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老子》无疑是对世界文化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不仅中国诸子百家各个流派几乎都能从《老子》那里找到源头,而且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圣经》外就是《老子》,从1816年至今,各种外文版《道德经》已有二百五十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老子》作为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专门对侯王说的政治哲学书(沈善增《还吾老子》,2004),可以说是一本最早的且将被管理者看作“主体人”的管理哲学著作。《老子》是写给管理者看的,是指导国家管理者如何治理天下,保持政权可持续发展的“帝王之学”,但是他的政治理念又是以民为本的,通篇充满了要求管理者自律、无为,而让被管理者成为自己生活和生产的主体的思想。如“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功成遂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等观点,都是提醒管理者不要去干涉和控制被管理者,只有让民众成为自己的主体,才能确保政权的长治久安。

 主体性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但是,后来由于专制统治者和一些以“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为最高追求的知识分子,联手对《老子》的民本思想进行了歪曲和异化,使这种“主体人”假设的管理思想未能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原则,而以“天理”宰制“人心”的“天人合一”观念成了根深蒂固的主流思想。鸦片战争后,面对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维新人士和革命家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缺陷的内在联系,在积极主张从器物和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在哲学上则开始强调主体能动性,批判“天人合一”的主流传统。自此,近代西方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思想开始渗透到中国哲学中,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相分”观念以及自明清以来对“天命观”的反叛潮流相汇合,为“五四”运动推出科学与民主两大观念提供了思想准备。(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2002)

  “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和主体性精神是互为表里的,所谓“民主”就是发扬人的主体性,反对封建统治,而“科学”则是发扬人的主体性,改造自然。“民主与科学”尽管不能穷尽主体性精神的全部内涵,但却抓住了现代化的实质所在,前现代化的传统社会的根本特点是人对自然的消极的依赖性,人被自然力量所支配。而现代化社会的根本特点则在于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人借助于科学技术,积极地改造自然,极大地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同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然发生改变,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就是人必须是自主独立的,必须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能对自己负责的独立主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6428.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艺术 古典园林艺术的哲学

摘要:“山者,天地之骨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山石就有着特殊的崇拜。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园普遍使用叠石假山,叠石技艺精湛,成就极高,形成了特有的造山艺术。它是中国园林艺术中无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园林 假山 叠山置石 艺术一

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人文初祖为"黄帝",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为"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子孙的肤色为"黄皮肤",黄颜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出于对"周礼

转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比例

(2012-08-16 14:59:57)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被誉为数学上的“黄金”与“宝石”。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大几何学家欧几里德等都曾深入研究过黄金分割问题。中世纪时,这一数学命题又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

雨果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初探 雨果人道主义

雨果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初探雨果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历史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他的创作道路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且始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在漫长的创作岁月里,雨果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他的作品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 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案

通过网络搜集整理,比较全面,欢迎转载。篇幅有点乱,有时间了准备按汉语拼音的次序重新编辑,方便检索。大家先看着。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痛苦及痛苦因。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声明:《主体性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为网友你爱我像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