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无疑是目前市场上的焦点,其191亿美元的融资额也创出了全球IPO项目的新记录。作为A股市场上首家以A+H方式发行的公司,工行上市破天荒地“勇夺”八个“第一”。其实,在工行上市的背后,承载着管理层太多的希望与期待。
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一直是管理层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是A股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接轨则首先体现在发行价格上。尽管此前中行在H股上市后快速回归,但严格地说,中行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A+H”。其一,中行的A股与H股发行存在时间差,H股在前,A股在后;其二,中行A股与H股在发行价格上存在差距,H股发行价格为2.95港元(折合当时人民币3.04元),而A股的发行价格为3.08元。也正因如此,工行的A+H就显出特别的意义来。
此次工行A股H股双双以询价区间的上限发行,其中,H股的发行价格为3.07港元,A股发行价格为3.12元,其对应的市净率为2.23倍,是在港上市的国有四大银行中最高的。而在申购方面,无论是A股市场的网上申购,还是在港的H股申购,其冻结资金的规模也均是最高的。如果不是许多国内基金受限于规则的制约,A股网下的超额认购也决不会只有14倍。很明显,工行境内境外都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
尽管如此,当初若不是管理层的倾囊相助,工行定然不会享受到目前的“礼遇”。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工行的总资产为50419.43亿元,而其不良贷款率却高达21.16%;2005年底,工行的总资产上升为64541.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69%,资本充足率为9.89%。工行的财务指标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一方面得益于2005年4月中央汇金公司向其注资150亿美元;另一方面,在5月份,工行完成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的剥离工作;6月27日,工行与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签订了总额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的转让协议。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工行才可以轻装上阵,才有机会遭遇投资者的青睐。
根据工行的《招股说明书》,2006年上半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51.43亿元,每股收益为0.0878元,在发行A股和H股之后,预计今年每股收益为0.14元。沪深股市中,业绩高于工行的不在少数,就是中期每股收益高于工行全年指标的也比比皆是。可令人遗憾的是,市场中将工行夸张为大型蓝筹的声音不绝于耳。工行大则在矣,要说蓝筹则未必称得上。由于工行盘大权重,出于调控指数的需要,上市后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战略工具将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投资者来讲,投资于这样的蓝筹到底能获取怎样的收益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工行之所以能得到境内外投资者的追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工行成立二十一年来,其不良贷款余额曾经高达8000亿元,平摊到每年为380亿元。按照工行目前每年的盈利能力,几乎要将其利润吞噬大半。即使在工行上市后公司治理结构有所改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笔者认为其还不足以抵消因“家大业大”所产生的不良贷款对业绩的影响。因此,对于工行上市后的成长性,长期来看笔者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另外,为了保证工行能够平稳发行和上市,管理层的“政策之手”再一次在市场中出现。发审委歇工、新股的发行和上市少见踪影。由此导致了众多“大象”们的纷纷起舞,在被扭曲的牛市行情中,“二八现象”又重演了,许多投资者赚了几百点的指数却没有赚到一分钱,这真是对牛市的极大讽刺,也折射出这个市场的悲哀。但工行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中国股市的最大庄家——管理层为它保驾护航。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行政手段挟持市场是管理层贯用的伎俩,此次工行上市同样暴露无遗。笔者在此要问的是,频频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中国股市离真正的市场化到底还有多远?
本月27日工行将在A股和H股市场同时挂牌,而目前上证指数已创出新高正在攻击千八,投资者人气高涨,市场环境对工行相当有利。但我们不要忘了,中行上市前,市场也是一片看好,但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7月5日中行上市时指数出现“井喷”,但其后便拖累股指下跌调整,幅度达200余点。事实证明,由于权重大,中行上市成为股指下跌的罪魁祸首。“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工行目前与当时的情形有诸多“雷同”之处。但是,由于23日后市场面临着“小非”解禁的第二次高潮,其对大盘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工行到底会以怎样的姿态亮相,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