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主要是在强调主动出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战术的运用上,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主动进攻,首先在气势上占了上锋,有如先人所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其次则是可以抢占先机,寓防于攻,寓攻于防;即攻即防,即防即攻。用巴西一位足球教练的话说就是“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而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讲,这叫做“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
喜欢玩战略游戏(尤其是电脑战略游戏)的人,应该更能体会到“攻胜于防”的道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主动出击,才可先发制人。在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我总是想先布置好防御之后再去进攻;因为我觉着,有了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再去进攻不是无后顾之忧吗?然而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失败多成功少,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更为宝贵的时间。这令我反思,并慢慢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多是失败的结果,是因为建好一个防御堡垒的时间远远多于对方拔掉你一个防御堡垒的时间,这样即使你造的再快也赶不上敌人破坏的快,如此必然事倍功半,遭遇一次又一闪的失败。即便是偶尔胜利,也是侥幸过关,而且损失惨重,时间漫长。 这让我联想到现实中来,中国的万里长城,建造之初的目的便是防御外敌入侵。可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被入侵者轻松越过,进得关来。再有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当希特勒的军队偷偷从阿登山道中穿过,突然出现在法国境内时,人们才发现,被寄予厚望的“铜墙铁壁”不过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摆设而已。由此,再次回到游戏中来,我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要防别人来攻击我?为什么不去主动出击,进攻敌人?毛泽东主席不是也曾经讲过“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吗?于是我开始主动进攻,果然如此一来,结果变成了胜多输少,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用的时间也少了许多。但是,一味的进攻,还是有失败,也有不小的损失。能不能有更好的结果呢?我想是有的。因为,失败和损失都出现在防御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反思后,我采取“攻防结合,以攻为主”的战略战术,结果几乎每次都是我的胜利,而且损失更小,用时更少。 真是两军对垒,勇者胜;勇者相对,智者胜。由此看来,“长胜将军”必然是那些智勇双全的将军中的佼佼者。这不禁让我想起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和赵云,三人中的长胜将军非赵云赵子龙莫属。纵观三人的始末,也不难看出,赵云之所以能善始善终,长胜不败,皆因其智、勇双全。关张二人勇虽无敌,而谋略逊一筹。最终才会有“夭亡”之祸,千古痛惜。 在另外一件事上我也体会到了同样的道理,可谓是异曲同工。打乒乓球很长时间了,可我的水平一直没有多大提高。虽然我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了很多改进,可还是没有多大的改观。于是我找来一本教打乒乓球的书,从头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希望能找到突破的出口。果然,名师一席话,可抵十年功。书中的讲解和指导,使我顿悟,尤其是那一句话,可说是一语道破“天机”:“攻击能力,尤其是正手攻击能力的高低,标志着球员水平的高低,并决定其发展的前途及风格”。想想自己在打乒乓球时,总是在担心失球,所以放不开手脚去进攻,更多的是在防御。难怪自己总是被动,原来是由于自己心理上的被动造成的。这才是自己的根本问题,是它导致了自己进步的缓慢,是它制约了自己水平的发挥。如果能突破这道关口,那水平的提高应该是必然的。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其它的东西,就打好每一场“战斗”而言,这句话也是很受用的。反正都是这个水平,何不变被动为主动呢?这样做的结果,必然要好于以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样的我,变被动为主动后,发挥明显要好,胜数也是越来越多。即使没有技术上的进步,在这种状态下,至少可以认真体会全力以赴的感觉,可以认真体会运用意志的感觉,可以认真体会奋斗拼搏的感觉。置胜败于脑后,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正如《六韬》所讲:“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君临之势,士气如虹;雄霸之师,舍我其谁?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但是进攻绝不可以代替防御。否则,只攻无防,必然变得盲目、莽撞,失去方向与根据地,落得一个“狗熊掰棒子”的下场。所以,要进攻性的防御和防御性的进攻并用,兵不厌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出奇制胜。毕竟,胜利才是根本。
方正姚体;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链接: 思海常啸 谈经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