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顾雏军以每股2.73元的价格,收购科龙电器20.64%的股份,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顾雏军以及他的格林科尔由此在国内一战成名。
此后,顾雏军以旋风式的速度和态度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力图打造自己的产业帝国。收购威力为小家电空调建设铺路,收购吉诺尔、上凌、远东阿里斯顿生产线(需要加)仅仅是预演。
2003年5月,出资2.07亿元收购美菱20.03%的股份,使得冰箱业四大家族(科龙、海尔新飞、美菱)并立的格局瞬间调整;
2003年12月,出资4亿元入主亚星客车,并收购襄樊轴承打造汽车供应链;
2004年,100%控股两家国外企业为国外生产销售提供服务。
2005年8月,顾雏军被捕,科龙被拍卖。
2006年10月,香港证券交易所给格林科尔发出通告,如果再不能找到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将于2007年3月将格林科尔退市。格林科尔系接近崩溃。
——《成败顾雏军》
顾雏军一定不甘心,眼看着自己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在随后的日子就只需要稳稳当当地执行就行了,据说,他还曾经和海尔接触过,希望双方联盟,成就白色家电帝国,但是,所有这一切梦想,仅仅因为一个喜欢出风头的学者的一篇文章和网络暴民的舆论,就使得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自己被拘,科龙被拍卖,美菱、亚星被收回控股权,格林科尔将退市,整个格林科尔系接近崩溃。
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顾雏军并不是企业家中的特例,比较特别的是,他最后被刑拘,并要承担司法责任,而很多企业家,他们的梦想无法实现,并不是因为外部力量的干涉,而是因为,在企业内部,好像梦想只是企业家的梦想,而没有成为整个企业的梦想。
可能,对于管理来说,“愿景”是比“梦想”更专业的词汇。
愿景这个词,来自于对英文词汇“VISION”的翻译,中文本来是没有的,中文只有“愿望”和“远景”,但是,好像“愿望”太强调主观性,有点一厢情愿的味道;“远景”太强调未来性,有一点遥不可及的感觉;因此,翻译的人创造性的将两个词汇结合起来,变成了“愿景”,表示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远期目标。
“愿景”这个词一经出现,就取代了“愿望”和“远景”的地位,在管理中流行起来,成为管理中的常用词汇和核心概念,因为它既是关于远期的目标,又意味着是很靠谱可以努力实现的事情,正符合组织管理者的需要,被组织管理者广泛的使用。
愿景的出现,被很多管理者和管理学者当作宝贝一般抓住不放,好像只要把“愿景”两个字拿出来,组织的一切问题都能够得到顺畅的解决。在这些“愿景派”的眼中,愿景是标竿、是方向、是动力,好像具有“佛法无边”的法力。让我们来看看有关的论述。
在一本号称开创了红色管理的书中,作者总结了组织愿景五个方面的作用:
形成组织的凝聚力组织愿景能够凸现共同目标,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凝聚力。(似“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更为准确,原文如此)
……
伟大的愿景一旦出现,大家就会舍弃琐碎之事。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组织就会陷入经常性的琐事的纷争中。
你的企业越大,企业中的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就越多。企业愿景是这些人走到一起的唯一原因。
……
激发组织的内驱力
孕育组织的创造力
愿景是困难时期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
愿景是可以用于竞争的有力的武器
而且在很多管理学者的眼中和笔下,愿景就像是一个威力强大的宝物,愿景一出,谁与争锋?看起来,愿景的力量确实非常巨大,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组织的管理者就好当了,提出愿景来,然后躺着睡大觉就行了,等着组织成员努力实现就行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会有这么多组织的管理者看着总结叹气,唉,今年的业绩怎么又没有完成,三年前的愿景落空了,五年的规划得加把劲啊,不然,恐怕也要泡汤了。
在这些人纷纷强调愿景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我总是想起望梅止渴的典故,望梅止渴可以解决一时问题,它能解决长时间的问题吗?仅仅提出一个愿景就能有这么显著的作用吗,员工会自动和主动将企业愿景当作自己的愿景吗?如果不能,愿景还有有那些大师们所吹嘘般的威力无穷吗?
愿景自然是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决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许多人的希望和企盼都常常受到不良的自我意象的限制,而这种想法是由他们以往的经历所造成的。如果他们认定自己懒散无能,他们往往就不会努力使自己成为最为敏捷、能干的员工,他们的自我意象很可能是他们将接收到的信息加以内化的结果。然而,如果他们内化不同的信息,即认为自己能够胜任的信息,他们就更有可能为获得这种能力而努力。
但是,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的词——“内化”,没有这个“内化”,愿景就是静止的,是虚幻的,是口号,是空想,什么作用都不会有。只有当它被员工内化,愿景才有静入动,“活”起来。
很多组织年终总结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组织的管理者在台上激情澎湃、口若悬河、信誓旦旦地宣称组织在未来的目标,台下的组织成员也听得激动不已、情绪高昂。随着管理者的描述,好像美好的“愿景”就要实现,美好的生活就将展开,形势一片大好,我们的生活美如画。
当进入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我们问问组织的成员,组织的愿景是什么,他们往往能够很顺畅的回答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说明组织的宣贯工作做得很到位,关于愿景的文字描述已经被组织成员记住了。但是,如果问问他们:“您的工作跟组织愿景的实现有什么关系?”很多人要么是一连茫然,好像这个问题很不可理喻,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要么是这样回答我们:愿景那是组织的大目标,那是老板操心的事情,我这样的小职位能做什么贡献,哪里还轮到我做什么贡献呢,我不过是一个打字的。
“我不过是一个打字的。”这个回答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人问三个正在建造房子的人他们在做什么,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头。”一个工人说:“我在建房子。”一个工人说:“我在建设美好家园。”
后来,回答说“砌砖头”的,一辈子在“砌砖头”;回答说“建房子”的,成了建筑师;回答说“建设美好家园”的,成了规划师。
这三个人的回答都不是错的,可是,为什么三个人最终的差别会这么大呢?
首先是来源于认识的不一致,分别是“砌砖头”、“建房子”、“建设美好家园”。
随后,因为认识的不一致,导致工作态度也会出现不同,“砌砖头”的,自然希望能够越快砌完越好,这样,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建房子”的,将自己的工作与房子的建设看作一个整体,提升了自己工作的性质,自然希望房子建得更好;“建设美好家园”得,将“这个房子”与城市联系起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相比于“建房子”的,更进一步地提升了自己工作地性质,自然希望房子除了本身好,还希望可以在其他方面更加协调。
最后,认识不一致,态度不同,思考不同,努力不同,结局自然不同。
“我不过是一个打字的。”对个人来说,这个回答也是对的,但是,这个回答就像是上面的“砌砖头”的回答一样,不过是就事论事,看不到自己对组织的价值,也就不知道自己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性,最可能的表现,就是把工作当应付,当交差,希望早完成早好。但是,如果组织的每个职位都这样,那组织的愿景还有可能实现吗?
其实,愿景本身只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和形象,是无法诱导和强迫组织成员采取行动的,要使得愿景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需要的是愿景能够得到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同,也就是将愿景的信息内化,没有这种认同和内化,愿景再说得天花乱坠都是徒劳。
自世界500强排名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企业的世界500强梦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检视现在著名的企业,联想、海尔、TCL、海信、长虹,等等,可能除了低调的华为,就连上面提到的科龙,都曾经提出过在某某年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它们前赴后继,努力为这个梦想而努力,不过,如果这个梦想没有传达到企业的所有员工,没有被员工内化,而只是老板在台上声嘶力竭的宣扬和在媒体面前信誓旦旦地表述,是没有什么实现地可能性地,世界500强,将只可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无法触摸。
有的人可能会说,愿景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是因为愿景只是一个目标。如果只有这样一个孤零零的目标,而没有战略规划和战略步骤的跟进,那么,实现愿景的途径也就没有找到,愿景自然无法实现。
可是,如何找到实现愿景的战略规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