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未来生存记 未来产品的生存方式1



没有顾客的消费,就没有产品生存的空间。

 

可是,企业眼中的好产品与顾客心目中的好产品,是两回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则新闻是:中国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先生到欧洲一户家庭进行市场调查,当问及欧洲某品牌的一款电水壶与海尔产品的比较时,女主人却指着这款名牌电水壶说:张先生,这是一件工艺品!显然,这是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回答,因为电水壶和工艺品原本是毫不搭界的两个行业,但是,这位女主人却将它们合二为一了。

 

当顾客与企业面对同一件产品时,定义却是如此的截然相反:在企业的眼里,电水壶被定义为小家电产品,而这位女主人却把它定义为了工艺品。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决定性的因素,使得这位女主人把“电水壶”定义为了“工艺品”?只有一种恰当的、合理的解释:顾客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产品还被摆放在仓库里时,产品是由企业来定义的,但是,当一个产品进入到社会生活之后,顾客会赋予它新的意义。

 

这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好产品却不受欢迎”了:当一个企业大声宣称“我的产品价格低、功能全、质量好”时,顾客却反问到:拜托,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凡是不符合我的生活方式的产品或服务,即使再好也是无用的垃圾。至少,它意味着企业基于某种“使用功能”来定义产品,是危险的甚至是荒唐的。

 

l         “合理性”与“合情性”

 吃货的未来生存记 未来产品的生存方式1

 

当下80%以上的产品,都是“非生活必需品”。

 

顾客判断一个好产品的标准,只取决于顾客的生活体验、生活趣味、审美标准等等,那么又应该怎样来界定顾客的生活趣味哪?它不取决于企业所做出的种种努力,而只取决于产品本身是否允许顾客介入并参与其中。显然,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产品是有结构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由一系列的产品要素构成的,当一系列的产品要素组合起来时,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

 

为什么必须将产品散件,集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荒唐的提问:不将产品散件集成起来的产品,那还能叫做“产品”吗?问题恰恰在此,我们知道,工业企业对于产品的认知,主要是集中在产品的“使用功能”上,只有当产品的散件被集成起来,产品才会具有使用功能,也就是说,流水线上的集成产品,主要是解决产品的使用功能,而它所刻意的解决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做法,却恰好将产品塑造成了一个封闭性的结构。

事实上,“合理性”仅仅是顾客愿意购买的基础,而“合情性”才代表着顾客是否愿意购买,而过去我们所注重的是产品功能的“合理性”,未来我们则更多关注的产品的“合情性”。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构成完整产品的各种元素,区分为物理性元素和生活性元素,通常来说,物理性元素构成了的产品使用功能,而生活性元素才构成了产品的审美功能。在过去,企业不仅信奉“功能决定形式”的经典原则,甚至会大声怒斥“使用与功能无关的形式等于犯罪”,因此,传统企业的产品,很少考虑添加或分离产品的生活性元素,甚至会刻意的消灭产品中的生活元素。一个显著的产品现象,就是产品的自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而它恰好是妨碍产品生活方式化的敌人。

 

在一个生活方式的时代里,产品更多的被用来感受的、而不是被拿来使用的,显然,这恰好与传统企业管理原则相反,传统企业管理更多的关注是产品的使用功能,却忽视了产品的审美功能,而在一个“感觉”的世界里,重要的是产品的生活性元素、而不是物理性元素。

 

确实,典型工业企业的生产标准主要是关注产品的物理性结构,以期达到最大的最满意的产品使用性能,他的言外之意是说,我的产品结构是合理的。当一个洗衣机厂家宣称他的产品能够洗多少衣物时,他仅仅是在描述产品的功能是多么的合理。确实,机械性的或物理性的产品元素,能够构成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当洗衣机厂家把散件组合在一起,它所关注的多半是产品元素之间的构成或搭配是否合理,譬如洗衣机的容量与电动马达之间是否匹配?譬如能够洗清脏衣服与滚筒的大小是否匹配?等等,最多,他也仅仅再关注之外的其它产品要素(譬如规则或尺寸)等等,

 

但是,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却并不代表着产品必然畅销。当一位顾客面对厂家喋喋不休的产品介绍时,却忽然说到“对不起,你的产品的颜色不符合我的要求”,这位顾客的言外之意是说,是颜色、而不是产品的功能,成为了决定他是否购买的依据和因素,而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却并不关注顾客的五官感受,更是不关心顾客的生活方式,事实上,顾客仅仅依据个人的生活方式来决定是否购买某一款产品。

 

因此,“合理性”仅仅是顾客愿意购买的基础,而“合情性”才代表着顾客是否愿意购买。

那么,什么是“合情性”哪?一般来说,合情性代表着符合顾客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个性生活等等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它是个性化的、而不是大众化的;它是独特的只属于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性标准。

 

即使是有大量的顾客几乎同时选择了同一款畅销产品,也不代表着它们失去了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而仅仅代表着它们的个性化生活方式正在演变成相同或一致,而使得一款相同的产品能够同时得到大众的喜欢,这其中,重要的是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的本身、而不是个性化生活方式的相同性或者一致性,假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是“非相同的”或者“非一致的”,那么,它就将导致曾经因为一致性而使得某款产品畅销之后发生滞销。

 

当然,企业不可能依靠“猜想”去获取顾客的生活方式,更不可能象“瞎猫碰上死耗子”一样的乱闯乱撞,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做哪?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顾客自己满足自己”,而顾客自己满足自己的方法,就是企业尽可能足够多的选择产品生活元素。满足所有的顾客个性化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提供足够多的生活元素来由顾客自己自由挑选和任意组合。

 

因此,提供足够多的“产品生活元素”,以方便顾客的选择和取舍,才是生活方式的原则和本质,它并不意味着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而是意味着生产出更多的、更丰富的产品元素(主要是指生活元素)。

 

“合情性”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尽可能的生产和提供足够丰富的生活元素,允许顾客自由挑选和任意组合,以便顾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来自己满足自己。

 

一般来说,我们常常是以“配件”来称呼产品元素,但事实上,“配件”是大规模的集成下的产物,它更多的代表的是产品的物理性元素、而不是产品的生活性元素,而产品的生活性元素,则代表着颜色、线条、形状、声音等等一些词语,当我们开始关注产品的生活性元素时,才代表着我们开始关注顾客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因为“颜色”代表着顾客对于生活方式的审美趣味、而“线条”才代表着顾客对于生活方式的个性选择,这其中,凡是基于人的五官而产生出的元素,几乎都是产品的“生活性元素”。

产品的“生活性元素”越多(而不是产品的物理性元素),才意味着顾客可以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余地越大、也就越充分,显然,它与以往的“满足顾客”的说法恰好相反,在早先的满足顾客的口号下,产品越是无逢衔接、越是质量完美、甚至是无可挑剔,越意味着顾客的满意度越高,而产品质量越是完美,反而意味着产品没有了顾客可选择的余地,而质量越好则可能意味着它恰好与顾客的生活方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质量至少不再是好产品的代名词了,它的言外之意是说,质量的好与坏不再是顾客购买的决定性因素了,而是产品是否代表着顾客的生活方式才是顾客购买的决定性因素,而顾客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则是通过企业提供足够多的生活方式来自己满足自己的。

 

“合情性”的第二条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提供足够多的生活元素以供顾客的选择和取舍,而当下“更广阔的天地”则是无国界限制的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既无国界限制、也无民族之别,它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使得顾客自己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可能,从这个意义来说,每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网络世界的存在,每一个企业都是网络世界里的网络企业。当一个企业在网络上公布了自己的产品可选择的生活元素时,就意味着“订制”成为了可能,当然,必须提供足够多的生活元素,才会使得订制变成现实,假如提供的产品的生活性元素是稀少的,那么,“订制”也就没有了意义,反而是不如直接购买由企业生产出来的完整产品。

 

“订制”的实质,就是顾客订制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意味着企业再也不能(主观的)左右顾客的生活方式了,而是顾客有了自己实现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力,它并不意味着生产流水线的倒掉或消失,而是意味着流水线上出现的不是完整的产品、而是零散的组建产品的各种配件,当然,这里所说的“配件”,更多是指产品的生活性元素、而不是产品的物理性元素,因此,未来的企业更象是一个提供散件的组装工厂,只不过,组装的过程不再是由企业包办替代、而是由顾客自己来组装自己的产品,而组装一个个性化产品的过程,就是满足顾客独特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也是顾客自己满足自己的过程。

“合情性”的第三条原则,就是个人的价值观,既决定了顾客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企业提供生活元素的多与少。

 

因此,企业主动的倡导一种价值观,则成为了主导市场和主动销售的标志。事实上,大多数的顾客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它们往往是跟随大流或者主流的“流行”往前走,一般来说,顾客有一个试错纠错并最终确定了自己价值观的过程,这其中,“试错纠错”就是顾客从喜欢一款产品到抛弃一款产品的过程,当一群顾客喜欢上了一款产品时,就意味着这款产品开始流行或畅销,反过来说,当一群顾客抛弃了一款产品时,就意味着这款产品开始走下坡路或者开始滞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只能被动的跟随着顾客的流行趋势哪?当然不是,事实上,有效的避免跟随政策的做法,就是主动性的创造一种流行,

 

“创造流行”就是“创造概念”,而概念则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因此,聪明的企业总是在制造一种概念,而概念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却可能是代表着一种流行,从这个意义来说,商业的原则是在商业之外的社会生活中,而成功的创造一种价值观,也必将导致企业产品的畅销和流行,一般来说,价值观的影响力越大,影响的顾客群体也就越多;价值观的影响力越广泛,意味着顾客群体也就越庞大,

 

显然,它与价值观的高或底没有关系,也与价值观的正确与错误没有关系,而是只与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接受范围有密切关联,确实,从社会意义来说,价值观存在着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是,对于商业活动而言,则是仅仅判断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受众的多少。所以,“合情性”的最高原则和境界,就是倡导一种表现为“概念”的价值观,并尽可能的使它普及和流行起来。

 

l         产品创新:源自生活元素设计

 

产品并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设计本质在于改善生活品质。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产品的创新,主要来自于产品中各种生活元素的重新组合与设计。

 

创新的常态并不是一种发明、而是一种设计。事实上,全世界每天的技术性发明多如牛毛,可实际上成功转化为产品的发明却凤毛麟角,发明的转化率还不到发明总数的10%,而设计则是来自生活性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它主要是在现有资源上进行重新的搭配、配置和组合,而设计之所以能够产生出创新的效果,是因为“设计”的功能主要在于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发明”则是着重于改变产品的使用功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95242.html

更多阅读

吃货的福利——琶洲美食节 吃货美食节

话说广州这座城市,外来人口多,精英多,奇葩多,屌丝多,二货多,吃货也多。而琶洲呢,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的一个场所,一个媒介。琶洲站,坐地铁路过的次数不多,对它的印象就是什么大型的展销会之类的就会在那开,一个大展馆。之前听说过什么婚纱的、水果

关于吃,随便说说 关于吃货的说说

以前挺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好吃的,后来想法慢慢变了,甚至现在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没有美食追求欲望的人,他的人生乐趣该打多大的折扣啊!这两天总逛美食论坛,不自觉地想到好些跟吃有关的事情,正好不算太忙,就想哪写哪随便说说吧。上大学那会,跟

声明:《吃货的未来生存记 未来产品的生存方式1》为网友静绾青丝待君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