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移师西安国际港务区,成功举办“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地产专业论坛”,这也是此次活动的唯一一场分论坛。 专家学者、行业协会及来自全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人物,云集一堂,就“新型城镇化、产业地产”发展中的探索和经验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内陆港模式 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在践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和“城中村改造模式”是与会嘉宾在参观中最感兴趣的话题。西安国际港务区秉承“产城融合、统筹城乡”的城市化建设思路,实施“征迁新政”和“人文关怀”的城中村改造,大力发展“产业地产”不断提升区域价值,这一做法和经验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论坛中,专家围绕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如何转型发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专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企业要加快转变以往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避免走入盲目扩张等发展误区。 “随着陆港国际学校、陆港国际医院、地铁3号线国际港务区段等园区配套设施的逐步到位,为各大企业进驻国际港务区提供了条件,扩大了商机,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刘志峰说,“西安国际港务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肯定和借鉴,‘中国内陆港模式’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市各项功能和配套的综合完善,包括商业、教育、文化设施的完善,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植入更多的产业。”天朗控股集团董事长孙茵表示。 改革和转型 房地产业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城镇化绝对不只是房地产化。“对户籍制度、用地制度、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都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迈进的重要战略。”刘志峰说,“改革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民身份问题,改革用地制度是针对土地利用率的问题,金融改革是解决农民最为关心的买房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西安市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住房问题,加快城改力度和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健全房地产业发展引导政策。”西安市副市长钱引安表示。 体制机制改革是必须的,但同时房地产转型也需要“遥相呼应”。 “房地产业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要走四化同步的路子,不能热衷于造新城、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刘志峰说,城市病目前比较突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这个问题也比较突出,房地产业具有推动城市发展的功能,这种功能正是城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
![西安国际港务区招聘 地产“大佬”聚焦国际港务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054116186922.jpeg)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要和国民经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良性互动,不仅要积极参与,更要做有力的推动者。