驱逐在外。

  “既无管理之名,管理之实也遭到很大的扭曲。开放以来,管理的正名活动一直持续至今,似乎仍有羞羞答答的困惑。比如谈到管理,在国内常常要凑上‘科学’的限定词,似乎有了科学来撑腰,管理才能站得住脚。事实上,‘科学管理’(ScientificManagement)在国外甚少运用,偶尔用时,多半指的是在本世纪初,工程人员发展出和当时流水装配作业相适应的狭义的机械性管理的一些手段,即国人所熟知的‘泰勒制’之谓。正是对泰勒制的检讨、批判、改进、扬弃,以及对人们行为的研究分析,管理科学(ManagementScience)才有长足的进步,走向成熟。”

  孙涤对“管理”一词的中文含义的考察止步于此,但其中透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语言是哲学和文化的聚焦点,往往在一种语言现象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容。”(周春生,2001)。因此,我们对“管理”含义的考察还必须继续下去。从1989版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关于“管理”一词的解释,有三个条目:①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如管理财务;②保管和料理,如管理图书、宿舍、公司等;③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如管理罪犯、牲口等。这样的解释与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管理类专业书籍的定义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因为我们现在所接触的管理类专业书籍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引进的,早年被称为“西方管理学”,后来去掉了“西方”两字,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言必称希腊”的现象:谈到管理必定是谈西方管理,至少在理论界基本上是如此。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基本上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管理”一词的理解,可以说没有接受过专业管理训练的中国人都是这样来理解“管理”的,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管理教育的人,只要他接受的是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恐怕在潜意识中也是这样来理解“管理”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汉语词典》对“管理”一词的三个解释基本上代表了当代中国人对“管理”的理解,只要找到三种解释中共同的内涵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当代中国式管理的本质了。

  为了找到三种解释的共同点,必须对“管理”一词的词源进一步追溯,但是翻遍中文辞书、字典都找不到关于“管理”的更多解释,因此只能从“管理”是由“管”和“理”这两个词组成的这条线索进行考察。本文考察词源的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人类的思维都是一个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因此一个词的产生和发展先是与一个具体的直观事物相联系,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不断将一些相关的抽象概念附加其上,并不断进行新的阐释,于是以这个词的本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语义“界域”,只要在这个界域里使用这个词,都能恰如其分地转达这个词的词义,即使使用者和接受者对同一个词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是只要都在同样的界域范围内就不会有太大的沟通障碍。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找到管理一词的圆心及其界域。

  “管”

  “管”的本义是泛指细长的圆筒形物,用得比较多的物件有管状乐器、钥匙等,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此处即为钥匙义。

  从细长圆筒形物引申出的含义是狭小、狭窄,如管见、管窥等。

  从钥匙义引申出的是枢要、保管、看管、管束等含义。如《荀子?儒教》:“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此处即“枢要”的含义。与此紧密相关的词组是“管辖”:“管以开门闭户,辖以解脱车轮。管辖:喻机要之地(《词源》,商务印书馆,1980年8月修订第1版)。”进一步得出“总理其事曰‘管’(《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58年1月版)”的含义,如管家、总管等。

  “理”

  “理”的本义是指玉石的纹路,“物之脉理唯玉最密,故从玉(《康熙字典》)”。由此引申为物体的纹理或事情的条理,如文理、肌理等。因为“井井兮其有理也”,“井井”是整齐不乱之意,故此又引申出“道理”一词,表示“规律”和“原则”。古人把人心所同的,便谓之“理”,如“乘理虽死而非死”,乘理,指合乎原则。凡是人心所向、合乎原则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便是“真理”。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想象或目标,便是“理想”。(陈政:《字源谈趣》,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理”作动词时的本义是“治玉”,即把玉石雕琢加工,制成玉器,所以引申出“治理”、“整理”的意思来,如修理、理财等。

  “管理”

  由于笔者暂时查不到“管理”一词中文含义的来源,这里我们只能运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来推测一下当初创造“管理”这个词的本意。创造“管理”这个词肯定是因为“管”和“理”都不能包含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两者的意思加起来基本上就是那个意思了。因此,“管理”=“管+理”。那么“管+理”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管+理”肯定是一种活动,既然是活动就一定有主体和客体(活动者和对象),我们假设自己就是那个活动者面对一个对象(人或物)在进行“管+理”的活动。首先是“管”:即将对象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进行看管,这个对象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必须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接下来就是“理”:因为这个对象有自己的纹理、条理、道理和规律,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对象自身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对象进行整理或治理,最终达到一个使我们满意的理想状态或目标。

  我们进一步假设一个完整的加工玉器的活动来描述一下“管+理”的过程:

  我是一个玉匠,玉石的所有权可能是我的,也可能不是我的,更多的情况下不是我的,但是必须归我“管”,即我受到了委托有权对这块玉石的加工负全部责任。当我拿到这块玉石后,首先就是对玉石的纹理进行充分的研究,想象它适合于加工成什么东西,这个过程玉石的所有者也可以参加,最后共同确定一个方案,比如雕成一个玉佛,这个玉佛可能在纸上画成了图像(蓝图),也可能没有画出来,但至少在我的头脑中有了一个完整的图象。然后按照这个图象在玉石上面划出墨线,根据这个墨线进行雕琢加工。在雕琢的过程中,刀具不可能完全按照墨线走,会在左右产生一些偏差,只要不超出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在我的头脑中)都没有大的问题。然而也有可能出现大的意外,比如遇到一个当初没有发现的“硬钉”(杂质),颜色质地都与玉石有很大的差别,已经无法完全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加工,需要对方案进行调整,或者挖掉这个杂质,或者处理成玉佛身上的一个饰件,如果处理得好有可能比原来的方案更为出色。通过这样一个奋斗过程,最后形成了一件完整的玉佛,如果我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玉器大师,那么这个玉佛很可能是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玉器匠人,那么这个玉佛很可能只是一件平庸的摆设品。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管理”活动是一个主体和客体充分互动的过程,其中既有主体的权利、责任、目的、想象、行动、结果等,也有客体的规律、原则、道理、本性、被控制、被改变、满足主体的目标等等。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可能更加直观易懂: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37 width=434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align=middle border=0> 

  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管理是什么”的结论:

  管理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序是:首先通过授权形成一个明确的主客体关系(确定任务),主体通过对客体自身规律的研究并结合授权者的要求形成一个方案(目标、决策),主体根据这个方案按自己的意志控制并改变客体(实施),客体在自身规律的支配下进行活动(对抗),主体制定一个行为规范将客体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制度),通过一段时间的互动,主体对客体的行为规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客体的行为与主体的意志逐步趋于一致(文化),从而使主体的目标得以实现。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管理,是主体(人)通过客体(对象)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活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6433.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参公单位 公务员考试的参公单位

公务员考试的参公单位,或参照管理单位:什么是参公单位——步骤/方法什么是参公单位 1、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是事业单位的一种,单位的管理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但人员属于事业编制,

体现关公忠义诚信的典故 关公精神是什么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人。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在三国中以桃园结义,温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威镇华夏。要说最能体现关公“诚信忠义”精神的

柳公权是怎样学艺写行书 柳公权行书书法字帖

戒骄成名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

周公汤是真的吗冥界之旅 周公汤玉仙羹图片

,我们通过一座可爱的小桥和人工湖可以看到了远处一座被树木环抱的建筑,周公汤是真的吗很像万神殿,是根据克劳德取材于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一幅画《埃涅阿斯和得罗斯岛的岸边景色》(CoastView of Delos withAeneas)中的阿波罗神

声明:《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管理与管理是什么》为网友俗了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