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以来,国家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出台了“经十条”、“金九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钢铁、石油、化肥和硅片等价格有所回升,让人有一种“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感觉。似乎随着自然界春天的到来,金融危机就要成为过去时。其实,这场全球金融危机还远没有看到边际。我们只有积极应对,放眼长远,才能争取主动,成为这场金融危机的真正赢家。
一、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当然,还有深层次原因如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等。所谓次贷危机就是银行对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资信条件处于较“次”级别的贷款人发放按揭贷款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个人没有什么担保和抵押,凭自己在银行的信誉,交很少的首付就可住上高档房子。然后,在城乡居民收入降低、市场需求高度低迷的时候,债务人还不上贷款,银行就变得血本无归,有些关闭,有些就走向破产了。金融危机先从房地产、金融开始,再一波又一波地影响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最近快要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大放厥词,认为金融危机是由于中国储蓄量过大,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并有大量低价商品进入美国市场造成的。这是一种赚了便宜又卖乖的说法,是很难站住脚跟的。但从另一方面讲,也说明了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复杂性。为什么美国打哈欠中国就跟着感冒?是因为他们打哈欠触发了我们的经济神经,引发了病菌发作。我们自身经济也存在很多的菌体。我们只所以深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既有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自身问题的引发,是两个泡沫在同一时间碰撞的结果。这些年,我们有的企业盲目扩大规模,过度贷款投资,几乎一条腿走路,完全依靠出口生存和发展,是很危险的。我们必须收拢拳头,压缩投资战线,集中精力抓好主要产业和主要产品,不断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才能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企业是经济的分子,是社会的细胞。只有企业健康、科学、稳定发展,才能保持金融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期限对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期限,在理论界有三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是金融危机呈V型走势,约需1-2年时间,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触底,经济会很快见底反弹。二是金融危机呈U型走势,约需3-5年时间,认为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还需要一个中期调整的阶段。三是金融危机呈L型走势,约需10年以上时间,认为金融危机刚刚开始,而且第二波风暴即将来临,还将持续一个很长的艰难过程。其实,现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期限下一个定论是很难的,因为它受国际、国内很多种不确定因素所左右。中国对世界经济2008年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尽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但也只能是减缓振幅,不能缩短过程;只能是影响局部,不能影响全局。正如有的专家指出,中国救不了世界。对于具体的产品、具体的产业来说,可能影响时间会短一些,甚至实现率先突破。但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必须有最坏的打算,做最优的选择,求最好的结果,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
我们过低地估计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甚至有些影响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国家财政收入已经从10月份开始出现了负增长,到11月份下降至8.4%。工业生产增速快速下降,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幅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创下近10年以来的新低。进出口也呈价降量减之势。从7月份开始进口由同比增长33.7%降至12月份的负增长21.3%。出口额10月份还同比增长19.2%,到11月份就下降2.2%,出现七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房市出现下滑。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9.8%。8月份全国70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其中11月深圳下降18%。股市从6124点跌至1700多点。2008年大小非解禁1450亿股,2009年将解禁6791亿股, 2010年解禁3499亿股。大小非解禁和创业板推出将进一步冲击股市。居民收入增幅明显下降。东莞预测今年春天将有7000家企业倒闭,270万人失业。河南近期平均每天从省外返乡农民工有6万多人,往年只有几千人。由于城乡居民收入降低,势必导致消费动力趋弱。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必然遇到投资、市场、价格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再加上企业贷款和欠发工资以及外债等,很容易引发不安定因素,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四、金融危机的国家对策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决定在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重点支持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灾后重建等重点领域和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九大重点产业。为了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的支持力度,中央决定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去年四季度中央已增加安排投资1000亿元,年前全部突击到位。今年中央政府的投资正常预算规模为1604亿元,安排灾后重建基金130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00亿元的中央政府投资。同时,中央还将安排5000亿赤字增发国债,转借给地方做配套资金,新增贷款规模不低于4.6万亿元。中央如此重拳出手,对于扩大投资、刺激内需、促进增长是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准备切实可行的高新技术、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的项目,争取政府资金和国债配套扶持。但有的企业能够争取得到,有的企业就不一定能够争取得到,这要看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即使是争取到资金或者是大笔资金,还得有好的项目支撑,如果项目是虚假的或仅仅是为了争取资金而提报的项目,那只不过是一时修补了企业资产负债表,到头来还会成为企业负担,并为此承担应有责任。五、金融危机的市场空间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主要目的是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应该说这些措施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因为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快速地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外向依存度,据资料表明,2009年已高达60%以上。中国面对国际市场的过度投资,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能力。目前,我国已有鞋业生产企业3万余家,年产各类鞋120多亿双,占到全世界总量的68%以上。如果鞋业仅靠内需不出口,即使我们一个人左手提3双,右手提3双,脖子上再挂上6双,也无法完全消费。我国光伏电池片的生产能力高达1500兆瓦。自有史以来,国内仅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70兆瓦,其余90%都出口到了欧洲国家。中国对欧美和日本的主要发达国家出口,占到整个中国出口比重的71%以上。这些地区经济出现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东南亚的和金融的。这次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全球的、经济的甚至是全面的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时还有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这次金融危机却是全球市场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市场萎缩。因此,即使是用直升飞机撒钱也只能修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仅能拉动有限的市场需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我们只有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维护欧美市场的同时,下大力气开发北美、中东、南非和东南亚市场等国际新兴市场,才能找到新的发展出路。
六、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这场金融危机既是百年不遇的危机,也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企业发展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必须调整思路、调整战略、调整发展目标。一个健康的企业,不能盲目投资,偏面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一年有30%的速度增长,就已经是很实在了。如果超过50%以上,除非产权重组、品牌扩张、上市募集和天上掉下馅饼,否则肯定是高额举债经营。当着你承受能力不到、管理幅度不够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企业风险。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家扩大投资、刺激内需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政策扶持,争取市场份额,争取生存空间。在这里,争取市场份额比争取财政拨款和政策扶持还要重要。如果没有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没有广泛的营销渠道,要来钱不是发了工资,就是又扩上了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造成更大的泡沫和危机。我们必须把眼睛瞄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和灾后重建,拓宽市场营销新的渠道。瞄向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调整企业产品新的结构。在积极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维护好原有的欧美市场,下大力气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我们必须树立打“持久战”的指导思想,把这场金融危机估计得时间更长一些、影响更重一些、范围更大一些,制订中长期调整计划和应对措施,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度过难关。那种一见好就收、一见热就胀、一不痛就忘了伤疤的心态,是不正常的,也是极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加强现代管理,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根本宗旨,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管理转型和技术进步,在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拓创新,求得生存和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