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资金,不是基金经理,甚至也不是什么政策,最重要的是大牌的分析师。到目前为止,中国证券市场就缺少能够呼风唤雨的大牌分析师,没有像当年在华尔街“吹”起全球网络股 神话的大牌。不过,即使中国现在没有大牌的分析师,曾经流传的中金公司关于股指看多和看空的分析就非常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并在市场中形成了不小的影响。这样的事实表明,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已经开始左右中国证券市场的走向,对于一直处于“黑嘴”包围中的股民来说,这样依靠分析师价值分析的投资肯定是好事。
但是,证券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处于浮躁之中。目前券商和分析师为了提高排名而竞相买票的丑闻正是这一体现,隐藏在其背后的是利益冲动,无论对券商还是对分析师本人来说都是如此。
问题是,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到底是否物有所值,到底是否真能挖掘出上市公司的本来价值?股市中由于“歪嘴和尚念歪经”而导致投资者巨大损失的不乏其例。
券商“以研养研”以及分析师提高自己的排名,需要货真价实的研究报告,而这也是市场之所需。但市场决不需要那些为了排名而通过买票来沽名钓誉的分析师。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不是真金子,顶多也不过昙花一现。
品牌就是资本,意味着话语权和源源不断的利益。买票-提高排名-利益已成时下某些分析师的“食物链”,诸多券商也对分析师的买票行为给予鼎力支持。但这种以投机取巧方式获得的“食物链”毕竟是脆弱的。俗话说,大浪淘沙,只有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析师才会赢得市场的尊敬,也才会赢得投资者的尊重。
股市的熊转牛为分析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也为分析师买票提供了“温柔的土壤”。不忙研究忙买票,只能说明市场在不知不觉中遁入畸形。
很明显,买票行为不仅打乱了市场正常的游戏规则,也扭曲了券商之间的竞争。行业不正之风的蔓延,其最终的埋单方必然还是市场。对于券商和分析师这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举动,市场的监管者是不是应有所作为?同时也要给希望自己成为中国大牌分析师的兄弟们一个忠告:千万别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