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论管理科学独立性特征



§1管理科学的空间定位

  首先,这里把人类科学归类为“局域性”的三门科学和“横断性”的三门科学。这至少对于本节的“空间定位”论述而言,是充分的合理的。

  具体说来有:

  1、自然科学(物理):属“物”域。旨在探索物质世界(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客观规律,包括物质的结构特征、组合方式和运动演化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在强调时也可称作工程科学;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

  2、社会科学(事理):属“事”域。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民族等问题,旨在探索人类社会现象和利益集团之间所存关系的客观规律。

  3、人文科学(人理):属“人”域。研究人类的信仰、道德、情感和美感等问题,旨在探索人的客观规律,包括人类生活、人类艺术、人间关系、人的本质和人的精神世界等分支学科的总体。

  以上三大科学在人类生活空间(物质世界和社会空间)看来,具有实在性和有界范畴特征,可总地叫它们“局域性”科学。相对说来,以下三大科学可称做“横断性”(或全局性)科学。

  4、系统科学:用一个抽象的“系统”概念针对整个客观世界中任一对象作研究,探讨其通有规律,因而它具有横断性,其成果也可应用于所有科学。

  5、数学科学:面向整个客观世界一切对象,将其纳入自己的(形式化)语言体系和抽象空间,进行特有的数理逻辑定量化方式研究,探讨其精确、严格和深层次的客观规律。现代数学不但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还研究纯粹属于自身内部的结构。

  6、管理科学:旨在对局域科学范及的现实世界中,直接涉及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系统,对其“对偶空间”作整体运筹和运作,借助系统内在的二象互胀原理使系统优化,以实现原则上不必额外增加投资即可实现管理者优化目标的科学,其表现形式则是调查、评价、目标、决策、对策甚至谋略、策划和控制。

  根据上述描述,一方面,六大科学门类领域之“并集”基本覆盖了客观世界整体;同时可看出,尽管各门科学之间都存在交叉领域,但各自都有自己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核心领域。反之,只有存在自己独立核心领域的科学才是独立的科学。

  这里,专门就管理科学进一步分析其独立于其它科学的特征。可归为如下六点:

  (1)横断性有限

  相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管理科学的横断性是无疑的。仅就三个横断性科学来看,管理科学一大特点是,其横断性不如系统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面,它仅覆盖直接涉及人间关系和直接由价值论决定的系统。比如,一个“基本粒子”前沿研究的攻关小组,该小组业务本身并非管理学问题,仅仅他们的人力组合、沟通协调、绩效评估、激励嘉奖、资金筹划等才属于管理问题。

  (2)实践性很强

  在三门“横断”科学中,管理科学的实践性(或实务性)是最强的。较之三门“局域科学”,管理实践与哪一门科学的实践和应用都炯然不同。

  当然,一门学科仅仅是实践性强不能构成科学。根本的还在于它的基础理论及其理论空间的独立性,这点将有专论。这里“实践性”只是作为一个特征列出。

  (3)人为性特征

  在管理意义下的“管理系统”中,系统的二象间除了其内在的自然的互胀关系外,还有管理者“人为的”作用,使之产生更多更为复杂的涨落。当然,其目的是为实现管理者自身的主观目标,这与其它各门科学“只探索有关客观规律”的实质不一样。

  (4)管理是对偶空间全局的算子运作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论管理科学独立性特征

  管理是一种运作,是管理者对被管系统中虚象——属性空间进行算子(Operator)作用,是对属性空间整体的全局性作用。虽说自然科学等“局域性”科学也涉及到系统的属性空间,却只是为了探寻或发现系统的未知属性。即使创造发明,也是发现系统的新属性,不是全局性运作。

  (5)对属性空间的优化组合

  如果说其它科学是在描述、解释、发现系统或发明新系统,那么在管理学中,管理者则是在利用、遵循、引导、操纵系统,或对系统通过其属性空间的组合、综合、整合与结合,再经其内在的二象对偶机制,使系统实现优化。

  (6)管理者与被管系统间存在相对位置问题

  这是管理科学特别是管理学研究中遇到的特有的对象系统特征。即管理系统自身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定位问题,其它科学研究的对象系统没有这一特征。第十一章已表明,正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对位置关系,进一步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科学的复杂性。

  §2管理科学的哲学定位

  一、管理科学的价值论特征

  古典的哲学方法只有认识论,后来增加了方法论和存在论(Ontology,旧称“本体论”或“本原论”。现指包含传统“本体论”和新兴“存态论”两大部分在内的一个整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管理科学的萌生,哲学中又增加了价值论,使其得到又一次十分重要而及时的进步。

  认识论、方法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分别就是“什么是”、“怎么是”、“是什么”和“为什么”。

  认识论的核心是真理,方法论的核心是效果;存在论的核心是客观,价值论的核心是正义;这“四论”的目标依次是“求真”、“恰当”、“究底”和“优越”。

  关于价值论,有以下一些基本事实。

  价值属于科学认知,即对人类生活中的客观现象(事实)加以解读和描述的问题。价值论是关于客体对于主体之利弊的知识(主客体关系的知识),它的内容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评价和选择,其目的是弄清事物是否对主体有利,从而作出趋利避害的选择;价值论以利于主体为出发点,以选择为归宿。它强调从主体角度对客观事物进行判定,强调主体意志。把价值论视为对价值世界中价值规律的客观探索,是认识上的偏颇。

  值得进一步提示的是,在理论上,弄清价值领域里的客观现实与自己选择的价值取向(主张)、即“事实与价值”或“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关系,对把握价值论基本点十分必要。

  在上述6门科学中,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数学科学都是做“事实”判断,强调客观、中立、无偏好和“实然”,无需也不许做“价值”判断。人文科学侧重于对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研究,几乎不与作为客体的“事”或“物”发生关系。只有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才直接涉及价值问题。

  但必须指出,社会科学涉及的只是价值问题,而不是“价值论”问题。比如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商品与货币转换关系的,具体表现为收-支、借-贷、盈-亏、成本-效益等等价值问题。而从根本上说,经济科学是研究探寻经济事物和经济社会中客观规律。既然是“客观”,就仍然是“实然”问题而不是“应然”问题,从而不是“价值论”问题。尽管在实践中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常常交织模糊,概念上却必须明晰。

  皆知,管理横跨于“局域性”科学领域上,其鲜明特征就是,它统帅局域性科学中所有涉及站在系统主持(管理)者角度的状态优化和系统目标的实现问题,这些问题充分体现“应然”和管理者的意志。哲学中的“价值论”方法,成为管理科学的强大工具,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于是说,“价值论”特征是管理科学区别于其它科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二、管理科学的悖论特征

  关于管理科学中的悖论特征,在第十一章中已作表述。这里,只站在管理学的哲学定位角度,对其作进一步的认识。

  1、数学可以绕过悖论,管理则不能。

  因为悖论即逻辑悖论,它产生于(形式)逻辑范畴的“边际”模糊领域。对于数学所驰聘的数理逻辑——形式逻辑的典型与内核,它当然不可能正面去应对这些悖论,当遇到诸如“所有集合的集合”(涉及基数悖论)和“所有不属于自己的集合的集合”(罗素悖论)等类集合时,只能宣布在数学中不予考虑。由于这些问题根本不属于数学的数理逻辑典型范畴,或说在数理逻辑下这些问题无解,所以数学可以绕过它们。

  但是,对于管理中遇到的悖论,在管理科学中却不能回避。这是为什么?

  作个比喻性的解释:数学是把它要研究的对象,严格地纳入它的“加工厂”后再用其犀利精良的工具去解决,对拿不进“加工厂”的东西则不要。这样既保证了它的加工材料的纯洁性,又可确保加工成品的精美性。

  但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去“现场”面对现实,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学遇到悖论时不可回避,即使正面不能解决,也要迂回解决,至少得讨个“说法”。实际上,在管理中没有“无解”一说。没有最优解,可有次优解;没有次优解,可有满意解;没有满意解,也有非劣解(Pareto解)。当问题实在难以求解、化解或破解时,冷处理,静观其变,无为而为,“不求甚解”往往就是(最好的)解。

  2、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尖锐矛盾决定了“悖论”特征

  在客观世界中,管理系统面临的矛盾既尖锐又复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对立”性和“统一”(依赖)性都十分明显。二者间始终存在于若及若离、既是又非、亦友亦冤、和而不同,同而不合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协同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现势。管理系统中“悖论辈出”不足为奇。当然,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私利关系的复杂性。

  虽说市场上竞争双方的关系也尖锐激烈,但它在“对立”与“统一”二象中,毕竟主要表现为“对立”这一单方面,是一种纯粹的博弈;较之管理系统就简单得多。换言之,博弈和竞争只是管理系统中的一种而非全部,管理系统比单纯的竞争系统更复杂。

  3、多与少(无)的悖论

  几十年来,管理学理论探索中“学派如森”(仅战略管理就有十大学派之多),其中一大特点是,可以说人类科学中既有的一切可上升成为思想方法的重大成果都被借用、移植或引伸用于管理学,管理科学真可谓博采众长,不遗余力,发展迅速,成效斐然,成果丰硕。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悖论是,至今没有哪一派的思想得到公认和占优。这说明哪一种别的领域的理论学说放到管理科学都不完全合用。

  这一现象再次表明,管理科学应该有它独有的特征,有它真正独立于其它所有科学的实质。在价值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和管理集成化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有条件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对管理科学的各种理论和学派进行梳理,进行批判性重构,从而担当起建构深层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的使命。

  §3两个事实的澄清

  皆知,管理科学一路走来,发展迅猛,已从潜学变成显学,当前仍很活跃,且倍受关注。但较之其它基础科学它还是新兴的,其过强的实务特征和亟待突破的理论现状,使世人产生一些疑虑和看法,这在所难免。不过,这些问题都是本书内容可以回答的,有的也已通过不同形式作答。这里,仅就两个问题予以简要说明。

  一、关于管理科学的科学性问题

  过去社会上曾经有人对管理科学不够理解,认为它没有自己独立的基础理论,不像一门科学,似乎只在应付实践和实务。因此,尽管其规模很大影响广泛,也只能算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若这些想法仅仅在圈子以外的人群存在倒也罢。遗憾的是,在管理学界内亦有类似模糊认识,甚至有些人对此问题未曾严肃思考过,因此,就更谈不上对来自各方面的质疑给出有说服力的回应。

  实际上,本书写作的初衷之一即在于回答这一问题,应该说至此已经作了回答。本章§1、§2总结性地给出了结论。

  如前所述,在突破传统空间意识的基础上,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二象空间”的对偶理论,从而既正面地得到了管理科学特有的“空间位置”,又从管理者与被管系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人性特征出发,揭示出管理科学独立的特征,那就是“价值论特征”和“管理悖论”实质。

  这些都从根本上说明,管理科学确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

  二、关于“管理科学不实在,专业特征不强”

  此即是说,管理科学既不像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那样,有专门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操作,也没有人文社会科学那样对象分明、领域确切,似乎什么专业的人都可以进入管理界,随时都可以切入管理科学。

  这样讲并不为过,事实也大致如此。比如,管理学的研究生很多都是来自别的科学领域,其分布十分广泛,通常更受导师欢迎。因为比起“科班”出身的,他们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要强一些(统计学意义上)。实际上,这些非管理“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往往表现不俗,比较优势较明显。

  如何认识这一现象?是否由此说明管理科学浅显,不值得专门系统去学?

  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相对于其它“实在性强”的科学,的确管理科学不够“实在”。似乎哪里都有管理,但哪里都是其它“实在”科学的领域。其实,这正是管理科学独立于、区别于其它科学的特征所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不必然意味“不实在”,管理问题分布很广,表现十分平凡,正说明“管理”实践的普遍性。原来,问题出在疑虑者“实在性”意识太强,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太偏激,误解由此而生。

  (2)认为管理科学专业性不强者,同样出自对“实在性”科学的专业性印象太深,以致没有看到“专业性”是随其科学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特征来决定的。当今的科技表现出两个鲜明的向度:一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精、越来越专;另一趋势是各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强,综合集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管理科学既然是一门横断科学,更应自觉地理所当然地吸收各门学科的精华和养分为其所用,不但要和局域性科学深入沟通,尤其要与横断的专业间实现互跨和相互促进。

  须知,具体专业是专业,集成整合其它专业本身就成为一种专业,从某种意义讲,还是难度更高更有价值的专业。当谈及专业时,应作如是广义的理解。综合集成不是对各个部分的线性加总,管理对各门具体专业的集成整合,也决不是单纯的简单应用,综合集成大有学问。管理科学的专业性充分体现为它的兼容并包和集大成。管理的平凡性和普遍性天然地要求管理者知识面宽,与其它科学的专业沟通能力强。能从其它专业较易切入到管理正是管理科学的科学特征之一。

  当然,管理科学的专业性还体现为其自身独立的学理。这方面的工作仍十分薄弱,深层基础理论的构建亟待加强和突破,或许这正是被人诟病的“软肋”和管理科学的“痛”。

  还需指出,由于认为管理科学的“专业性”和“实在性”不强,导致在管理学界内部亦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那就是不假思索地(或无意识地)把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混同,把管理与工程技术混同;因向往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专业性和实在性,故寄希望于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既有成熟的研究途径去寻找突破口。这种忽视或模糊两门科学的本质差异,不是遵从管理科学的固有特征去探寻出路,而是一相情愿的沿用自然科学研究路线的做法,对管理科学的发展十分有害,也十分危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6145.html

更多阅读

信息的本质特征及其含义 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关于信息的本质特征,各种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的论述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信息具有普遍性、可感知性、载体依附性、可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可存储性、可加工性,等等。但信息为什么具有这些特征?怎样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特征?对

邪教的本质特征在邪不在教 深渊 邪教的本质

邪教的本质特征在邪不在教——就“地方召会”系列“邪教”案件的公开信从2008年以来三年里,“地方召会”被定为“邪教”的消息不绝于耳,省份有北京,浙江,安徽,内蒙、河南,广西,吉林……“地方召会”的信徒或者被行政拘留,或者被劳教,也有极

什么是本质特征? 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本质特征?超级评论员所谓本质:就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性特征和特点。比如:男人与女人的本质性区别特征是什么?接生婆是最懂这个的。也即只要是接生婆往婴孩的裆部一看(术语叫生殖

声明:《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论管理科学独立性特征》为网友生命要继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