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的最大区别,就是:工业企业是以“显性知识”为知识源泉,而知识企业是以“隐性知识”为知识源泉。
有个美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统计,“目前的组织管理中,我们只利用了组织中潜在知识的5-15%,而任何其他的资源——不论是土地、矿产、还是资本的利用率——均远远的超过了这个数字”。
他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只有5-15%的知识被开发和利用?”,但在我个人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定跟传统组织管理模式有关,这其中,最大的也是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恰恰是我们曾经推崇备至的组织目标管理,因为“目标管理”具有强烈的排斥性,而它所排斥的个人创造的随意性,恰恰是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今天我们知道,人类的知识包括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另一种是隐性知识。所谓的“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正式的语言,通过书面记录、数字描述等能够明确表达与交流的知识,而无法形成文字、缺乏程序、不可言传的知识则称为“隐性知识”。学者们普遍认为,组织中显性知识只占10%,另外90%是隐性知识,如果把知识比喻为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可见部分为显性知识, 而沉入海水中的部分为隐性知识。
因此,在我个人看来,那流失的95%—85%的知识资源,恰好是被组织管理者所忽略的“隐性知识”,反过来说,因为组织里大部分的“隐性知识”被忽略了,所以“只有5-15%的知识(显性知识)被开发和利用”。一般来说,工业企业中的所谓知识只限于技术发明,而技术发明则是最为典型的显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很难被描述、拷贝和传播,所以传统企业通常并不会把隐性知识看作是有价值的知识。
l 为什么忽略“隐性知识”?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
你1天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假如你每天只用2小时做了你该做的事情后就下班走了,那你呆不长了,包你天天被骂,并且冒着可能被开除的风险。如果你把同样的事情分成2天做,并且每天做16个小时,那恭喜你了,你很有可能有加班费和奖金,离升职也不远了。这是对于传统制造业“绩效考核”的绝妙讽刺。
在绩效主义大行其道的时候,“隐性知识”被忽略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实,因为隐性知识不仅对绩效主义毫无贡献,相反的是,它恰好是妨碍标准化工作法的拦路虎。
你想展示你的想象力吗?通常会被管理者贬低为不务实的“白日做梦”;你想发挥你非凡的直觉吗?你很可能被管理者斥责为“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你想在日常的计划之外“灵机一动”的突发其想吗?你很有可能被管理者当成是计划的破坏者,而想象力、直觉、甚至灵机一动的突发其想,恰恰是隐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主义”是二十世纪德鲁克发明的一个词,他的本意是要为企业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率而指出的一条正确道路,但是,他却忽视了一个致命的负面作用,那就是:绩效主义在大幅度提高组织效率的同时,也压制和限制了个人的创造力的发挥。
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就曾经说过,“如果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描述就不能衡量”,而隐性知识恰恰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的。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时代其实是一个技术时代。
工业企业时代的所谓“创新”,主要是特指科学技术的发明,而“技术发明”则是典型的显性知识,它代表着以科学的精神、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的理性态度等等,它不仅要求技术分明者必须专心、专注、心无旁骛,而且要求发明者必须以组织目标为中心来开发或发明,所以工业时代的技术发明者,其实是“专业主义”的代名词。
相反的是,代表着“隐性知识”显著特征的一些东西,譬如:想象力、经验、智慧、直觉、甚至是灵机一动的突发其想等等,不仅不会被当作是创造力的源泉,更为糟糕的是,由于隐性知识所具有的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随意的联想或想象等等,背离了严谨严肃的科学精神,严重妨碍了技术分明者的专心和专注,所以它恰恰是技术发明者的大敌。
因此,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其实是水火不融。
“灵机一动”的突发其想,究竟是不是一种创造力哪?这并不是由哪个管理者个人说了算,而是受制于整个企业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来说,工业企业组织的管理体系,不仅是以强硬的“命令--控制”为特征,而且还配备了更为严格的“绩效考核”管理技术。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隐性知识”占据了知识中的90%以上,它依旧必然的被忽略,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一方面,由于隐性知识不能以理性的逻辑清晰的表达出来,所以“隐性知识”通常不会被组织当成“(有价值的)知识”,另一方面,由于绩效考核是受制于组织目标,所以受到尊重的首先是组织目标、而不是个人的创造力。
它的言外之意是说,凡是不符合组织目标的创造,只能被看作是跟企业组织无关的创造。
“目标管理”犹如一条界限分明的界河,它把创造力划分成了“正宗发明创造”和“业余发明创造”。通常来说,只有所谓的职务性的发明创造,才是“正宗的”,也是被组织认可的和受到组织保护的,而所谓的业余发明创造,不仅不会得到组织资源配置的眷顾,而且很可能还会背上“不务正业”的帽子而备受指责和打击。
因此“目标管理”具有强烈的排斥性,一点都不夸张,而它所排斥的个人创造的随意性,恰恰是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即隐性知识。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人是天生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创造”应该或理应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可是,企业组织却受到组织目标的限制,它的理由很简单:现代企业是一个组织,它必须拥有确定性的组织目标。从这个意义来说,纯粹的个人的业余兴趣和爱好,是必须被禁止的、被删除的,因为它会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但事实上,正是所谓的“业余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才是隐性知识管理的基石。
“排除一切可能妨碍创造的障碍物”,这句口号曾经是许多管理者鼓励创新的口头禅,可事实上,在组织目标的强烈干预下,它也只能成为一句口号,因为“组织目标”恰恰是最大的障碍物。实际上,目标管理其实是一种假定管理,它是在假定“未来是确定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知识和信息时代,未来恰恰是不确定的。
你能用“目标管理”来管理“想象力、直觉”吗?显然这是很荒唐的。因此,放弃(事先假定)目标管理,才是可能释放隐性知识创造力的正确途径,或者说,惟有允许“自由创造”的管理模式,才是“隐性知识”管理的正确模式,而传统的目标管理,只适合于显性知识的管理(譬如,科学技术发明等等)。
l 隐性知识的管理:“自由的创造”
允许自由的创造,是释放“隐性知识”创造力的唯一正确道路。
从理论上说,人人都具有程度不等、方向不一的创造力。可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够百分百的释放他们的创造力,这其中,组织不允许个体自由的创造,才是压制“隐性知识”创造力的罪魁祸首。
也就是说,个人兴趣和组织目标之间,常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和冲突发生时,组织目标就会强烈排斥甚至是消灭个人兴趣,因此,在整个社会上,存在着两种普遍情况:当兴趣背叛职业时,个体的创造兴趣荡然无存,只能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中混日子;只有当兴趣与职业越走越近时,他才会体会到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把兴趣当职业是一种幸福。
很多人在“无趣的工作”中,感觉到日子越来越难熬了……甚至觉得工作很变态! 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单独使用“能力(技能)”并不能解释、预测职业生涯的成功和失败,你的兴趣、价值观、动机等情感性倾向因素对你职业生涯适应性都有影响,因而同样必须加以考虑。在这些因素中,又以兴趣所起的作用最大。有人曾夸张地说过:“如果人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么,人生就是天堂”。
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兴趣”被排斥在各种管理要素之外,更为不幸的是:当个人兴趣和组织目标发生冲突时,被改变的只能是个体的兴趣、而不可能是组织目标。
事实上,只有当你对某件事情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时,你才会无怨无悔的、无须他人激励的、百分百的投入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因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你在其中是如此的快乐而不能自拔,而其它任何来自外在的鼓励(譬如来自组织的奖励等等),都不可能如同“兴趣”一样令你百分百的投入以至于废寝忘食。
因此,“隐性知识”的管理,是始于兴趣、终于成果。
我们常常说,“隐性知识”具有强烈的个人性、非操纵性和情境依赖性----这句“理论性很强”的话,其实就是在说,个体“隐性知识”的创造力,并不接受组织目标的指挥和引导,而是受制于个人兴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