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观,就是“观”企业,即如何看待企业。
整体企业观,就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企业,将企业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 为什么要提出整体企业观
因为我们现在的企业观基本上都是分隔式企业观,即一说到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人、财、物等要素,或者是生产、财务、销售等部门,无法说出完整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常常嘲笑盲人摸象,因为他们将大象说成是柱子、扇子、蛇、墙等东西,以局部代替整体,可是我们在面对企业时,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比那些摸象的盲人高明多少,因为在我们头脑也中缺乏一个完整的企业图象。
这种分割式企业观带来的害处就是容易导致“见木不见林”,很难把握某一部门与企业整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时候某个部门的负责人能力特别强,所领导的部门业绩非常突出,但由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跟不上,该部门的业绩和工作积极性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另外,也难免有的部门和个人借突出部门业绩的理由搞“山头主义”、谋个人利益,从而使企业整体利益受损。这类情况在企业中可以说随处可见,人们也一直在寻找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现有的管理理论一般都是从个人和制度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从个人方面找原因就产生了建立在不同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管理理论,从制度方面找原因就形成了各种组织行为理论。这些理论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也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某些问题,但是由于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西方分析式思维指导下形成的,因此都没有描述出一个统一的、清晰的企业整体图景,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如何相互促进、协调增长,而不致以此废彼的问题,可以说现有的管理理论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问题,同时我们也预言从西方分析式思维出发是不可能找到根本解决办法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整体企业观”。
二、 “主体”概念的意义
对于“主体管理学”的提出,人们褒贬不一,但更多的人嗤之以鼻,认为已经有了那么多管理理论,为什么还要提出新的理论体系呢?岂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这样的质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们见到了太多的“新瓶装陈酒”、“重复发明斧头”的现象,这些现象除了使我们知识库的数量有所增加外,并没有使整体知识的质量提升多少。但是《主体管理学》是从逻辑起点(企业观)开始就与现有的绝大多数管理理论不同的,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也就是从整体企业观出发来演绎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体系,找不到比“主体”这个词汇更能准确地表达这样一种内涵的概念,因为“主体”概念体现了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关系思维、辨证思维、混沌思维,以及目的性和价值论等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内容。这里仅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主体”概念对现有管理理论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1. 对组织理论的超越
古典管理理论可以说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理论,它在促进效率提高和利润最大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特别是日本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集体主义”在管理中的价值,组织理论可以说就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管理理论,它强调企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实际上,对于组织理论的这种主张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接受的就是“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教育,因而对于这种理念所带来的压抑个性、创造性低下的负面影响也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无论强调哪一面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虽然人们一直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但简单地折中调和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为在管理实践中你根本无法区分什么行为是“个人主义”,什么行为是“集体主义”。而“主体”概念的提出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主体”概念与“人”的概念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不完全相同,主体只能是人,但人不一定是主体。首先我们可能需要简单地阐述一下“人”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因为我们平时在说“人”这个词时往往很难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有时候将它等同于“个人”,有时候又将它变成了抽象的“人”。实际上“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三层含义:个体、群体和类,简要说明如下:
当我们说“人”的时候,一定是指实实在在的个体的人,包含了个体人生理的和精神的所有内容。但是这个个体的人同时又一定是属于某个群体的,比如当我们向一个陌生人介绍自己时,只介绍自己的名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向他介绍自己是什么地方、什么单位的,也就是告诉对方自己属于一个什么样的“群体”,这样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最后,当我们说“人”时一定包含了“人类”的共同属性,也就是与其他物种进行了区分。
因此,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是包含了个体、群体、类这三层含义在内的。主体只能是人,因此主体概念也包含了这三层含义,即主体的表现形态有三种: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其中群体主体和类主体可以统称为“整体”,所以“主体”既是一个“个体”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概念,它与“组织”概念的整体性是有很大不同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说到“组织”的时候,想到的一定是个“整体”;但是当我们说到“主体”的时候,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整体,这样就消弭了“个体”和“整体”之间的人为界限,对个体和整体的划分不是先验地给定,而是到具体的实际情况中再予以明确,这样一来就给具体的管理活动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人不一定是主体,因为要成为主体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2. 逻辑起点的超越
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现有的绝大多数管理理论都是“主体缺位”的理论,也就是说这样的理论并没有考虑管理主体的身份角色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管理对象的不同、所在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笼统地提出一些普遍性的、绝对性的原则和标准,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如何,管理者“必须”怎样怎样,这样的理论自然叫人无所适从。
当然,已经有管理学家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比如亨利?明茨伯格的“经理人角色”理论和伊查克?爱迪思的“PAEI角色”理论等等。《主体管理学》就是充分吸收了这些思想,认为管理理论必须以“主体”为逻辑起点,根据管理主体的身份、角色、环境、企业的不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体管理学》可以说是“从主体出发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三、 整体企业观--从“功能管理”到“流管理”
由于主体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就与当前的主流管理理论不同,因而有自己对于“管理”、“企业”等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并进行了严格的定义
1.关于“管理”
管理就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由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构成,主体居于主动地位,属“阳”,客体居于被动地位,属“阴”。管理主体只能是人,但人在管理活动中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具体主客体的身份是根据任务来确定的,某一项任务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该任务的管理主体,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人财物智信等等)都是该任务的管理客体,同一对主客体可以因任务的不同而互换身份。
任务根据主体的目的和需要而确定,所以管理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是为主体的目的服务的。
因此,管理就是主体(人)通过客体(对象)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活动。如下图示: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55 width=449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align=middle border=0>
2.关于“企业”
企业就是由无数的主客体关系所组成的管理联合体,每一个企业都是围绕着“产品”而构建的,只是有些企业的产品是有形的,有些企业的产品是无形的。任何企业都是某一产品流中的一个节点,都有各自的供应商(上游)和客户(下游),同时,每个企业内部的个人和部门也是这个流中的一个节点。
不管产品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一定是能够“直观”的,我们将产品的流动过程统一称为“产品流”,任何企业的存在和价值都在于承担“产品流”环节中的某项“任务”,成为这项任务的主体,企业内部的个人和部门也是如此。而任何产品流都是有资金价值附着其上的,也就是说控制产品流走向的是资金流,而控制资金流走向的是信息流,控制信息流的是意识流。因此,任何企业(个人或部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流来控制信息流,通过信息流来控制资金流,通过资金流来控制产品流,从而完成整个管理过程。换句话说,管理过程就是对意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产品流的控制。这一模式正好与中医理论的神、气、血、身体四个要素一一对应,即由“神”指挥“气血”在全身的流动,从而确保身体的健康。
3.从“功能管理”转向“流管理”
要了解当前管理理论(西方主流管理理论)存在的弊端,需要从中、西医理论的根本区别说起。
西医以解剖学为基础,强调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并为每一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设置了一套指标体系,符合相应指标就是健康的,否则就是不健康的,治疗的目标也是促使器官和组织恢复到健康的功能指标上去。
而中医理论则完全不同,它是将人看作一个整体,并不过分注重单个组织的功能,而是以气血畅通为目标,“通则不痛,痛则不同”,一切治疗方法和手段都是围绕气血畅通来进行。
西方主流管理理论与西医一脉相承,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承担一定的功能,并为每一个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目标,通过目标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统一起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实际上是企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原则是对立的)。这种管理思想在规模较小、结构简单的企业和组织中还问题不大,但随着组织的规模扩大、部门增多、目标多元,必然出现见木不见林、个人和部门因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现象。流程再造理论的出现就是试图根除这一弊端,而对“流”的管理是中医理论一直在用的东西,因此从中医理论中寻找“流管理”的原理是很自然的选择方向。
4.流思维下的企业全息图
下面是在“流思维”指导下构建的企业整体模型,能够通过简单的形式描述企业的完整图景。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73 width=515 onload=javascript:resizepic(this) align=middle border=0>
图解:
(1)基本概念
主 体--既可以代表企业,也可以代表企业内的每一个部门或每一个员工。
上 游--广义的供应商。
下 游--广义的客户。上下游可以统称为“客体”。
意识流--以主体为中心向外辐射。
信息流--随着意识流的所到之处沿反方向朝主体汇聚。
资金流--由下游朝上游逆流而上。
产品流--从上游往下游顺流而下。
(2)简要描述
任何一个企业(主体)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经营的是什么产品,该产品可以是成型的产品或仅仅是一个产品概念。有了这个产品(或概念)之后,主体的意识流朝上下游辐射,搜集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信息,当足够的信息汇聚于主体之后,主体控制资金流向上游,通过资金流使产品流向自己并向下游流去,最后使资金从下游返回,完成一个循环。
(3)预测性的形成以及企业的发展
上述循环只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基本过程,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驱使自己的意识流越国临近的上下游向上游的上游和下游的下游延伸,即通过获得“客户的客户”的信息以增强对客户行为的预测能力,进而对客户的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说主体的意识流辐射得越远,主体的预测能力越强,发展空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