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整合,被认为是一种缺乏弹性、高成本,甚至会让企业尾大不掉的生产方式,但如今却有希望成为解决层出不穷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救星,让食品行业的精益管理成为现实。 爱阁食品,这家智利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拿下了中粮集团千万美元肉类订购大单,让其对公司在亚洲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而其最引以为傲的竞争力来自其在食品领域的生产方式——垂直整合,即自己畜养牲畜、生产饲料、屠宰并销售。“这在今天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我们可以以此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该公司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安德利亚斯·塔卡米亚如是说。 安全来自源头 垂直整合,这种流行于一个世纪前的生产方式,早已被证明存在缺乏弹性、成本高等缺点,甚至会让企业尾大不掉。以这种运营方式进行生产,真的能够保证产品品质,让食品行业的精益管理与食品安全成为现实吗? “质量与持久的竞争力是合作的基础”,中粮集团市场部市场发展副经理徐怡阐述了选择爱阁的原因:“当然,食品安全是更重要的标准。爱阁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从源头开始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而实际上,即使在发达国家,对垂直整合方式的“抛弃”也并非全产业的行为——食品企业就依然将其奉为安全与品质的保障。 曾经轰动全球的丰田召回门,问题正是出在供货商身上。而掺三聚氰氨牛奶、吃瘦肉精的生猪,甚至农民买回来的剧毒农药,这些没有被纳入企业整合范畴之内的上游因素,已经成为左右产品品质的一个个定时炸弹。

“食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用规模保证品质,远比以速度占领市场更重要。”中国收购与兼并研究中心秘书长高岩在接受《中外管理》采访如是说。在他看来,爱阁食品垂直整合的生产方式,应该被更贴切地称为“运营方式”,而这正是在食品行业内实现企业精益生产的基础。 需求决定品质 当然,垂直整合对许多公司来说是个很难成功完善的战略,它复杂、昂贵,而且很难逆转。产品从原料到成品,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经过许多阶段,掌控如此多的环节,势必带来同样多的风险和成本压力。 但企业生存的根本终究在于为其客户创造价值,商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产业链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买单。 在83岁的日本管理大师今井正明看来,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企业,以攫取利润为目的;另一种就是精益管理的企业,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在世界工厂中国,人们倾向于把企业做得越大、越快、越多越好,而不是市场导入原则:一切工作以客户满意为目标,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企业的问题频发。 而在食品行业推行垂直整合的生产方式,却能真正地向上控制原材料供应,向下协调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物流保障。这种控制力,毫无疑问将成为产品品质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