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事总是让人百感交集,剪不断理还乱,怎么都清不出一片净土来?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亲身经历才会了解吧。为何会这样呢?人为拉动还是时势使然?是什么因素弹奏出了房产界的复杂乐章呢? 从去年年底开始,房价便在上涨,如今已经持续了9个月左右。近期北京五道口“10万元1平米”的房子,成为备受热议的焦点。从做空大师美国的查诺斯到中国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都频频发出警告:“楼市存在明显泡沫,且可能失控而破裂。” 此轮房价上升是在限购、限贷的背景下进行的,与以往的房地产上升有了截然不同的含义,它体现了通胀压力在上升。
![剪不断理还乱的全首诗 剪不断理还乱,难解其中味](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54659401040.jpeg)
首先刚性需求出手是个典型的标志。2011年受制于房地产调控交易量下行,刚性需求者进入观望期,但随着房价上升、货币发行量上升,刚性需求者着急入市,因此触发了房地产交易量的暴发式上涨。而从也许房价上涨的出发点上看,以往的上涨原因大多主要是高收入阶层投资所需,而这次上升则是中低收入阶层意识到未来通胀上升的风险集中购房的结果。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交易者为了规避税收风险。虽然各地尚未出台国五条的细则,但严格按照差价征收20%所得税,以及未来可能扩大房产税试点,意味着未来的交易与持有成本将上升。交易者最理性的反映就是及时交易,以免除税收上升的后患。这与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等异曲同工,消费者往往赶在优惠期限内购车,出现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当优惠政策到期后,汽车销售就会进入低迷期,从美国到中国无不如此。不要看现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交易额是平常的3倍以上,如果房产税政策落地,很可能就会进入交易的低迷期。 目前,未来的风险不会聚集于房地产市场,而会体现在其他两个方面,由于刚性需求者追逐房产,通胀前景上升,普通人的消费意愿将大大下降,这说明了目前购房火爆是通胀压力倒逼的结果。房价失控的背后是结构性调整,是拥有多套房者逐渐抛售房产,是刚性需求在通胀压力下的大爆炸。 小贴士:购房恐慌事出有因 每当政府针对房地产现状出台新政前期,总会造成短暂性的购房恐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种: 1、信心不足。国民对政府调控效果缺乏足够的信任。民间戏语“房地产调控是越调越高”,从侧面也反应了民众面对高涨房价的无奈和仅存的一丝期待。 2、信息不均衡。开发商和房产中介因个人利益屡屡误导民众,造成一些信息相对不均衡的购房者恐慌性购房。 3、投机行为。行政资源的垄断以及投资渠道的狭隘,也是造成对房地产久调无成效的一个因素。“房叔”“房姐”“房祖宗”的出现,相信也代表一部分人的现状。同时作为某些行政部门,主动寻求途径规避政策,造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经过对行政资源的寻租出售,使得一部分持币观望的投机者,获得购房资格,从而暴利。 4、国民福利分配不均。教育资源,市政投入的不均衡,影响了相当一批人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