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黄土地1 回首“蛇吞象”1



    走出去,是今年中国企业界最响亮的口号。为此,中国多数财经.管理类媒体都对此做了专题,如《抄底华尔街》,其描述的是中国企业,在华尔街股市低迷时,高调般的去参股或收购华尔街金融机构;《“买下”香港》,这是某财经.管理类杂志最近才出品的专题,它的内容基本也同《抄底华尔街》如出一辙,描述的同样是中国企业,纷至踏入香港,大手笔地将知名港企收入囊中。

  在这种现象和气氛的烘托下,今年也许又可称之为“并购年”。而之前称之为“并购年”年份的是2004年和2005年。在这两年里,中国企业做出了两举改变全球产业格局的举措。

  第一举,是2004年7月,TCL变相收购汤姆逊彩电事业部,组建了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企业——TTE。当时,李东生信心满怀,异常激动,因为按照他的设想,TCL这艘国内彩电航母将会在世界的彩电行业中,举足轻重。但事不凑巧,两年后,《中国企业家》杂志做了一期封面故事,标题为“TCL持久战”。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掌门人的李东生经历了炼狱般的考验。通过收购而组建的全球最大彩电制造企业,不仅未能所愿,甚至已经打乱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布局。“持久战”成为了李东生当时惟一的选择。

 回首黄土地1 回首“蛇吞象”1
  第二举,是2004年12月8日。同是国内PC机航母的联想,以12.5亿美元高价收购了IBM的PC机业务。这是一次堂堂正正的收购,这一次收购使联想在PC机领域迅速由全球第九的地位,跃升至全球第三,国人为之骄傲,国际为之侧目。由于准备充分,环境优越,收购后的联想,并没有遭遇TCL式的困局,“Lenovel”标志闪耀全球。

  时间步入至2005年,并购化的热潮仍在延续。2005年5月,明基再步联想后尘,高调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只是明基不同于联想的是,其不仅未花一分钱,反而得到了西门子2.5亿欧元的倒贴、5000万欧元购买明基股份的优惠。看似完美,但很不幸,明基遭遇了联想式困局。2006年12月8日,明基掌门人李焜耀现身中国内地,向媒体承认,自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以来,明基已亏损8亿欧元,收购决定“已被证明失败”。

  三举并购化的举措,至今都令人侧目和激动。因为这三举并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化并购,上演的是并购的高级阶段——“蛇吞象”。

  进入至2008年,中国又步入了“并购年”,在中国企业又开始跃跃欲试般地踏上了国际化的征途中,海尔又如耀眼明珠般,迎难而上,将收购GE的家电事业部,续演第四处“蛇吞象”。

  这一出“蛇吞象”又将怎样上演呢?也许就现有的环境来讲,谁都无法定论。但在前程未卜,风险与机遇交加已成事实面前,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并购化潮流中冷静,在冷静中回首过往的经验和教训。

  TCL——汤姆逊篇

  2004年7月,相隔现在已些许久远。但在这个月里所发生的事情,还在困扰或影响着TCL的发展。

  那一年的那一个月,相对于TCL,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界来说,这是一段值得记忆的时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汤姆逊欧洲总部徐徐升起,并伴着微风飘扬,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TTE(TCL-THOMSON合资公司)终于成立了。面对此刻,年已不惑的TCL掌门人李东生潸然泪下,“那种内心的冲动,那种民族自豪感不可避免。”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首次通过海外合作来改变全球产业的格局。

  在TCL的发展上,李东生一直都秉承着“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的理念。所以,当TCL在国内市场已较具规模时,李东生就开始策划着漂洋过海的旅程。2002年10月,TCL花费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破产彩电厂施耐德,2003年初又买下美国彩电销售商高威达公司,但由于收购企业的品牌、实力、技术以及销售网络等多种因素,李东生对此并不满足。而是继续用着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搜索着TCL远洋航行的着陆点。

  时间步入到2003年年尾,彩电巨头汤姆逊传出合作信息。一心想在欧美市场扩张的TCL终于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仔细盘算一番后,李东生决定与汤姆逊展开谈判。“汤姆逊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说是惟一的。”这是李东生当时的评价,在他看来,汤姆逊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合作伙伴,有品牌,有生产线、有研发能力,这些都与TCL正好形成了互补。基于这样的渴求,谈判进展得非常快,2004年1月,TCL与法国汤姆逊签署合作协议,2004年7月29日,由TCL出资占67%的股份、汤姆逊出资占33%的股份的合资公司TTE正式成立。根据当时的规划,新成立的合资公司TTE的年总销售量将超过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

  这或许满足了李东生造全球最大彩电生产企业的梦想。但很多人也为李东生捏一把汗。因为根据汤姆逊2003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彩电和DVD等电子事业共亏损了1.2亿欧元,过去两年的亏损总额已达到了2.61亿欧元,而按照TCL集团“2003年报”显示,TCL全年净利润只有5.71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说李东生如果不能使TTE在较短时间内赢利的话,TCL将会面临着由国际化前驱变成先烈的风险。不过,李东生对此充满信心,“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18个后TTE能赢利。”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显然事与愿违。在18个月期限还未到期时,李东生就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工作。由于当时谈判略显仓促,合资成立的TTE并没有获得汤姆逊的电视销售渠道,这对新公司的市场拓展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还有人员问题,这也是TCL没有想到。当时TCL就面临着“裁人裁不动,招人招不到”的尴尬。一方面,由于彩电业在欧洲属于夕阳行业,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进来,而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约束,五十来岁的人一裁就须一次性支付9年的年薪,这对合资公司来说,根本就无法承担。所以,当时,TCL自己的经理人在英语都没学好的前提下就被派往了海外前线。更致命的是由于市场判断失误,平板电视在一两年内开始取代CRT彩电,成为市场的主流,这就意味着通过与汤姆逊合作而获取CRT彩电霸主的地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盈利自然是难上加难。2005年,TCL在国内是一片赢利之声,但TTE的实际亏损却超过了7000万欧元。2006年8月30日,据当时所承诺的18个月赢利已过大半年,TCL集团发布2006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显示,TCL上半年利润亏损7.38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增加近6.5%。对此,李东生无奈地表示:“主要是TCL多媒体(TMT)欧洲彩电业务和欧洲市场本身亏损所致。”

  扬帆起航的环球之旅在磕磕碰碰中前行,李东生在这次磕碰中经历了炼狱般的考验。

  联想——IBM篇

  “世事难料!”在中国企业界,也许柳传志最适合说这句话。

  20多年前的一天,40多岁的柳传志特意穿上父亲赠送的一套老式西装,前往参加IBMPC代理商会议。这是柳传志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当时他就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默默地听着其他代理商激扬文字、口若悬河。因为那时的联想,还只是中关村众多国外品牌代理商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而已。哪怕就是一个代理商会议,柳传志也需要谨慎地走好每一步。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戏剧性的故事发生了。2004年12月8日,曾在代理商会议上不敢出大气的联想掌门人,大气出手,以12.5亿美元高价收购了IBM全部PC机业务,成立新联想。

  联想这一次收购的目的基本也是与TCL一样:借IBM的品牌、技术和销售网络,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的扩张。因为当时的联想已经成长为中国独占30%市场份额、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电脑制造商。但由于市场准入等问题,联想的扩张更多只是在国内,所以,此时的他也希望借国外的电脑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事与巧合,IBM由于发展战略的调整,急需卖掉PC机业务,以适应调整后的企业发展战略需要。

  在双方都有需求的影响下,IBM与联想的掌门人很快就坐在谈判桌的两端。不过,此次的并购谈判并不顺利。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的谈判几乎曾遭遇过中途夭折,这主要是因为IBM的PC业务还未完全到日薄西山的时刻。但经过时任IBM首席执行官的再三权衡,IBM的PC业务最终还是决定卖掉。历经13个月的风雨,联想与IBMPC业务的并购案最终尘埃落定。

  对于这一起并购案,外界普遍看好,IDC分析师PhillipedeMarcillac对此表示道:“在这场交易中,联想和IBM双方均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因此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的确,根据当时的合作形式,IBM在不保留PC部门的前提下,仍保持着PC业务,而对于联想,此举有利于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此笔交易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有着有利的一面。

  事情进展的结果很快印证了这种观点。美国东部时间12月8日16点,在联想收购IBMPC业务信息传出之后,IBM股价应声上涨0.55美元。而新联想也在成立的100天纪念日时,实现了首度盈利。随后联想借助IBM的品牌优势,相继在国内、国外推出了多款高端笔记本,联想与IBM的协同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事后,对于联想并购所取得的成绩,有分析人士就指出,这主要还是在于联想自身的努力和机遇优势。在并购IBMPC业务之前,联想在运作管理上就已基本实现了国际化,2000年便聘请麦肯锡为公司的咨询顾问,进行ERP推广。并购开始正式谈判之前,联想首先便聘请为美林政权为收购顾问,然后,又利用竞争对手较少的优势,对联想掌控IBMPC业务成功的可能性以及IBM运营PC业务亏损现状作了全面的评估的分析。而且,即使成功收购之后,联想在人员管理上也有其成功的一笔,那就大量使用外籍人士进入高级管理层,此举有效地解决了本土企业国际化的人才困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627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看看吧!人心无举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相

原文地址:看看吧!人心无举蛇吞象作者:善良几种说法: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无举蛇吞象贪心不足蛇吞象....引用或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古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 寿县

释义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来源《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示例罗洪宪诗:“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人心不足蛇吞

贪心不足蛇吞象 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

近日从网上看到一组图片(附文后,饭后勿看):在南非大草原上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一条大蟒紧紧缠绕着一头比它的嘴巴大好多倍的角马并试图将它吞下。据有幸拍下此组照片的摄影师鲁迪讲:蟒蛇一般捕食松鼠、兔子、鸟类等体型较小的动物,捕

蛇吞象 明阳风电蛇吞象?

     不管明阳风电收购维斯塔斯这次“蛇吞象”大戏是否只是个烟雾弹,但事件本身在宣告:在哀鸿遍野的风电领域,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只有那些体魄强健的企业才能撑到最后。  自前年10月IPO后,中国风电制造企业中的三大上市公司之一,

急售二手车 三元“蛇吞象”消化不良 3.5亿急售子公司

  作者:王先知   11月1日,对于曾经风光无限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日子。其201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亏损近2460万元,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近7621万元。   事实上,三元自2009年3月并购

声明:《回首黄土地1 回首“蛇吞象”1》为网友刺骨旳柔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