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的首席领导者为什么经常会作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甚至会形成一些匪夷所思的习惯和"性格"?短板定律告诉大家,这并非像某些心理学家讲的是由于"特质"造成的,而是起因于他的能力上的一些短板。
我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发现:当一位领导者发现,面对局面正是构成他自身短板的那些素质成为取胜成功关键要素的时候,他不仅不会去努力弥补这个短板,反而他会尽一切努力试图使短板成为致胜的策略要素。
当一位没有商场职业素养的人物成为了企业领导者的时候,由于财务素养、流程知识、技术能力的普遍缺失,他一定会面对巨大挑战。他对业务的运行根本无法深度把握,因为他无力整合业务模式、战略、财务绩效。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领导者几乎无人会沉下心来卧薪尝胆攻破短板,直面挑战。相反,他们普遍采取了使短板成为优势的领导策略--把模糊的思维模式、政治手腕、帝王方法演变成为企业管理与人心控制风格。于是职场短板变成了"个性化的领导艺术长项"。
那些没有专业素养的领导者极少在后来成为了行业经营专家,而多数发展成为了以政治、谋略、怪僻为核心的思维与领导模式。
关于这一现象还有一点必须说明,与通常企业文化专家的观点不同,这些领导者之所以如此行动并出现这些演变,并非是出于理性的(观念指引的)、主动的积极策略选择,实际上他们完全是无意识的、自动的。当他的弱项遇到了挑战,他似乎是自然地选择了迂回的解决问题方式,继而在另一个"场空间"游刃有余地把短板变成了"长项"而且尽情发挥。(这是社会性理学发现的"自我合理化"的驱动)此时他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陷,相反他们通常还会蔑视那些他本来不可企及的职业素养。
这一切完全类似生物生存进化中的"适应"现象。但这种"适应"完全是以他的"自我"为中心,以方法去适应自己的弱点,从而使面临否定的自我人格在新的框架下重新得到肯定。属于削足适履。在心理深层这可能是来自对"弱点的恐惧"、"缺乏信心的焦虑",导致了采取自我保护的行动。
我们观察同时发现,这样出于对短板的迁就而发展出来的领导者行为策略,并没有带来经营的成功,因为你"拯救"的是自己的缺陷,然而这终究无法改变客观世界的胜败法则。
这个现象是极其普遍的,但主要集中于权力最高阶层。这可能还跟某种控制欲、面子文化、权力安全感有关,但支撑这个现象的更重要的现实事实是:组织对最高阶层的约束不足!CEO有太大的自由,行动的、价值观的、作出组织判断的。
因为同样情境我们发现在组织的中层,往往是另一番景象:遇到挑战,中层的经理们会拼力奋斗,发展能力,充实素养,长足发展。他们的行为往往被更高一级领导的认同方式所驱动,战胜挑战比选择借口、逃避更现实、更容易。
倒是像彼得原理讲的,那些到了顶层的人物(或部门顶层)进取却停止了或不彻底了。随着权力带来的在组织中的行动自由度的提升,许多原本被抑制的怪僻会逐步得到释放,甚至在有些人身上还被包装了强劲偏激的"价值观"外套(以激进来掩盖"护短")。
短板定律发挥作用的还有多种形式。总结这个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教益是:第一,成为了CEO,自律、自省是首要的修养。你务必要让一个更大的智慧监督自己,避免犯这个无意识的错误;第二,遇到挑战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正视它,困难通常比我们看到的要容易对付,战胜困难比积极的逃避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