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理论与一个新产品一样,要想走向市场为大家所接受,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身的定位,不仅要明确自己是什么和不是什么,更要明确自身与其他既有理论的相互关系,是替代某一理论还是填补某个空白,或者是某几个理论的综合。基于此,本文就是为《主体管理学》寻求自身的定位,大致思路如下:
按照现有的学科分类方式,我们可以将现有的所有理论分为“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而自然学科又分为“理论学科”和“工程学科”(简称“理科”和“工科”),对于这样的分类目前的分歧不大,分歧在于对人文社会学科该如何分类,有学者提出了创造性的观点,认为对于人文社会学科也应该按照“理论学科”和“工程学科”进行分类(详见徐长福著《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学科分类思路中,《主体管理学》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因为主体管理学并没有创立任何新的理论,而是对已有理论的综合运用,是一套从实践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出发来选择和运用各种理论以实现自身目的的方法论体系,因此可以定位为“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工程学科”。
一、 理论理念与实践理念
徐教授的思维方式划界理论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与我国主流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在1994年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有相关的论述,书中提出了“实践理念”这么一个概念作为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一个中介环节,也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设了一个桥梁和纽带,具体内容如下。
1.什么是实践理念
理性认识所反映的是客观实际中一般的规律性的东西,而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总是具体而复杂的,因而理性认识的成果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活动。要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就必须首先结合实践活动的特定需要使理性认识具体化,形成和建立一定的实践理念。
实践理念,是指人们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观念模型或理想的蓝图,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实在客体的观念原型和根据,现实的实践结果就是这种实践理念的对象化、实在化。
2.实践理念与理论理念的关系
实践理念是相对于理论理念(理性认识)而言的。理论理念是指反映客观对象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实践理念则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制定的改造客观对象的构思、规划、方案等等。
实践理念必须以理论理念为基础,但它并不是理论理念的简单逻辑推演。在反映内容上,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除了理性认识所揭示的关于客体的存在状况、内部结构、本质属性、运动规律等知识外,还凝结了关于主体的需要、主体的能力和主体的活动的认识。
(2)除了关于主体和客体对象性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的知识外,还包含着关于这种关系对主体的意义的评价。
(3)除了关于主体和客体关系“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外,还加上了主体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应如何”的决断。
因此,实践理念是理论理念(或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必要环节。
3.实践理念的建立途径
实践理念的形成和建立,必须依据客观世界的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实践理念就是这两个尺度的观念的统一。实践理念作为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介环节,它的建立只有在主体通过理性认识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取得一定的结果并利用这种结果时才是可能的。同时,实践理念也体现着人的意图、欲望,因而包含着对人的本性和需要的认识。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内容,就成为建立实践理念的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
(1)建立实践理念必须以理论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物的尺度,形成关于外部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亦即形成关于客体的理论理念。
(2)建立实践理念也必须反映人的内在尺度,全面地把握人自身的本性、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本质力量(能力)。
实践理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主体在观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其内在尺度运用到物的尺度上去,创造出某种“理想客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主体思维对实践客体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综合来实现的。
而将内在尺度运用到物的尺度上去,对实践客体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综合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 ,它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语言符号的操作。语言符号携带着不同的信息,思维通过语言符号的操作,把那些表征着为人们所需要的事物的构成要素、属性、规定等等的信息分解抽取出来加以综合,形成一种以语言符号(或形象)表现的新的信息组合。这就是按一定方式体现了两个尺度内在统一的实践理念,它是实践结果的观念模型即理想客体。
实践理念的这种形成过程与主要从外部世界输入信息、获取客观内容的理论理念的形成过程不同,它不是对现成事物的单纯肯定性的反映,而是一种包含着否定性或扬弃的反映,它舍弃了现成事物中那些与人的需要不相符合的方面或因素,并按照人的需要对现成事物的结构方式进行了理想的改造。
4.实践理念的意义
作为由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必要环节,实践理念不仅包含了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普遍性知识,而且结合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需要,并将二者内在地统一起来。实践理念超越了抽象的理论形态,进而成为具有强烈现实感的实践意识。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结果,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因此,与理论理念不同,实践理念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
二、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
人的思维本来有理论思维(认知型思维)和工程思维(筹划型思维)之别,这在自然科学中是区分得很清楚的,但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却一直不分,二者混淆不清。
1.理科与工科
要想创建一门学说,首先必须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究竟是在“探求事物的道理”还是在“绘制生活的蓝图”?
探求道理,意在将一种本然的法则揭示出来,供人们去遵循;绘制蓝图,意在刻画一种意想之中的应然状态,让人们去实施。这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工作,它们在自然领域的研究中如今分得很清楚:前者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理论学科,后者则为工程学科。然而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却没有这样的划分,结果导致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缺乏应有的界限:一方面是误用逻辑一贯的理论思维去设计工程,另一方面是误用非逻辑复合的工程思维去建构理论,以致于理论原理没有客观的约束效力,工程图纸没有实践的可操作性,二者相互僭越,恶性循环。
我们曾经非常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但是对于联系的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联系”往往变成了“贯彻”,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持贯彻,“贯彻”不下去,从来不考虑“理论”会有什么问题,当然实际也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的态度,只能归罪于人们对待理论的态度不忠、坚持和贯彻得不够彻底,于是“理论联系实际”变成了借助理论权威来纠正人的态度甚至给人“洗脑”。正是在这样的“坚持”和“贯彻”之中,人与人的关系遭到了极大的扭曲,生活被引向了绝路。
在通常所谓的自然学科中,认知和筹划、理论和工程、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是分得很清楚的。数学家在研究三角形时,知道自己是在研究一种道理,而不会以为宇宙中实存着这样的三角形,更不会觉得因为三角形原理成立所以三角形工程也成立。工程师倒是可以搞一个三角形的建筑物,不过建一个纯粹的三角形和建一座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建筑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建三角形建筑物时,工程师除了必须遵照三角形原理外,还必须考虑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建筑材料的属性、地址条件和环境状况、建筑物的外观与装饰、工程的经营与管理等等,即必须遵照物理学、化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原理。在这里,数学家不会因为工程师在建筑物设计中将各种毫不相干的学科理论“混为一谈”而指责他缺乏一以贯之的理论逻辑,工程师也不会因为数学家的纯粹三角形根本建不起来而嘲笑数学理论的虚妄不实。理论就是理论,工程就是工程;科学就是科学,技术就是技术——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在自然许学科中分工明确、各得其所。
而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思维是混淆在一起的,许多得到公认的理论家在阐述完自己的理论之后很少能忍住不顺便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的,在他们那里,工程设计跟理论研究总是如影随形。
2.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混淆不清的根源
人文社会学科之所以不能象自然学科那样清楚区分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主要在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质的差异。
自然学科中的理论学科(简称“理科”),单纯以自然界的道理作为研究对象,单纯以求解自然之理作为研究目的。自然界就其自身而言是一个无价值的世界,只有“本来怎样”(本然)的问题,没有“应该怎样”(应然)的问题,这使得理论思维就其内在过程而言不必受价值需要的干扰。可以说,理论思维只有在对自然界的研究中才能保持其思维品质的纯粹性。
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学科,面对的是人的世界,这个世界随时都在发生和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同时依然存在着“本来怎样”的问题,并且两类问题总是相互缠绕。
单纯“应该怎样”的问题落到实处就是工程问题,不论在自然学科还是在人文社会学科,工程学科(简称“工科”)都应以人的价值诉求为己任。不过,既然“应该怎样”的问题是一种本然的人文社会现象,理论思维按其本性也能够将其本然化。“应该怎样”本然化后就成了“本来应该怎样”问题,简称“本应怎样”。“本应怎样”从提问方式看和“应该怎样”确实不同,但从提问内容看并无二致,这就造成了“理科”和“工科”在问题上难分难解、在思维上无从划界的症结。
“本应怎样”的问题是人文社会学科特有的难题,正是这个难题使得理科和工科之分没有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得到贯彻。由此带来的首要重大后果是:我们常常理所当然地将理论研究直接当作工程设计,将理论体系直接当作工程蓝图,总以为理论上成立就等于工程上可行,即使在实施中碰壁,也往往归咎于或者理论不够成熟,或者施工不合要求,而意识不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混淆了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用理论思维越俎代庖地去处理了本该由工程思维处理的问题。
另外一个严重后果是:我们还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工程思维去构造理论,将主观的价值意图对象化为客观道理,把“应该怎样”直接等同于“本来怎样”。
3.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必须各司其职
理论思维有两大要领:一是寻求个别事物背后的哪个“本身”,二是发现各种“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身”就是事物的共性。理论思维的最高追求就是自圆其说,消除任何自相矛盾的可能。
工程实施的首要前提就是为它找到现实主体,即找到工程的老板、工程的出资人、工程的甲方或工程的用户等等,总之必须先搞清楚谁需要这项工程、谁为这项工程付费。因此,工程设计必须从现实的个人或群体的有效需求出发,即必须从具体性和个别性出发。
可是理论思维按其本性就是从概念出发,从抽象性和一般性出发,因此,用理论思维设计工程肯定首先考虑“概念”的要求,而不是“主体”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既不能说工程设计不该从现实的人出发,也不能说理论思维不该从概念出发,而只能说不该用一套从概念出发的思维程序去处理一堆需要从现实主体出发的工程问题。
反之,用工程思维构造理论,则意味着一切说法都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异,理论研究从而不必追求一以贯之的品格,以至于出尔反尔、翻云覆雨成为家常便饭。
正常的秩序应该是:理论活动生产理论,但不强制工程活动消费自己的理论,更不强制工程活动只消费自家理论而拒斥他家理论;工程活动生产图纸,所消费的理论由它自主采购,但不强制理论活动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更不亲自生产理论。如是,双方都既安分守纪,又互相制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当然,这不排除有的人可以一身二任——既搞理论又搞工程,但那样的话,他必须在搞理论时自觉接受理论规范的约束,在搞工程时自觉接受工程规范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从理论活动进入工程活动后的独断专行,以及从工程活动进入理论活动后的随心所欲。
4.重建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人文社会学科中的理工不分使这类学科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稳固的方法论基础。考订材料的学科、探索道理的学科和设计工程的学科各自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思维方式,一直以来并不清楚,也没有被作为问题加以关注。因此,我们常常把考订材料当成给对象贴理论标签;把探索道理当成不同理论体系中各种名人名言的大串联;把设计工程当成排他性理论学说的图解,以至于材料描述不周详、道理推演不必然、工程设计不可性。
这种学科方法上的混乱状况是这个领域的人类智力成果远逊于自然学科成果的一大根由。在这种情况下,重建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势在必行。
三、主体管理学应运而生
人类文明至今已经绵延了五千多年,全球化使得地球成为了一个村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理论学说层出不穷,知识与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理论既很容易又非常危险,容易之处在于只需借助时空差异将彼时彼地的理论搬移到此时此地就能博得喝彩,或者将不同的理论勾勾兑兑就能推陈出新;危险之处在于又有多少理论能够经受全面审视和严格拷问,从而得到广泛认同和持久传播。主体管理学既然诞生,就无法回避,也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
主要参考资料:
1.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2004年6月第13次印刷
2.徐长福著,《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