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附件是《主体管理学》的核心模型之一,但是恐怕很多人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因为具备下述完整知识的人本来就不多:
第一、 企业运营的全过程知识,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运营流程;
第二、 企业财务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完整知识体系;
第三、 企业信息管理的前沿知识。
有了上述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了。不过,能够从这三个方面谈管理问题的人还是不少的,当前关于管理的书籍和咨询基本上都是与此相关。但是,有了这些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它们缺少“意识流”这一环,也就缺少“第一推动力”。其实,一个企业的复杂程度远远比不上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而人们已经差不多找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上帝”或者“大爆炸”,随后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过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结果。
而远比人类社会简单得多的企业只要找到第一推动力和运行规律,不就可以像驾驶飞机一样驾驶企业了吗?驾驶企业这架飞机的技术已经有了,就是当前最流行的:平衡记分卡(BSC)和企业绩效管理(BPM),虽然其中的指标设置还存在问题(更多的是经验指标而不是逻辑指标),但毕竟算是成熟的方法论了。当前管理理论的关键问题是“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也正是“中国式管理”能够抢得一块市场的原因,但同时也遭到“科学管理”派的猛烈攻击,因为它不能够“操作”,这个批评无疑是对的——神秘主义的东西怎么能够拿来传授呢?
那么,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吗?当然不是!当今人类的智慧成果虽然还不足以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但解决企业这点破事还是绰绰有余的,关键是要引入当前“意识科学”的最新成果,构建一个推动“信息流、资金流、产品流”的可以“操作”的“意识流”。当然,一篇短文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这里可以介绍一下当前基于神经生物学的意识理论的几个假设,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打开“意识”这个黑箱的途径。
1.意识具有表层可见的和无法观察的内隐、潜入的成分,如非学习的行为也可以成为意识;而学习行为在开始时有意识,而随后则可以变成自动化的无意识。(这是不是对学习型组织有指导意义?)
2.所有的意识都具有经济性的原因。在意识过程中,有一些属于大脑方面的原因,可以转变为可控制的结果;有些意识过程可以控制主要的反射活动,有时可以暂时消失,从而与心理动力相分离。(是不是为“经济人”假设提供了佐证?)
3.人的意识和觉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生儿没有意识,只有觉察;觉察到有利的信息就会逐渐转变为意识。动物的成熟和学习能够获得意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经验与环境交互作用积累的结果。(是不是可以证明企业的发展也是成长性的?)
4.意识与自我意识均是进化的结果,意识是高级的脊椎动物进化突现的产物。虽然大量冗长乏味的哲学成为意识问题主要的解决办法,但因为有了进化理论的指导,意识的起源问题能够变成科学的问题。各种意识现象以进化观点来研究人的内在经验,已成为当前意识及其脑机制研究的一大理论基石。(无疑也是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
5.自我意识与语言是同时进行的,他们与社会性共同进化。(企业信仰无非是一套“话语系统”,是通过语言来构建的,如果不研究语言与意识的关系,是无法建设“理性”而可操作的企业信仰体系的。)
当然,要想将企业设计成“飞机”,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日前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投资500~600亿元进行大型客机的研制,可知要研制企业这架飞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过主体管理学已经凑齐所需要的资料了,剩下的更多的是“手工”劳动。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携程”和“如家”两家企业在三年内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其实不过是沈南鹏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和放飞的,只是这两个企业都还只能算是轻型简易飞机,离大型喷气式客机还差得很远。
在主体管理学看来,企业家根本就不是什么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至少他们的力量和作用与政治家和军事家比较起来差得太远,未来的企业家就更不是了,他们将和飞行员一样,不仅飞机不是他们设计的,就连他们自己也不过是培训机构通过挑选和培训而“设计”出来的。
附件:流思维下的企业全息图
下面是在“流思维”指导下构建的企业整体模型,能够通过简单的形式描述企业的完整图景。
图解:
(1)基本概念
主 体——既可以代表企业,也可以代表企业内的每一个或每一个员工。
上 游——广义的供应商。
下 游——广义的客户。上下游可以统称为“客体”。
意识流——以主体为中心向外辐射。
信息流——随着意识流的所到之处沿反方向朝主体汇聚。
资金流——由下游朝上游逆流而上。
产品流——从上游往下游顺流而下。
(2)简要描述
任何一个企业(主体)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经营的是什么产品,该产品可以是成型的产品或仅仅是一个产品概念。有了这个产品(或概念)之后,主体的意识流朝上下游辐射,搜集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信息,当足够的信息汇聚于主体之后,主体控制资金流向上游,通过资金流使产品流向自己并向下游流去,最后使资金从下游返回,完成一个循环。
(3)预测性的形成以及企业的发展
上述循环只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基本过程,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驱使自己的意识流越国临近的上下游向上游的上游和下游的下游延伸,即通过获得“客户的客户”的信息以增强对客户行为的预测能力,进而对客户的行为产生影响。可以说主体的意识流辐射得越远,主体的预测能力越强,发展空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