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约瑟夫·马利奥凯蒂(Joseph Magliochetti)
死亡年龄:61岁
死因:胰腺炎并发症之死
评价:为公司改革制定明确发展策略
交接手段:公司内部选拔
交接方式:空降CEO,平稳过渡
接任者:迈克尔·伯恩斯(Michael J. Burns)
潜在危机:CEO空降兵能否成功需长期验证
2003年对达纳公司(Dana Corp.)而言是个多事之秋:公司的利润边际从1998年就开始下跌,因此公司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9月份,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马利奥凯蒂突然病故,而此时公司正面对一桩恶意收购——一个规模次于达纳的竞争对手试图接管它。
具有百年历史的达纳公司主要为各大汽车公司生产轴承、刹车器和引擎部件,2003年头9个月的收入就达到74亿美金——无疑,这是个大家伙。
约瑟夫一直致力于使它更集中化些、更小些,以提高利润边际,但他的突然病逝导致这一过程中断,达纳也因此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公司最高管理者的突然空缺,达纳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手足无措;相反,它的反应相当及时和稳健,当然,也很特别:董事会随即任命科宁的前董事长格兰·辛纳为代理董事长,并任命公司汽车系统子公司负责人比尔·卡罗为代理总裁,以全力应对敌意收购。
在竞争对手的恶意接管被挫败后,公司董事会才在今年3月正式任命原在通用汽车任职的迈克尔·伯恩斯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而辛纳则留任董事长——公司需要充足时间在外部和内部挑选合适的领导人。
从伯恩斯上任三个月来的表现看,约瑟夫所推进的工作被切实继承了下来,因为很明显,伯恩斯理解和支持使达纳更集中化的重大意义。年收入22亿美元、占公司年度收入20%以上的汽车零件销售业务也被剥离出来,公司宣布希望能够在今年的6月之前将此项业务售出。
伯恩斯公开宣布,提高公司的毛利仍然是公司的头等大事,当然,这需要公司持续降低成本。因此,达纳未来将会集中进行材料采购,以使得这一过程更有效。伯恩斯还努力使达纳能够更加贴近其顾客,并开始推进公司在亚洲和欧洲的业务。
达纳的董事会本来就寄希望于伯恩斯能够给公司带来变革;至少现在看来,伯恩斯不负众望,开了个好头,成本削减、新业务的获得以及销售的增加使得公司股票的价格增加了38%。有理由相信,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